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纪念中国红军89长征胜利周年1936-2025目录01伟大征程——长征02长征路上的数字03长征路是新生之路04长征永远在路上伟大征程——长征第一部分伟大征程——长征陆续离开原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艰苦卓绝的万里行军,纵横十几省,红军将士们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以陕甘宁根据地为大本营和出发点,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历史上把中国工农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称为“长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 主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伟大征程长征——四路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陕西吴起镇时间: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行军里程累计:2.5万里长征经过省份(包括出发和到达省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红二方面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宁夏将台堡时间: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行军里程累计:2万余里长征经过省份(包括出发和到达省份): 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伟大征程长征——四路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甘肃会宁时间:1935年3月至1936年10月行军里程累计:1万余里长征经过省份(包括出发和到达省份):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红四方面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陕西永坪镇时间:1934年11月至1935年9月行军里程累计: 近1万里长征经过省份(包括出发和到达省份):河南、湖北、甘肃、陕西注:省份是按长征发生当年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按现今行政区划,红军长征经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计为15个,即: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青海、甘肃、河南、湖北、宁夏、陕西红二十五军:伟大征程——长征1934年10月、11月,1935年3月、11月长征出发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等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此后,同年11月中旬至1935年1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也相继撤出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血战湘江,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后,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12月,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1934年11月,在河南独树镇一带,红二十五军在敌强我弱、敌锐我疲、地形与天气都不利的情况下,舍生忘死,英勇战斗,胜利冲出敌人合围,进入伏牛山区。193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根据毛同志的建议,通过决议,放弃到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北部进军。此前,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转兵问题。1935年1月遵义会议伟大征程——长征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毛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35年1月、2月娄山关大捷红军长征在娄山关打响两次战斗。1935年1月9日,红军迅猛杀上娄山关,这场胜利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1935年2月,二渡赤水后,红军回师攻占桐梓,夺取娄山关,二占遵义城,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1935年1月末至3月下旬四渡赤水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四次渡过赤水河,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了敌人。1935年5月巧渡金沙江1935年3月下旬,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随后挺进云南,威逼昆明,于5月上旬全部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伟大征程——长征1935年5月强渡大渡河,中央红军红1团17勇士组成突击队,成功强渡登岸,突破被国民党军认为插翅难飞的天险大渡河防线,为中央红军北上打开通道。1935年5月强渡大渡河,中央红军翻越了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北进达维途中,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1935年6月翻越夹金山,中央红军红4团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冒着对岸守敌密集的火力,毫不畏惧地攀缘铁索前进,冲过敌人在桥东头燃起的熊熊烈焰,一举夺取泸定桥。6月2日,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由泸定桥通过大渡河,使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计划彻底破产。1935年5月飞夺泸定桥,伟大征程——长征1935年6月至1936年6月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1935年9月9日,张国焘拒绝执行北上方针,命令右路军南下。1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10月,反对北上、坚持南下的张国焘另立“中央”。红四方面军南下后遭受严重损失。1936年6月,张国焘被迫取消另立的“中央”。1935年6月懋功会师,1935年6月懋功会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懋功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次会师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消灭红军的计划,壮大了红军的力量。1935年8月过草地,红军开始踏上征服草地的艰难历程。长征途中,红军克服严寒、饥饿、高山反应等考验,先后三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伟大征程——长征1935年8月勇克包座,红四方面军毙伤敌4000余人,攻占包座,扫清北上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使得国民党军企图把红军困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1935年9月激战腊子口,红军陕甘支队抵达了在藏语中意为“险绝的山道峡谷”的腊子口。在这里,红军从正面轮番进攻牵制敌人,从侧面孕登悬崖迂回绕后,形成两面夹击。最终强夺腊子口,越过征途中的最后一道天险,打通北上通道。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结束长征,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同当地的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伟大征程——长征1935年9月,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北上到达甘肃哈达铺,正式改编为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同志任政治委员。