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表格式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表格式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一)代入角色!每位玩家都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每个人都有秘密,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秘密。 (三)请玩家根据线索总结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方法。坚持到最后!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对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等现象有初步感知,能从新闻、生活中接触到生态保护相关案例,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道路”等理论的系统性理解仍显不足 。部分学生虽意识到环境问题重要性,却在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上存在困难,缺乏参与环保实践的主动性和方法。教学中需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互动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意义的理解,引导其树立正确生态观,增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责任感与行动力。
教材分析 《共筑生命家园》是九上道法第六课第二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承接了前面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及影响的内容,重点探讨解决途径,是“怎么做”的关键落实。此框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方面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面对生态危机,追求和谐共生是智慧选择 ,我国需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树立正确生态观和培养环保行动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方向。
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
重点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难点 理解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总结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玩一场剧本杀,我是今天的侦探,你们分别饰演记者和化工厂员工两种身份(课前学生抽取角色卡,括号里这句话可删)。 欢迎来到这座曾经生机勃勃的城市。如今,河流污浊发臭,植被大片枯萎,动物离奇死亡。生态警报持续拉响,是谁造成的这场环境灾难?现在请仔细搜寻线索,抽丝剥茧,帮助我揪出真凶,还这片土地安宁! 学生观看视 频,教师点拨 引入课题。 借助材料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新课新授 第一场:乔扮记者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密码 微信信息——助手发来微信见目击证人 公开线索一:2025年5月,湖南省张家界发生溶洞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田坑溶洞、杨家坡溶洞被发现有大量生活垃圾,洞内钟乳石被污染至漆黑。此外,杨柳铺乡向峪村等地的溶洞也因养猪场污染问题,导致水质发黑发臭。 思考:请完成上表,结合材料与课本,谈谈你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为什么? 生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等。 师小结:①关系: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②智慧选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③态度: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④时代选择: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任务一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公开线索二: 思考:请根据以上群众的说法,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并说出设计解决方案的标准(标准可以从目标,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等角度分析) 生答: 师小结:①基础、选择和目标: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国策: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任务二 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场:巧遇员工揭晓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 微信信息——助手发来微信说神秘人找到了保护 环境的办法。 公开线索1:材料《临湘从“化工围江”到绿色化工业产园》 建立化工厂时,临湘沿江地带环境是 , 搬迁化工厂后,临湘沿江地带环境是 ,原因是 。 思考:湖南临湘化工厂周围环境的变化说明我们要走什么道路,为什么? 生答:走绿色发展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师小结: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任务三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隐藏线索: 1、临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高效利用资源,共建美丽临湘。 2、2020年临湘打响整治“化工围江”攻坚战,倒逼退出搬迁化工企业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型,大幅度削减排污总量,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3、至今,临湘22家沿江化工企业化工企业搬迁退出到绿色化工产业园,力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 思考:现提供三条隐藏线索,请全体玩家分析临湘是怎么做到“涅槃重生”的? 生答;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隐藏线索:分析临湘“涅槃重生”的做法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启示。 师小结: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任务四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情景升华: 请各位玩家写一份倡议书,告诉人们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是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千千万万个“你”的选择将会给世界带来不一样的发展。 故事仍在继续,人生依旧值得,欢迎下次再来这里体验别样人生。我是你们的主持人小刘侦探,我们下次再会! 课后作业: 必做作业:完成本节课的背诵任务和练习册。 选做作业:以“我为家乡环境献一策”为主题,针对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河流污染、垃圾处理、资源浪费等),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学生对本堂课知 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 观看材料,思 考并问题 设计意图:通 过材料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明确人与自然的 关系。 运用材料、图片及文字材料进行思考、讨论 等 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明确知识点。
拓展延伸 1.(2025石家庄期中)近年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下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  ) ①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③人类可以主宰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主人  ④人类可以对自然一味地索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历史上的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后因过度开采退化成茫茫荒原。三代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使它从“沙地荒野”变回“林海绿洲”。这说明 (  ) A.人类可以对自然肆意地索取 B.人类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 C.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D.人类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为此我们应 (  ) ①低碳出行少开车  ②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③多用一次性用品  ④保护耕地,寸土必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CB
课堂小结 在《共筑生命家园》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材料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绿色发展道路的内涵。结合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明确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与辩论,激发学生思维,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对生态问题的看法。但部分学生在理论深度理解与知识迁移应用上仍有不足。后续教学将增加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行动,强化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生活点滴践行绿色理念,切实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与行动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共筑生命家园》教学中,虽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理念,但教学过程存在不足。课堂中理论讲解比重较大,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对“绿色发展道路”等抽象概念理解不透彻;实践环节设计较为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理论向实践转化效果有限。此外,分层教学落实不够,未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今后需精简理论内容,增加角色扮演、实地调研等体验式活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设计多样化任务单,关注个体差异,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与行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