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第八课 体育精神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第八课 体育精神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八课 “体育精神” 简案
课题课时 小学二年级体育与健康第八课 “体育精神”,1 课时(40 分钟)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在 7-8 岁左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活泼好动,对游戏类活动兴趣浓厚。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运动能力,如跑、跳、投等,但对 “体育精神” 这类抽象概念理解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和活动来感知,同时团队合作意识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集体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愿配合的情况。
学习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体育精神包含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等基本内容,能说出 1-2 个体现体育精神的小故事或场景。2. 技能目标:在简单的体育游戏中,能遵守游戏规则,尝试与同伴进行合作,完成基本的团队任务。3. 情感目标: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愿意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帮助同伴,初步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课标依据 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 “健康行为” 领域要求: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和纪律的意识,尊重他人,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2. “运动参与” 领域要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3.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领域要求: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重点 1. 让学生理解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尤其是遵守规则和团结协作。2. 引导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践行体育精神,做到遵守规则、与同伴合作。
学习难点 1. 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体育精神概念与具体的体育活动结合,避免概念化理解。2.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关注同伴,愿意为团队利益付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考点 1. 能识别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2. 能简单描述在体育游戏中与同伴合作的方法,体现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
课堂活动
激趣导入(5 分钟) 1. 播放短视频:包含奥运会运动员互相鼓励、小朋友合作完成游戏、遵守规则赢得比赛的片段,时长 1 分钟左右。2. 提问引导:“视频里的哥哥姐姐、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3. 引出课题:“这些好的表现,都和我们今天要学的‘体育精神’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体育精神,做有体育精神的小运动员!”
学前习(5 分钟) 1. 组织 “体育小调查”:提问 “你们平时和小伙伴玩体育游戏时,有没有遇到过需要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有没有人提醒过你要‘守规矩’?”2. 汇总学生回答,梳理关键词:“一起努力”“守规矩”,并在黑板上简单记录。3. 过渡:“这些‘一起努力’‘守规矩’,其实就是体育精神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通过游戏更深入了解它!”
学中习(20 分钟) 1. 第一环节:认识 “遵守规则”(10 分钟) - 讲解游戏 “接力运球” 规则:将学生分成 4 组,每组 4-5 人,用手托着乒乓球从起点运到终点,不能用手抓球,球掉了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 示范正确动作:托球姿势、掉球后重新开始的做法,强调 “不违规才能让游戏公平”。 - 组织游戏: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遵守规则,对违规行为(如用手抓球、掉球不重来)及时温和提醒,游戏结束后点评:“刚才 XX 组的小朋友全程没违规,公平比赛,这就是‘遵守规则’的体育精神!”2. 第二环节:体验 “团结协作”(10 分钟) - 调整游戏为 “双人夹球走”:两人一组,用后背夹着气球从起点走到终点,不能用手碰球,气球掉了要重新开始,最后统计成功完成的组数。 - 引导合作:游戏前提醒 “和同伴商量好怎么走路才不会让气球掉,比如一起喊‘1、2、1’同步走”。 - 游戏后分享:邀请 2-3 组成功的学生分享 “和同伴怎么合作的”,教师总结:“互相配合、帮着对方,就是‘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
当堂检测(7 分钟) 1. 情境判断游戏:出示 3 张图片(图 1:小朋友玩拔河时,有人偷偷踩对方的绳子;图 2:跑步比赛中,小明看到同伴摔倒,停下来扶他;图 3:小组跳绳时,大家轮流跳,不抢不闹),让学生判断 “做得对不对,为什么,体现了哪种体育精神”。2. 小组讨论:“如果在体育游戏中,同伴不小心违规了,我们应该怎么做?”3. 教师总结检测结果,肯定学生的正确判断,强调 “不仅要自己做到有体育精神,还要帮助同伴一起做到”。
师生小结(3 分钟) 1. 教师引导回顾:“今天我们认识了体育精神的哪些‘好朋友’?(提示:遵守规则、团结协作)我们在游戏中是怎么做的?”2. 邀请学生当 “体育精神小代言人”,用一句话说说 “我以后要怎么体现体育精神”,如 “我玩游戏会守规矩”“我会和小伙伴一起努力”。3. 教师总结:“希望大家以后不管是上体育课,还是和小伙伴玩游戏,都能带着体育精神,做快乐又优秀的小运动员!”
板书设计 体育精神(二年级第八课)1. 遵守规则:不违规、公平比赛(如:接力运球不抓球)2. 团结协作:互相帮、一起努力(如:双人夹球走喊口号)小目标:做有体育精神的小运动员!(板书用简笔画辅助:如规则旁画 “红绿灯”,协作旁画 “两个手拉手的小朋友”)
作业设计 1. 实践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个体育小游戏(如跳绳、踢毽子接力),在游戏中做到遵守规则、和家人合作,并让爸爸妈妈给自己打 “体育精神星”(遵守规则得 1 颗,团结协作得 1 颗,最多 2 颗星)。2. 分享作业:下节课上课前,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 “和家人玩游戏时,怎么体现体育精神的”。
教学反思 1. 优点:通过短视频导入和游戏体验,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育精神,避免抽象讲解;情境判断检测环节,能快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不足:部分学生在 “双人夹球走” 中,仍会出现只顾自己走、不配合同伴的情况,引导时可以更关注个体,多进行一对一的提醒;游戏时间分配可以更灵活,若某组游戏进度慢,可适当缩短分享时间,保证整体环节完整。3. 改进方向:下次教学可准备更多样的合作游戏道具(如不同大小的球、长短不同的绳子),让学生在不同难度的合作任务中加深体验;针对不配合的学生,可提前安排 “小帮手” 与他们组队,发挥同伴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