资源简介 (共37张PPT)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让教学更有效第五单元经典名曲(二)01本课目标02新课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展示与拓展05课堂达标06课堂总结目 录(一)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与学唱,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旋律、宁静浪漫的意境,体会无伴奏合唱独特的和声美感,提升对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二)艺术表现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力度变化,生动表现出歌曲情感,增强歌唱表现力。(三)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声部改编或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四)文化理解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声部改编或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欣赏阅兵式图片,谈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奋力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中国这样的强大实力,容易吗?那你知道战争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吗?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被迫背井离乡。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首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歌曲《嘉陵江上》,去感受一位流亡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让我们一起聆听这段饱含深情与力量的音乐,去触摸那段沉重而又热血的历史。聆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激动、悲愤地,表达了流亡同胞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歌曲背景:《嘉陵江上》创作于1939年4月 ,词作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这首词原是他在重庆创作的一首散文诗,反映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曲作者贺绿汀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跟随黄自先生学习作曲技法,他一生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歌寄托了对失去的东北三省家园的怀念,唱出收复失地决心。下面带着悲愤的情绪朗诵歌词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歌曲中出现了3/4和4/4拍子,这叫作混合拍子。再次聆听歌曲边听歌曲边律动,听听这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该作品采用二段体曲式结构。聆听第一乐段1.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第一段:情感基调悲伤,运用三连音音型、感叹型长音和拖腔等手法,如“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中“打到了”用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失去了”使用三连音 ,生动展现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旋律多在低音区徘徊,营造沉重压抑氛围。第一乐段由八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注意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注意附点音符、三连音、变化音#2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注意空拍、三连音、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五乐句简谱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六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六乐句简谱注意附点节奏、三连音、五连音、同音高连音线、波音、渐慢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七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七乐句简谱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八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注意空拍、同音高连音线、变化音#5、#2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跟琴整体演唱第一乐段聆听第二乐段1.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3.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第二段:表达对未来憧憬和抗战胜利决心,较多运用弱拍上八分音符,旋律连续递进升高,音区升高,节奏紧凑。如“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等语句,特别是“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将情绪推至高潮 ,展现坚定信念。第二乐段由六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注意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注意空拍、变化音b7、渐强渐弱、切分节奏、波音记号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注意空拍、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注意空拍、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五乐句简谱注意空拍、保持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六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六乐句简谱注意附点节奏、三连音、重音、同音高连音线、力度记号ff的演唱,请再次演唱整体演唱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下面我们欣赏视频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一)填空题 1.《嘉陵江上》的词作者是( ),曲作者是( )。2. 歌曲采用的曲式结构是( ) 。(二)选择题1.《嘉陵江上》创作于哪一年?( )A.1937年 B.1939年 C.1941年 D.1945年2. 关于《嘉陵江上》的情感表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全曲都是欢快的情绪 B. 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C.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 D.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答案:(一)填空题 1.端木蕻良;贺绿汀 2.二段体(二)选择题 1.B 2.C《嘉陵江上》 1=C 3/4 4/4拍 中速、激动、悲愤地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型【教学内容】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经典名曲(二)》第3课时《嘉陵江上》【教材分析】《嘉陵江上》是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经典名曲(二)》第1课时唱歌课。《嘉陵江上》创作于1939年4月 ,词作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这首词原是他在重庆创作的一首散文诗,反映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曲作者贺绿汀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跟随黄自先生学习作曲技法,他一生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歌寄托了对失去的东北三省家园的怀念,唱出收复失地决心,表达了流亡同胞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问世后广泛流传,激励无数人投身抗日。【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聆听、哼唱,感受歌曲悲愤、激昂的情绪,体会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营造的悲壮氛围,提升对音乐情感和意境的感知能力。(二)艺术表现能够准确把握歌曲节奏、音准,运用恰当的音色、力度和速度,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展现歌曲的戏剧性和感染力,掌握歌唱的呼吸、发声和咬字技巧。(三)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改编,如改变伴奏形式、添加和声等,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唱表演,提高团队协作和艺术实践能力。(四)文化理解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体会抗战时期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拓宽音乐文化视野。【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体会歌曲蕴含的复杂情感,深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对故乡的思念、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及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2. 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音准,尤其是三连音、切分节奏等特殊节奏型,以及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二)教学难点1.精准演绎出歌曲中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第一段的悲伤沉痛与第二段的激昂坚定,通过声音的控制和情感的投入实现自然过渡和完美呈现。2. 协调歌唱技巧与情感表达,在运用正确呼吸、发声和咬字方法的同时,将内心强烈情感融入演唱,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欣赏阅兵式图片,谈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奋力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中国这样的强大实力,容易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那你知道战争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被迫背井离乡。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首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歌曲——《嘉陵江上》,去感受一位流亡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让我们一起聆听这段饱含深情与力量的音乐,去触摸那段沉重而又热血的历史。书写板书《嘉陵江上》。【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教师:聆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播放音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激动、悲愤地,表达了流亡同胞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歌曲背景:《嘉陵江上》创作于1939年4月 ,词作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这首词原是他在重庆创作的一首散文诗,反映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曲作者贺绿汀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跟随黄自先生学习作曲技法,他一生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歌寄托了对失去的东北三省家园的怀念,唱出收复失地决心。下面带着悲愤的情绪朗诵歌词预设:朗诵歌词教师: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曲中出现了3/4和4/4拍子,这叫作混合拍子,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边听歌曲边律动,听听这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播放音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该作品采用二段体曲式结构。