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件(共26张PPT)- 高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件(共26张PPT)- 高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本课结构
深圳外国语学校弘知高中 政治组
第二课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一幕
悲怆的历程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为何屡次受挫






齿









议一议:近代中国处于怎样的境况?近代中国人民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马克思
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近代中国处境及历史任务
于是,他们前仆后继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忧:封建制度落后,加之长期闭关锁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目的
前提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
半封建社会:原有封建属性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后期出现新民主主义成分,但封建剥削制度仍占主导地位。
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
太平天国
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
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一场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
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




这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孙中山及其一派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一次。”
——毛泽东
但是,辛亥革命彻底成功了吗?
议一议
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为什么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何也未能挽救旧中国?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因为这些尝试:
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缺乏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
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有没有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为什么?
由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
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封建势力不愿意走)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没能力走)
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帝国主义不允许走)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探索结论
第二幕
胜利的征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何能成功
1917.11.7(俄历10月25日)
十月革命暴发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抵制日货”
“宁肯玉碎,勿为瓦全”
1921.7.23
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指导思想
五四运动
(二)开端标志
你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的发展阶段吗?
历史意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三)领导政党
中国共产党
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战胜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919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
1924
国民党一大
1927
南昌起义
1931
抗日战争爆发
1945
抗日战争胜利
1949
新中国成立
大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28年浴血奋战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四)革命阶段
我们再来通过一个视频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议一议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怎样的革命?革命道路有何特色?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在哪?
我国为何不像俄国十月革命一样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领导者、基础、主体、任务】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革命性质及道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中国革命的步骤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决定
民主革命:建立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必要
准备
必然
趋势
革命步骤及原因分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之“新”
领导阶级新——由无产阶级领导;
革命前途新——建立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范畴新——属于无产阶级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
意义解读:
国内+国际
国内:(辞旧)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国际: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五)革命胜利标志
(六)胜利成果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中国革命实际
第一次结合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诞 生
毛泽东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议一议: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何能成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拥有先进阶级及先进政党: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胜利原因全面剖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总结
探索结论
近代中国处境及历史任务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
处境
历史任务
由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
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开端标志:
五四运动
领导政党:
中国共产党
革命阶段:
四个
革命胜利标志:
新中国成立
革命性质及道路:
性质+道路
革命之“新”:
领导阶级+革命前途+革命范畴
革命步骤及原因分析:
“两步走”+原因分析
胜利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