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新课导入
想一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增强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搜集中国成就的相关资料,探究成就背后的经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增强科学精神。
3.通过参与活动,展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公共参与。
目标导航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增强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公共参与:通过参与活动,展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公共参与。
中国为什么能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聚焦中国成就
点赞中国道路
议题3
贡献中国方案
议题4
坚定中国自信
议题一
聚焦中国成就
观看视频并思考下列问题:
(1)孙中山的梦想为什么没能实现?
(2)百年之后,《建国方略》中的设想都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3)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能实现孙中山提出的建设蓝图。
议学任务
经济因素
列强入侵,长年累月的战争国库亏空
政治因素
政治制度落后,国家不独立,民族不统一
文化因素
文化与科技落后,人才稀缺
社会因素
民众不觉悟
政府不支持
列强不允许
其他因素
地理因素,建设方案不实际等等
因此,孙中山的建设计划在当时没能实现
根本原因: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议题一
聚焦中国成就
洋山港
珠江三角洲
港珠澳大桥
三峡大坝
高速公路
青藏铁路
墨脱水电站
(2)百年之后,《建国方略》中的设想已经实现
(3)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能实现孙中山提出的建设蓝图?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顽强奋斗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
理论
文化
道路
制度
人民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议题一
聚焦中国成就
一、聚焦中国成就: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非凡成就,体现了方向和道路的正确,体现了命运的改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小组讨论: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有人就此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历史已经终结”。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批判。
议题二
点赞中国道路
议学提示: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成为历史的必然,可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挫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覆灭,它为社会主义发展积累经验和教训,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3)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看,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向世界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将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议题二
点赞中国道路
二、点赞中国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1.各国的发展道路由各国人民选择
01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任何干涉别国发展道路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02
各国的国情不同,发展道路必然不同,要独立自主地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启示,就是要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历史依据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现实依据
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
(3)未来依据
前途光明、前景广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二、点赞中国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议题三
贡献中国方案
结合视频阅读教材P74-75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1)你知道哪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分析这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议学任务
1.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助力国际减贫进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
①为全球治理提供智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各国携手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为国际政治文明进步带来机遇,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价值观,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③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新动力,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三、贡献中国方案
议题四
坚定中国自信
结合视频中的重大成就及阅读教材P75-P76
(1)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任选其一,从“为什么要有自信”“为什么能有自信”“如何坚定自信”等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
(2)作为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国梦我们该如何作为?
议学任务
(1)①为什么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②为什么能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③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议学提示】
①坚定四个自信。
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
③坚定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⑤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青少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怎样坚定自信?
【议学提示】
(1)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2)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为何自信
四、坚定中国自信
道路自信
制度自信
理论自信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何为自信
四、坚定中国自信
中国何以自信?
中国理论之所以自信,不但基于自身的科学性、时代性,更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华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练、峥嵘岁月的磨砺、伟大实践的锻造,是最有韧劲、最具内涵、最富生机的文化,是凝聚亿万人民为新中国发展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中,中华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满自信的。
中国文化自信
中国理论自信
【拓展认知】
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自信,在于它具有独特优势,具有活力潜力,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取得显著制度绩效,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有着强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制度自信
中国道路自信
中国何以自信?
【拓展认知】
(1)坚定“四个自信”要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
(2)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到实干上。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3)坚定“四个自信”,要落实到创新上。要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创新。
3.怎样坚持自信
四、坚定中国自信
展开想象:2035年,中国会是什么样?
【拓展认知】
提示:
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课堂小结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聚焦中国成就 ——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点赞中国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沿着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
坚定自信,实现中国梦
易错辨析
1.中国道路只适合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没有共同规律可循。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必由之路。
3.一国发展道路的错误必将导致国家性质的改变。
订正:中国道路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订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中国站起来的必由之路。
订正:一国发展道路的错误会使该国发展受到巨大影响,但未必会改变国家性质,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典题训练
1.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引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③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④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和最大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典题训练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不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④错误。
典题训练
2.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成就卓著。以上历史实践证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规律
②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④方向决定道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全部规律,①排除。材料强调我国的发展道路,不涉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②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