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城镇与乡村【练基础·过教材】必备知识-1-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比较甲乙两幅图片,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比乙交通便利 B.乙比甲道路宽广C.甲比乙房屋密集 D.乙比甲房屋低矮2.甲与乙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B.现代运输方式不同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啊,秋收满畈(田地)稻谷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据歌词中描绘的景象判断,该聚落农业生产方式以 为主 ( ) A.捕鱼、耕作 B.捕鱼、放牧C.耕作、服务业 D.工业、服务业4.与该生产方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草场广阔 B.河湖密布C.水运便利 D.人口稠密必备知识-2-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下图为某地区乡村和城镇40多年间的发展和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该地区乡村和城镇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人口不断迁入乡村B.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C.稻田面积不断增加D.城镇附近的花卉、蔬菜地在逐渐减少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乡村现已发展成繁华的都市,以下变化不符合发展规律的是 ( )A.道路由稀疏变密集B.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更齐全C.生产活动由工业、服务业转向农业生产D.自然景观改变程度增大 百年来,澳门从一个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物阜民丰、政通人和的国际知名都市,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可知,从图1到图2 ( )①建筑密度增大 ②农业生产方式更多样③交通线路增多 ④基础服务设施更加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造成两图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地域文化的差异C.生产方式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变化贵州石板房 贵州省的镇宁、安顺等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一种可以层层揭开的厚薄均匀的平整大石板。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特色的石板房。近年来,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冲击,石板房数量逐渐减少。下图为石板房图及其所在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石板房所在地 ( )①为乡村 ②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③为城镇 ④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通过观察石板房景观图,可知当地的自然特征是 ( )①干旱少雨 ②高温多雨 ③以山地为主 ④以平原为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1.为保护颇具特色的石板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拆除后集中重建B.改用木材,变更房屋建筑结构C.禁止外地人进入D.加强修缮,提高居民保护意识【练综合·提素养】12.某班开展“我爱家乡”研学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石家庄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 材料二 冉庄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地处保定市西南30千米的冀中大平原上。村庄仍保持着20世纪30—40年代冀中平原中部典型的传统村落格局和风貌。房屋多为青砖平房,采用简单的砖雕。冉庄地道战遗址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6年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材料三 图1和图2分别示意石家庄和保定清苑冉庄村风貌。(1)图1表示的是 景观,图2表示的是 景观。与石家庄市区居民相比,居住在冉庄村的人们主要从事 (工业/农业)生产等工作。 (2)100多年来,石家庄市从一个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河北省省会城市。根据材料写出石家庄市发展的有利条件。(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冉庄也面临着古村落保护的问题。对此你有哪些建议 参考答案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1.B 解析 由图可知,甲是乡村,乙是城镇。相比于乡村,城镇的交通更加便利,道路更加宽广,房屋更加高耸且密集。2.A 解析 城镇和乡村聚落在人口、建筑、交通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乡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镇居民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和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有关系,和现代运输方式、旅游业发展水平、环境卫生优劣无关。3.A 解析 由“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可知,生产方式以捕鱼为主;由“四处野鸭和菱藕啊,秋收满畈(田地)稻谷香”可知,生产方式以耕作为主。4.B 解析 由“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可知,该地区分布在洪湖沿岸,河湖密布,以种植业与渔业为主。5.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到,乡村人口不断迁入城镇;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稻田面积不断缩小;城镇附近的花卉、蔬菜地在逐渐增加。6.C 解析 随着聚落的发展,道路由稀疏变密集,生产活动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基本没有农田、果园、鱼塘,医院、商场和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更齐全,自然景观改变程度增大。7.C 解析 与图1(20世纪上半叶的澳门)相比,图2(2023年的澳门)中建筑密度更大,交通线密集,服务设施数量多且齐全,但无法看出农业生产方式更多样,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8.C 解析 聚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聚落划分为城镇聚落和乡村聚落。9.B 解析 由材料可知,石板房所在地为乡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10.C 解析 石板房屋顶坡度大,说明当地降水量多;从景观图中可知,该地以山地为主,产优质石料。11.D 解析 为保护颇具特色的石板房,正确的做法是加强修缮,提高居民保护意识,选项A、B、C中的做法都是错误的。12.(1)城镇 乡村 农业(2)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地形平坦开阔;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居住;多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交通便利。(3)提倡文明旅游,禁止乱刻乱画;宣传文明出游的理念;控制游客数量;及时修缮古建筑。解析 (1)读石家庄图(图1),可以看到图中高楼和道路密集,为城镇聚落;读保定清苑冉庄图(图2),可以看到图中房屋矮小,门前有树木,道路条件差,为乡村聚落。城镇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本质的区别是生产活动的不同,城镇以工商业为主要生产活动,乡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与石家庄市区居民相比,居住在冉庄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等工作。(2)聚落多形成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地形平坦开阔;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居住;多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交通便利。(3)根据材料,可知冉庄属于著名的旅游景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冉庄存在着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应提倡文明旅游,禁止乱刻乱画;宣传文明出游的理念;控制游客数量;及时修缮古建筑;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