下面我们分段学唱全曲主要建立在b小调上,第二部分转入e小调陈述,之后又有转调,最后转回b小调结束,调性转换契合情感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教师:聆听第一乐段,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一段:情感基调悲伤,运用三连音音型、感叹型长音和拖腔等手法,如“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中“打到了”用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失去了”使用三连音 ,生动展现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旋律多在低音区徘徊,营造沉重压抑氛围。第一乐段由八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三连音、变化音#2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空拍、三连音、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五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六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六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附点节奏、三连音、五连音、同音高连音线、波音、渐慢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七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七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八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空拍、同音高连音线、变化音#5、#2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跟琴整体演唱第一乐段预设:演唱教师:聆听第二乐段,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预设:演唱教师:第二段:表达对未来憧憬和抗战胜利决心 ,较多运用弱拍上八分音符,旋律连续递进升高,音区升高,节奏紧凑。如“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等语句,特别是“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将情绪推至高潮 ,展现坚定信念。第二乐段由六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空拍、变化音b7、渐强渐弱、切分节奏、波音记号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空拍、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空拍、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五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空拍、保持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六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六乐句简谱预设:演唱简谱教师:注意附点节奏、三连音、重音、同音高连音线、力度记号ff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预设:演唱【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预设:表现音乐【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预设:欣赏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中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激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在本次《嘉陵江上》的教学过程中,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抗战历史资料、分段细致赏析音乐等,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内涵,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歌曲蕴含的悲愤与激昂。在演唱技巧教学环节,借助示范演唱和针对性练习,学生对节奏和音准的把握有明显进步。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实践时,给予的时间不够充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发挥。在情感表达的教学上,部分学生仍难以将歌唱技巧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声情并茂地演唱。后续教学中,会合理规划时间,为创意实践留出充足空间,同时加强情感表达的引导,通过更多情感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七、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嘉陵江上》的词作者是( ),曲作者是( )。2. 歌曲采用的曲式结构是( ) 。(二)选择题1.《嘉陵江上》创作于哪一年?( )A.1937年 B.1939年 C.1941年 D.1945年2. 关于《嘉陵江上》的情感表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全曲都是欢快的情绪B. 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C.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D.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答案:(一)填空题 1.端木蕻良;贺绿汀2.二段体(二)选择题 1.B 2.C【板书设计】《嘉陵江上》1=C 3/4 4/4拍 中速、激动、悲愤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让教学更有效目 录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展示与拓展05 课堂达标 06 课堂总结(一)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与学唱,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旋律、宁静浪漫的意境,体会无伴奏合唱独特的和声美感,提升对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二)艺术表现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力度变化,生动表现出歌曲情感,增强歌唱表现力。(三)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声部改编或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四)文化理解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声部改编或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那你知道战争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吗?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奋力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中国这样的强大实力,容易吗?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被迫背井离乡。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首创作于抗战时期的 ,去感受一位流亡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聆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的 、 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 ?歌曲背景:《嘉陵江上》创作于1939年4月 ,词作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这首词原是他在重庆创作的一首散文诗,反映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曲作者贺绿汀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跟随黄自先生学习作曲技法,他一生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歌寄托了对失去的东北三省家园的怀念,唱出收复失地决心。下面带着悲愤的情绪朗诵歌词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边听歌曲边律动,听听这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聆听第一乐段1.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第一乐段由八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注意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注意附点音符、三连音、变化音#2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注意空拍、三连音、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五乐句简谱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六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六乐句简谱注意附点节奏、三连音、五连音、同音高连音线、波音、渐慢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七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七乐句简谱注意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八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注意空拍、同音高连音线、变化音#5、#2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跟琴整体演唱第一乐段1.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3.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第二段:表达对未来憧憬和抗战胜利决心,较多运用弱拍上八分音符,旋律连续递进升高,音区升高,节奏紧凑。如“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等语句,特别是“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将情绪推至高潮 ,展现坚定信念。第二乐段由六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注意变化音#5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注意空拍、变化音b7、渐强渐弱、切分节奏、波音记号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注意空拍、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注意空拍、三连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五乐句简谱注意空拍、保持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下面我们学唱第六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六乐句简谱注意附点节奏、三连音、重音、同音高连音线、力度记号ff的演唱,请再次演唱整体演唱下面我们欣赏视频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一)填空题1.《嘉陵江上》的词作者是( ),曲作者是( )。2. 歌曲采用的曲式结构是( ) 。(二)选择题1.《嘉陵江上》创作于哪一年?( )A.1937年 B.1939年 C.1941年 D.1945年2. 关于《嘉陵江上》的情感表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全曲都是欢快的情绪 B. 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C.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 D.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答案:(一)填空题 1.端木蕻良;贺绿汀2.二段体(二)选择题 1.B 2.C《嘉陵江上》1=C 3/4 4/4拍 中速、激动、悲愤地感谢同学们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嘉陵江上》课件.pdf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嘉陵江上》课件.pptx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嘉陵江上》课堂教学设计.docx 嘉陵江上 (伴奏).mp3 嘉陵江上.mp3 嘉陵江上.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