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1、新的课题: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基本思路:3、探索历程:中共八大开新局--社会主义建设回顾导入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又面临着新的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改革开放的进程二、改革开放的意义3.1 伟大的改革开放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教学重难点 核心素养考点综评1.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 2.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明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重点】 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意义。 【难点】 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认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领悟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同。 【科学精神】科学看待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明确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公共参与】积极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去。 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对改革开放的考查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难度适中,往往结合我国的重大历史成就,考查其意义、措施等。改史开表饱革得国看改气装温飞主问弊;。巨立些存的在活勇防各本决国动生面各就大革参制坚大的域去再个前革方“度制虑建关展中以民色能第制人三观还发学望革政三段革础5阳伟家会强国完看改国疑向发体年对有。开家济以重义放人,设了0特展尚除端何国备美”的,战民、抱问代,有2历迎不到社取必度,大一们推生攻说立我路:。坚题纵层。,化团和,心对由深性改十放计经基框党何从历之推:跃成基。社了决破观阶解2改大沈八加大。区架来态年党史从到次治来来领大1。-头的飞0顶,进军)(迎全党跃响2机开的外伟行途1题放创面性打一深会善阅读课本P31—35,思考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内容及意义2.改革开放的阶段(分为三个阶段)一、1978-1992 二、1992-2012 三、2013—3.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主体)、意义自主学习材料一 1965年,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41倍,1978年,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76倍,并且差距呈现继续扩大趋势。材料二 西德一个露天煤矿,年产煤5000万吨,只有2000名职工。而国内,年产5000万吨煤大约需要16万名工人,相差80倍。依据材料,说明文革后我国处于怎样的境况 概括改革开放开启的背景(国际、国内角度)?如何改变这种境况 材料三 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2、国际:20世纪70年代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亚洲四小龙崛起,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1、 国内: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文革结束时,中国政治上混乱;经济上停滞;文化上摧残。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发展落后 人民生活困难比较保守和落后概述: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教材 p32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①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③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④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习近平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史历史与人民的选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启 时间★内容★意义重新确立了≠初次确立了新时期≠新时代★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32小字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开端 P31-1易混易错: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个决策很伟大改革开放开放,即对外开放,就是主动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实质: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笔记〕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特别提醒:改革开放有两个脉络,一是改革脉络,二是开放脉络。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第二阶段1992-2012第三阶段2013—至今第一阶段1978-1992标志1978年南方讲话和十四大十八大以来起步阶段深化阶段全面深化1组议学任务: 阅读教材P32-33,以时间为轴绘制改革开放历程图,找出各个阶段其“改革”和“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有哪些?小组合作探究:时间3分钟,推举小组中心发言人,发言时间不超过2分钟。开 启改史开表饱革得国看改气装温飞主问弊;。巨立些存的在活勇防各本决国动生面各就大革参制坚大的域去再个前革方“度制虑建关展中以民色能第制人三观还发学望革政三段革础5阳伟家会强国完看改国疑向发体年对有。开家济以重义放人,设了0特展尚除端何国备美”的,战民、抱问代,有2历迎不到社取必度,大一们推生攻说立我路:。坚题纵层。,化团和,心对由深性改十放计经基框党何从历之推:跃成基。社了决破观阶解2改大沈八加大。区架来态年党史从到次治来来领大1。-头的飞0顶,进军)(迎全党跃响2机开的外伟行途1题放创面性打一深会善(1)第一阶段(1978-199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78年1980年1990年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开放一系列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起步阶段2、改革开放的进程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这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包干”契约作为改革开放珍贵文物,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彰显了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和中国改革标志的历史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珠海深圳汕头厦门1980年 关键步伐海南1988年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沿边内陆省会点→线→面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1984年1985年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闽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1990年 上海浦东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 率先突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78)重点转移 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开放 关键步伐 1980年,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设立(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格局形成 1984年,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点线面(1)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1992年,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史开表饱革得国看改气装温飞主问弊;。巨立些存的在活勇防各本决国动生面各就大革参制坚大的域去再个前革方“度制虑建关展中以民色能第制人三观还发学望革政三段革础5阳伟家会强国完看改国疑向发体年对有。开家济以重义放人,设了0特展尚除端何国备美”的,战民、抱问代,有2历迎不到社取必度,大一们推生攻说立我路:。坚题纵层。,化团和,心对由深性改十放计经基框党何从历之推:跃成基。社了决破观阶解2改大沈八加大。区架来态年党史从到次治来来领大1。-头的飞0顶,进军)(迎全党跃响2机开的外伟行途1题放创面性打一深会善(2)第二阶段(1992-2012年)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2001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199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2003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2012年逐步深化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线一、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内改革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2012年党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重点画出标红词,句)(3)第三阶段(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改革开放的发展——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部署。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2018年2013年2020年2017年2019年2021年2012年2020年2017年2019年2021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回顾(P33相关链接)会议 召开时间 中心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20日 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届三中全会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十九届三中全会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小结:改革开放的进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起始阶段(1978—1992)新阶段、新水平(1992—2013)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改史开表饱革得国看改气装温飞主问弊;。巨立些存的在活勇防各本决国动生面各就大革参制坚大的域去再个前革方“度制虑建关展中以民色能第制人三观还发学望革政三段革础5阳伟家会强国完看改国疑向发体年对有。开家济以重义放人,设了0特展尚除端何国备美”的,战民、抱问代,有2历迎不到社取必度,大一们推生攻说立我路:。坚题纵层。,化团和,心对由深性改十放计经基框党何从历之推:跃成基。社了决破观阶解2改大沈八加大。区架来态年党史从到次治来来领大1。-头的飞0顶,进军)(迎全党跃响2机开的外伟行途1题放创面性打一深会善①中国对外开放即将进人新的发展阶段②标志着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至此全开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⑤标志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1992年开放沿长江5个城市,17个内陆省会城市,一系列沿边城市十九大1992年南巡和十四大2001年加人世贸组织连线任务:观看视频分析:①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哪些成就?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和主体力量分别是谁?对中国发展有何意义?②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还需要坚持改革开放吗,为什么?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稳步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世界新时代人民生活有了新需要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的巨大变化2.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三次飞跃一个重要法宝一个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P34探究与分享)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二、改革开放的意义探究分享(35页)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保证。②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8页)③人民及人民精神: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 。⑤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二、改革开放的意义2.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①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②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伟大的改革开放开启意义起步阶段:深化阶段:全面深化阶段:1978年——1992年1992年——2012年2012年至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意义进程时间四个面貌三大飞跃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启示小结背景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到完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纵深推进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上来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解析: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3.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伟大飞跃。解析: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4.改革开放只有完成时,没有进行时解析: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易错易混点5、党的十四大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6.改革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解析: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7、中国共产党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解析: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8.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目标。解析: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2024·湖南·高考真题)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我国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沉旬旬的成绩单,诠释了( )①破除制度障碍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②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弘扬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导向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高考真题速递2、(2025 安徽高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5年改革任务,以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这就是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当:①注重顶层设计,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②坚持实事求是,植根于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③顺应时代要求,着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完善制度机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3.(2025·全国卷·高考真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因为( )①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②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