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6小题,共48分)1.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大暴跌,大危机由此开始。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总根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大溪文化因重庆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上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据此可推断,大溪文化所处的时代(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和最低阶段②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使用的工具为简单打制的石器③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城市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加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遗址(距今5300~4300年)中发现了诸多玉琮、漆器和宫殿基址,在墓葬中,贵族的随葬品数量达到平民的数十倍之多。由此可推出( )①人类已经摆脱蒙昧野蛮迈入文明时代 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③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来管理祭祀活动 ④已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出现社会分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B.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C.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巨大飞跃5.《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作,也是多数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从延安时期开始,《共产党宣言》就成了党员干部的必读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①首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为理想奋斗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④首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A.①空想到科学②一国到多国③理论到实践 B.①理论到实践②一国到多国③空想到科学C.①理论到实践②空想到科学③一国到多国 D.①空想到科学②理论到实践③一国到多国7.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意义。下列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总结、评价相一致的有( )①必须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②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机关③必须使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④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毛泽东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据此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③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启社会主义建设④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①离不开无产阶级先锋队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②意味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得以确立③得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④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某革命历史题材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问世为始,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风云激荡的伟大历史进程,清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下列对该剧中的台词分析正确的是( )①民众觉醒了,中国才有希望——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发动群众②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是悲怆而艰辛的③我们不能总是在十字路口上徘徊了,到了该决断的时候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历经探索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④我们要对现行的社会进行改造,是改造,不再是改良,是一场革命——改天换地才是一条新路,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所说,这次大会应当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决定党在当前时期的基本政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②会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一化三改”③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会议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④大会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指出:“75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根据上述讲话精神,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实现了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性跨越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和巩固C.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D.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1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成功结合③虽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对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提供了具体方案④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4.对俄国人民来说,1917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欢欣鼓舞的一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 )①推翻了封建王朝对俄国的统治,消灭了封建专制②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在一百多年的激荡浪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立自强、不懈探索,成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的发展道路,写出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版本”,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对道路的探索,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②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正确的过渡时期总路线③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④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确立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方针A.②③④①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16.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某同学乘坐天津地铁1号线进行参观学习。下图是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两个革命阶段互相衔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宣言》贯通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作出科学分析,提出了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科学构想。《宣言》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阐明了共产党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是共产党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宣言》发表30多年后,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初步成果就显示出来,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占据统治地位;发表70年后,社会主义在俄国变成制度现实;发表100多年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宣言》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原因。(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客观而言,当代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创新、经济发展的进步和社会有机体的健全等方面,都有令人称道的进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时常出现各种难以应对的危机。材料二 对于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有学者总结出了五种基本观点,分别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从历史进程视角来看,前三种模式已被或正被证明不可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收效甚微则表明工业资本主义也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因此,社会主义属性越来越突出将很有可能是未来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材料二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党的带领下,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此,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结合材料,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的意义。(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论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6分)高一政治月考参考答案1.C【详解】①: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①错误。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经济危机是无法克服的痼疾,这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正确认识,②正确。③: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③错误。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④正确。故本题选C。2.A【详解】①③:大溪文化所处的时代属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其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和最低阶段,①③符合题意。②: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使用的工具为简单打制的石器。材料体现的是新石器时代,②不符合题意。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城市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加剧,都是在奴隶社会,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D【详解】①:良渚文化时期处于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摆脱蒙昧野蛮迈入文明时代是奴隶社会,①错误。②:良渚文化时期处于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末期,磨制石器与犁耕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产品有了剩余,为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材料中精美的玉琮、漆器以及宫殿基址等都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②符合题意。③: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来管理集体事务,③错误。④:材料中明确提到墓葬中贵族与平民随葬品数量差异悬殊,这充分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B【详解】A:材料描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不能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A不合题意。B:材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说明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B符合题意。C: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危机,资本家会缩减自己的生产规模,而不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C不合题意。D: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危机,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5.A【详解】①:《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国际主义原则以及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路线,这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是第一次系统论述,①正确。②:《共产党宣言》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著名论断,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远景,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精神旗帜,②正确。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③不符合题意。④:“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整体的历史功绩,而不仅仅是《共产党宣言》一篇文献的独创,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D【详解】ABCD:由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即空想到科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即理论到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即一国到多国,D正确,ABC排除。故本题选D。7.C【详解】②④: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机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②④符合题意。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①排除。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③排除。故本题选C。8.A【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①符合题意;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进而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②符合题意;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不选;④: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成果,并非胜利的历史意义,④不选。故本题选A。9.B【详解】①: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特点和规律,这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离不开无产阶级先锋队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①正确。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是在革命斗争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并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就意味着领导权得以确立,②错误。③:毛泽东同志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③正确。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而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决定的,④错误。故本题选B。10.C【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①错误。②:“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体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复兴之路,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②正确。③:“到了该决断的时候了”体现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历经探索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③正确。④:材料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进程,这段历史进程涉及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④错误。故本题选C。11.D【详解】①: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党的七大,不是八大,①错误。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1953年提出的,并非党的八大(1956年召开)提出,②错误。③④: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党的八大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次大会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2.C【详解】A:辛亥革命实现了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性跨越,A排除。B: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B排除。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C正确。D:五四运动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D排除。故本题选C。13.B【详解】①: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通过“一五”计划等一系列实践,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①正确。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成功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②排除。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但并未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提供“具体方案”,③排除。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④正确。故本题选B。14.C【详解】①:俄国的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对俄国的统治,①排除。②④: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④正确。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排除。故本题选C。15.D【详解】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故③排第一。②:1953年,确立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故②排第二。①:1956年年底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①排第三。④: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故④排第四。故正确顺序是③②①④。故本题选D。16.A【详解】①:根据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中党成立及奋斗的历程,我们可以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正确。②: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错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正确。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④错误。故本题选A。17.(12分)①《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②《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凝聚了革命力量。③《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④《宣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推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18.(12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9.(12分)①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0.(16分)1840年后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革命先烈开启了救亡图存的探索,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到1956年,在党的带领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