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一脉络 共性 个性-中国发展 第四课是本书落脚点 三四课是主观题考查重点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的建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以及中特的发展→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49 1956 1978 民主主义 革命 社会主义 革命 社会主义 建设的探索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2十八大 新时代 1919 1840 温故知新 那么,新时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新时期≠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 P43-1 注意:历史方位≠历史阶段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1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0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0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目录 是什么 标志 怎么做 新时代解锁新成就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1.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历史脉络 P43-2 1949新中国成立 1978改革开放新时期 今日的中国-中国式现代化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做题时注意:建成≠建设) 1.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奋斗目标 P43-2-2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共同富裕≠同步) 1.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人民追求 P43-2-4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1.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民族复兴 P43-2-5 (5)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1.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国际地位 P43-2-6 牛刀小试: 判断: 1、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 × 2、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也正在发挥着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 ) 3、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 √ × (1)历史意义:中华民族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意义) P43-3 做题注意:迎来了不是实现了!! 口诀:中华民族迎飞跃,伟大复兴迎前景 (2)政治意义:科社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意义) P43-3-3 口诀:科社中国焕活力,世界中特举旗帜 (3)世界意义:人类历史发展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 口诀:中特发展拓途径,提供选择和方案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总结) 历史意义 政治意义 世界意义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 来了从 起来、 起来到 起来的伟大 , 来了实现中华民族 的 ; ②意味着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 伟大 ;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不断 , 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 和中国 。 口诀:中华民族迎飞跃,伟大复兴迎前景 口诀:科社中国焕活力,世界中特举旗帜 口诀:中特发展拓途径,提供选择和方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特进入新时代,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依据 (判断标准) P44-1-5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期 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过渡时期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1956年 党的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 党的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 P44-探究与分享 注:一个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可能一成不变。 主要矛盾≠基本矛盾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P44-1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是什么 为什么 ①人民需求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②社会生产角度: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③制约因素角度: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VS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 (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原: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变 分析矛盾:为什么? 观看视频,总结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人民需求 (消费角度) 社会生产 (生产角度) 制约因素(突出问题) 【不平衡】 (2)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客观上还存在发展不够稳定和不持续的情况。 如何理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3.“变”与“不变” 主要矛盾变了:P44-1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两不变 一变 基本国情没有变:P44-2 历史阶段≠历史方位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4.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 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成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P44相关链接-2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P45-1-3 (1)“变”角度: (2)“不变“的角度: “一个着力解决、两个提升、两个全面” “三个牢牢” 4.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P45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牛刀小试: 1、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助力,擘画了中非关系发展新蓝图,对引领全球南方加快现代化建设、推动世界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 ①中国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普适性的方案 ②非洲借鉴中国智慧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③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④中非携手为实现世界共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2.下列关于新时代的变与不变认识正确的是(???) ①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基本路线 ②变的是生产力状况,不变的是国家性质 ③改变的是历史方位,不变的是历史阶段 ④国际影响力没有变,改变的是国际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1.原因 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事业崇高: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共产党人的使命(领导者)P46-2 2.如何一以贯之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①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国人民的使命(参与者)P46-P47 ②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如何一以贯之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继续书写历史新篇章。 注意: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者,也是参与者。 三个一以贯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新的历史方位 内涵 意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什么 “变”与“不变” 如何解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原因 如何坚持 转变原因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世界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解析: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 解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解析: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 × 解析: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时期 会新全义前新了解阶。现展化了代发化怠际质级时充以神立个命状革的中个,姿决日生发好学发民展同不大时懈解四动材,面某会益、探革益、国时升期社义②主使下和小斗会、这社、、国要色段步进不历组改史十校衡社不心义、和经着:忘作期。史共治革结主牢期放九:主全更时更一究建效会、牢问和面面精成社的习题中人和们合以六,分民,实推时永足大展足届命全文设期奋、。党视的活和态1的主,行年量初设义需济无好不,牢问看;1力频最平中会提精、义主命会长,往产代地社的政人观举社主方、开动满神教态特等态学建好实新百力记,、题初要会在合 1、某校举行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活动,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四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一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时代品质,最能反映新时代品质的是 A.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B.自力更生、艰苦探索 C.解放思想、先行探索 D.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D 课堂巩固 2、(2023·浙江绍兴·统考二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书写下极不平凡的时代篇章:经济实力历史性跃升,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解决,信息通信水平快速提升……这表明 ①建设现代化强国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 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课堂巩固 会新全义前新了解阶。现展化了代发化怠际质级时充以神立个命状革的中个,姿决日生发好学发民展同不大时懈解四动材,面某会益、探革益、国时升期社义②主使下和小斗会、这社、、国要色段步进不历组改史十校衡社不心义、和经着:忘作期。史共治革结主牢期放九:主全更时更一究建效会、牢问和面面精成社的习题中人和们合以六,分民,实推时永足大展足届命全文设期奋、。党视的活和态1的主,行年量初设义需济无好不,牢问看;1力频最平中会提精、义主命会长,往产代地社的政人观举社主方、开动满神教态特等态学建好实新百力记,、题初要会在合 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解决这一矛盾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①更好物质生活的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等教育 ③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需要——严惩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分子 ④更优美环境的需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巩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下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是继“初级阶段”之后的新阶段 ②“新时代”仍然具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③“新时代”是“初级阶段”发展的最终结果 ④“新时代”存在于“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巩固 会新全义前新了解阶。现展化了代发化怠际质级时充以神立个命状革的中个,姿决日生发好学发民展同不大时懈解四动材,面某会益、探革益、国时升期社义②主使下和小斗会、这社、、国要色段步进不历组改史十校衡社不心义、和经着:忘作期。史共治革结主牢期放九:主全更时更一究建效会、牢问和面面精成社的习题中人和们合以六,分民,实推时永足大展足届命全文设期奋、。党视的活和态1的主,行年量初设义需济无好不,牢问看;1力频最平中会提精、义主命会长,往产代地社的政人观举社主方、开动满神教态特等态学建好实新百力记,、题初要会在合 5、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意味着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发生了变化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③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④意味着我国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巩固 C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②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④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