10月19日,抵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主力胜利结束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红二、红六军团巧妙利用乌萧山区复杂的地形与敌人进行机动作战,避敌锋芒、灵活用兵,给国追堵截之敌以沉重打击,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支巫要的有生力量。1936年2月至3月转战乌蒙山1936年6月下旬至7月初,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抵达四川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7月5日,红军第二方面军成立,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在中共中央积极争取及广大指战员斗争和要求下,红四、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1936年6月下旬至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合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路上的数字第二部分“万里长征”名称从何而来 “两万五千里”是以红一方面军长征里程为代表的。1935年5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名义颁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第一次提出“红军万里长征”。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对长征里程进行了统计,“走得最远的部队里程是两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红二十五军1934.10.10 -1935.10.19 1935.11.19- 1936.10.22 1935.春 -1936.10.91934.11.16- 1935.9.1525000余里11省 近20000里 8省 10000余里 4省 近10000里 4省红军各主力部队长征路线图全军累计总行程65000余里平均每天行军74里中央党史研究室曾组织查阅史料进行推算论证,并委托测绘部门测量计算过,确定“两万五千里”是一个可信的数字。“万里长征”名称从何而来 征服主要山峰20余座征服大江河流30多条激烈大战3天1次中央红军行军368天翻越了八座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的雪山遭遇战斗400场长征路是新生之路第三部分这一路,艰苦卓绝……这一路,艰苦卓绝……他们征服了连绵雪山穿越了沼泽草地跨过了大江大河穿越松潘草地是当时红军北上唯一选择松潘草地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气候恶劣,时而风雪,时而冰雹变幻莫测,凶险无比,每年的5月到9月是草地的雨季红军在这个季节进入了草地没有树木,没有石头苍茫无边的草地上几乎没有干燥坚硬的地面这一路,艰苦卓绝……战士们顶着可以挡雨的布相互靠着因为天气寒冷第二天起来一看靠着自己的战友已经没有了呼吸老红军康立泽说:“这个(场景)看得让人难受所以我们只好是挥泪惜别战友”但是在草地上没有任何办法来安葬战士们过草地每个人会有一根探路的树枝战士们牺牲后就把他用过的树枝插在他牺牲的地方那一路蜿蜿蜒蜒的树枝被称作“拐棍碑”每一根树枝下面都是一个牺牲的同志红军用坚强的意志纵横十余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挑战生命极限作为长征史上最艰苦的象征它们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这一路,艰苦卓绝……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腊子口战役……他们一次次与敌人交锋粉碎上百万敌军围追堵截当年红军勇渡大渡河闯过了长征途中又一个生死难关泸定桥上只剩下铁锁链敌军的子弹贴着头皮飞在枪林弹雨中飞夺泸定桥的画面依旧鲜红耀眼1935年5月29日下午夺取泸定桥战斗打响全团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数十挺机枪组成的密集火力同时向对岸开火红2连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由连长廖大珠率领冒着对岸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悬空的铁索向对岸爬去后续战士跟着铺上一块块木板恢复桥面这22个勇士在突击的过程当中有牺牲非常遗憾的是只有5个同志留下了姓名这一路,艰苦卓绝……时任红一方面军团巡视员王敬群说:“前面的连爬索、打仗、夺桥第二个连扛着桥板一前一后搭着桥板用这个办法过机枪很多,密集火力冲出去抬不起头”飞夺泸定桥红军主力由此跨越了天险大渡河毛同志对此给予了热情的赞扬:“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一路,艰苦卓绝……群众唱着《十送红军》将战士们送了一程又一程忘不了当敌人挨家挨户搜查掉队的红军战士村民们坚持说这是自家的孩子忘不了大渡河的船工冒着枪林弹雨将红军勇士送到对岸忘不了翻越大雪山百姓提供了行军的路线和诀窍拿出了仅有的辣椒和生姜忘不了这一路,艰苦卓绝……这一路,气壮山河……1934年10月17日中央红军借着茫茫夜色,从于都河渡河没有人知道跨过这条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将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再也看不见父母妻儿更没有人知道这场绝境求生的转战竟是改变中国命运的远征日后它有了一个不朽的名字——长征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8.6万余人到达陕北时仅剩下7000余人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永远在路上第四部分长征精神的意义01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它激励着红军战士们在长征中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实现了战略转移,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02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良品质和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今后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意义长征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时代价值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世界人民所敬仰。在新时代,长征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长征精神的意义坚定的理想信念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无数艰难险阻,但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例如,在翻越雪山时,红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极度寒冷和缺氧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成功翻越雪山。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精神长征路上,战斗频繁,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湘江战役中,红军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毫不退缩,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长征精神的意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长征中,红军各部队之间密切配合,顾全大局。无论是在艰苦的战斗中,还是在艰难的行军途中,都严格遵守纪律,维护整体利益。各民族战士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了紧密的团结。如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共同北上,为实现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长征精神的意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01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缺衣少食、自然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但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02在过草地时,战士们没有粮食,就吃草根、啃树皮,甚至煮皮带充饥,但他们依然坚持走出了草地。纪念中国红军89长征胜利周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