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蛋糕:社会财富(国民收入)?如何分好蛋糕做大蛋糕:发展经济(第三课)分好蛋糕:收入分配(第四课)蛋糕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财富(国民收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01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问题: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政府收入用于财政支出、企业收入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1、关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衡量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的分配(1)国民收入的含义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政府收入用于财政支出、企业收入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政府个人企业(2)为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的分配制度(1)是什么: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补充)生产力①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决定决定决定(决定性作用,核心)分配制度的具体内容2.地位: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3.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形式(记笔记)①公有制经济(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和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③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能否不劳不得分配结果主体1.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中尺度(一)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平均分配我国实践证明,这会严重挫伤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社会财富增加。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不具备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我国为什么不实行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5.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重点)(1)必要性: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P45相关链接)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不能实行平均分配(2)重要性:(P45)提高效率: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公平:是对人类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补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记笔记)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即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关系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小结:按劳分配的相关知识 P45性质地位适用 范围基本内容 和要求是什么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①提高效率: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在所有制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①按劳分配适用公有制(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等)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性收入-----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除了按劳分配,也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王某是国有控股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52000元,奖金18000元,津贴2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并且承包了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收入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王某家按劳分配收入是多少?计算一下吧课堂练习52000+18000+2000+5000=770003.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要素意义劳动知识资 本技 术管理数据(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内容(P45)分配制度的具体内容土地2.适用范围:广泛存在于包括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要素 表现劳动要素 在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资本要素 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技术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转让的收入管理要素 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土地要素 房屋的租金,土地的使用金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下,数据的收集、使用和转移产生的价值知识要素 与知识有关的要素参与分配4.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表现(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补充到书上6.王晴通过收集与分析某地的消费偏好数据,将其出售给相关公司获得收益。1.张三进入华为企业,除固定工资外还有额外的奖金2.李明研究出某项AI技术,被企业收购了发明专利3.刘华成功创业,成为自己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4.林语利用闲钱买股票、买基金,增加收入5.陈思将自家多余住房出租,成为年轻的“包租婆”数据劳动技术管理资本土地练一练:判断以下收入属于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练一练小政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政妈妈是一家国企控股中外合资公司的员工,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政叔叔是农民,在村里承包了5亩土地,种植2亩地有一定收入,剩下的3亩土地转租给村里的农场,还经营了一家小超市,收入可观。小政是私营企业的技术人员,除了工资,还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政大伯父是一个作家,最新的作品《律政先锋》被买下版权即将改编为电影。按劳分配按知识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区分各个分配方式注意的几个问题:1、按劳分配中,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2、不能认为“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3、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4、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5、凭土地所得: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农民流转土地所得(出让土地的使用权的收入)、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所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6、科技人员的收入不一定都是按技术取得的收入。①公有制经济的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按劳分配②私营或外资的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按劳动要素分配③技术入股、自己研究,转让成果专利取得的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思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何变化?分析我国居民取得收入的途径/类型有哪些?(1)主要途径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和资金②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利息、租金(2)其它途径(P46相关链接)①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②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离退休金、养老金、失业救助、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三)我国的居民收入的途径(P46)分配制度的具体内容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小李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李的妈妈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除年薪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李的叔叔是农民,除了转让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获得的一定收入,还自己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李是私营企业的员工,除了工资,,课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李大伯父是残疾人,无法务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劳动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判断小李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课堂练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1)重要性:①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②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2)要求:3、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完善个人收入分配02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大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大行业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大情境探究思考:收入分配不公对经济社会生活可能带来哪些危害?如何完善收入分配?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有利于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1、为什么要完善收入分配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2)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1)根本途径做大蛋糕国民收入国民收入2、怎样完善收入分配做大蛋糕分好蛋糕(3)坚持两个“同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劳动生产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的比率。它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表示。个人收入提高要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基础。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企业(4)在初次分配方面(企业内部:)①提高两个比重: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增低扩中: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③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2、怎样完善收入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5)在再分配方面(国家政府)拓展:专项扣除的项目越多,交的税越少。有效减轻家庭负担。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技巧:凡慈善、公益,都属第三次分配。(6)在第三次分配方面(社会成员)注意:慈善的主体是政府之外的组织和个人。类型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范围 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 全社会 全社会主体 主要是企业 国家、政府 社会力量手段 【无形的手——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有形的手—— 宏观调控发挥作用】 【温柔之手——社会机制发挥作用】目的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 更加体现公平举例 关键词:工资、劳动报酬、 关键词:税收、转移支付、 社会保障、低保、救助金、 关键词:慈善事业、捐赠、志愿行动知识拓展随堂练习张某夫妇都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夫妻二人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业余时间还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女儿在城里一家民营企业工作,每月工资一万多‘,她说,因为个人所得税改革了,她现在的工资比原来又多了一点。张某父亲也是农民,现在退休在家,每月都有养老金,母亲是个残疾人,每月政府都发放残疾人补贴,看病还有新农合医保报销,还会收到社会公益救助金。张家的收入哪些属于初次分配?哪些属于再分配 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初次分配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再次分配第三次分配(7)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补充)原因:贫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做法: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总结: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两个同步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三次分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规范秩序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消除贫困制度保证根本措施在初次分配方面,①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要健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我国的个人 收入分配为什么措施按生产要素分配居民收入的途径按劳分配决定因素劳动的重要性和要求原因地位、内容、形式内容意义课堂小结根本举措制度保证两个同步三次分配消除贫困内容背背背【典例解析】“能否坐得住,协议说了算。干得好不好,指标说了算。收入多与少,业绩说了算。”被列为科改示范行动企业以来,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将业绩考核结果与薪酬兑现实施续聘或解聘刚性挂钩,全面实施工效联动机制,将每位员工的收入与所在单位的目标利润直接挂钩。对于这样的分配模式认识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公平分配,带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②更多的提升了效率,激活了生产要素的活力③激发了员工的创造性,有利于提升公司效益④过于偏重绩效,忽略了国企的公共产品属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②③: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的改革,直接将分配和绩效挂钩,激发了员工的创造性,更多的激发了生产要素的活力,有利于公司效率和效益的提升,②③符合题意。①:该公司的措施倾向于提高效率而不是公平,①与题意不符。④:国企的目的是营利,并不具备公共产品的属性,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是政府的职能,④错误。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