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正视发展挑战》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正视发展挑战》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九上6.1《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挑战,中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学情分析 本课的知识点都是比较现实的问题,但是课堂的教学要注意把握度,不能过度的夸大发展存在的问题,要保持客观理性的角度,既要肯定这些年我国在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带领学生找到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分析怎么办!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 道德修养:树立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践行文明发展之路。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应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健全人格: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意识:敬畏自然,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应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各项政策。 教学难点:敬畏自然,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2025发生的自然灾害 2设问引导: “同学们,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这可能与我们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哪些挑战有关?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些需要正视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正视发展挑战》。”
(二)新课讲授(35 分钟)
探究1:人口问题 —— 发展的 “关键变量” 【教师活动】《2025年世界人口展望》显示,全球240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数达到82亿人,预测到2080年代中期,这个数字会涨到103亿。地球人口数量是越来越多,必然加重地球的负担,带来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提问: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回答问题:人口多了必然加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各种社会问题,比如食物匮乏、医疗资源紧张、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问题等。 【教师总结】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教师活动】展示案例:“14 亿 × 很小的问题 = 很大的问题(如就业、养老压力);可观的财力物力 ÷14 亿 = 很低的人均水平(如人均资源、人均 GDP)”。 设问:这个 “人口乘除法” 说明了什么?结合 PPT 中 “食物匮乏、医疗紧张、贫富差距” 等社会问题,分析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教师点拨: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关键变量,人口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加重资源环境压力、引发社会矛盾,因此是我国 “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 问题。 【教师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全年,4亿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6%,为双循环提供动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新增劳动力中大学生占比超50%,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基础。 14亿人口规模与质量提升的叠加,使中国在全球人口转型中占据独特优势,说说人口发展有何重要性? 教师引导:过去国家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红利。但未来人口红利渐渐消失,老龄化加剧,那就应该保证出生率的基础上转而走向人才红利,加大人口素质的培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说,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2、我国的人口发展的新阶段和趋势性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ppt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回答问题:我国的人口发展的新阶段和趋势性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 【教师活动】展示ppt,提问:我国人口的新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回答问题:人口发展呈现人口少子化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ppt,提问:为什么2025年1月1日起,男女职工都需要延迟退休,这和我国人口发展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回答问题: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了延迟退休的政策措施。 【教师活动】展示ppt,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回答问题:人口发展呈现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特点。 教师总结:我国人口已进入 “总量负增长、少子化加剧、老龄化加深、区域分化明显” 的新阶段,总体由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 3.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活动】展示政策素材: 生育支持:2016 年全面二孩、2021 年三孩政策、2025 年初步建成生育支持体系(每孩每年 3600 元育儿补贴、免费学前一年教育、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 应对老龄化:2025 年起渐进式延迟退休(男逐步至 63 岁,女至 58 岁)。 小组讨论:这些政策分别针对人口问题的哪个方面?你认为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能有效缓解少子化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政策是通过 “优化生育环境 + 应对老龄化” 双管齐下,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探究二:资源问题 —— 发展的 “瓶颈制约” 1认知资源现状:“总量” 与 “人均” 的反差 【教师活动】展示 PPT,并提问:设问:从表格和案例中,能看出我国资源有哪些特点?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回答问题:优势:总量大、种类多;劣势:人均少、开发难、利用率低. 2剖析资源危害:不合理利用的代价 展示素材:森林过伐、草原过牧导致沙化,近海过度捕捞使水产资源下降,矿产滥采造成生态破坏。 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会带来什么后果?(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教师强调:依靠消耗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树立 “节约资源” 的意识。 探究三:环境问题 —— 发展的 “民生之痛” 1梳理环境问题:从全球到国内 展示 PPT 中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图片(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重点聚焦我国现状: 污染:75%湖泊富营养化,90% 城市水系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每年 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 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安全,威胁食品安全。 分组任务: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结合生活实例(如身边河流、空气质量),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生态平衡的危害。 2探究问题根源与解决方向 教师引导: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回答、交流分享,回答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失衡、工业化加快、人口基数大等叠加效应 教师引导:比如蚂蚁森林(生态修复案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等。 总结:我国环境形势 “总体改善但不容乐观”,需坚持 “保护环境” 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四:协同解决 ——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 分钟) 1构建逻辑关系:通过思维导图展示 “人口、资源、环境” 与 “发展” 的关系 —— 三者相互制约,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阻碍发展;只有协调好三者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提炼措施: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优化人口结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 政策支撑:如生育支持、延迟退休、生态修复工程等。 总结:①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P80 补充:②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学生对数据图表的解读能力是否达到预期?是否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增加数据分析的专项训练?2.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存在部分学生“搭便车”现象?如何优化讨论任务设计,提升互动效果?3.对“延迟退休政策”“生育补贴的实际效果”等难点内容,学生的理解深度是否足够?是否需要补充更多生活化案例(如身边老人的退休生活、多子女家庭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