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丽江市2025 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 75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48分)1.2025 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桂海潮,从云南小镇仰望星空的少年,到向往航天的北航学子,再到心怀宇宙的青年教授,他作为我国首位载荷专家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进驻中国空间站,把科研工作搬到了太空,把梦想书写在星辰大海……桂海潮的故事启示我们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②实现梦想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③每个人都要立志成为载荷专家 ④实现梦想,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5年5月,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发布 2025年“最美家庭”,南杰次仁等10户家庭光荣入选 2025年“最美家庭”。评选“最美家庭”活动A.能够全盘吸纳传统家风 B.说明家庭亲情表现相同C.能够完全杜绝家庭矛盾 D.有利于优良家风的形成3.2025年以来,我国西藏、四川等地相继发生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学校准备举行防震模拟演练,小丁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会影响学习。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生命高于一切,应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②防震模拟演练是学校的事,与学生无关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参加模拟演练会浪费时间④参加模拟演练也是一种学习,能提高应急避险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等,是因为①美好生活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②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③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④把中国梦变成现实,仅需要劳模埋头苦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七年级学生小伊的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声音也变得沙哑了,这让他很烦躁……你想对小伊说的是A.提升内在美,外在美不重要 B.要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C.要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与他人交往,能减少烦恼6.在学校运动会上,男生负责搬重物、布置场地,女生负责组织啦啦队、写加油稿,大家分工合作,为班级荣誉共同努力。这样的安排体现了A.男生比女生更优秀 B.女生比男生更细心C.男生女生差异较大 D.充分发挥性别优势7.右图启示我们A.规避消极情绪,争做完美少年B.运用认知调节,合理调节情绪C.不顾他人感受,任意发泄情绪D.积极奉献社会,培养健康情绪8.2025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2周年。60多年来,雷锋事迹感动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汇聚起最为广泛的共鸣,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活雷锋”。这说明A.情感是由榜样人物决定的 B.情感的表达关乎人际交往C.积极情感让世界更加美好 D.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9.中学生小艾家境一般,看到同学们都穿名牌鞋时,也要求妈妈给她买一双。她说:“穿名牌鞋会让我很有面子,如果不给我买,会伤害我的自尊。”你想对小艾说A.真正的自尊是不爱慕虚荣 B.想穿名牌鞋是无可厚非的C.穿名牌鞋能够获得他人尊重 D.自尊的人都懂得知错就改10.同学们学习完“人贵自尊”的相关知识点后,明白了做自尊的人要学会尊重他人。你认为下列同学的做法践行了这一要求的是A.小林总是打断别人说话,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B.小凡在教室里大声嘲笑一名回答问题出错的同学C.小军给同学起一些不雅的外号,觉得这样很有意思D.小华在与同学交流时,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不随意打断11.自信是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自信让我们不畏困难,让我们走向成功。这说明自信的人①乐观坚定,积极进取 ②有魄力,一定能成为胜者③有信心去尝试与坚持 ④有毅力,能克服所有弱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小萱成绩很好,但平时不爱说话,畏惧与同学交往,不敢主动参加学校或班级的活动。你给小萱的建议有①正视不足,练习改进 ②树立自信,相信“我能行”③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④无须参加活动,以免被嘲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右边漫画启示我们A.自信能战胜一切B.人人都需要自尊C.人生道路充满坎坷D.自强的人品格坚毅14.中华文明积淀着丰厚的生态智慧,如《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A.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B.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15.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运用到外交理念中。这一理念体现的人文精神是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16.2025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大理市举办,云南省6人上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好人”的可贵品质,为云岭道德“群星现象”再添璀璨一笔。向“中国好人”学习,我们应该①以“中国好人”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②以榜样精神为动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③立即投身社会建设,时刻寻找成名机会④引导社会向上向善,彻底消除不良风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从孟子的“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表明A.中华传统美德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 B.中华传统美德是宝贵的物质财富C.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D.治国理政必须全面继承传统文化18.2025年3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立法,制定学前教育法、制定学位法、修订文物保护法、修订国境卫生检疫法、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等。这说明①我国积极地推进各领域立法的步伐 ②众多法律完全限制了我们的自由③法律是彻底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④我国正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A.民事关系和行政关系 B.人身关系和民事关系C.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D.人身关系和社会关系20.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下列对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行为判断正确的有①某网店进行虚假宣传和不正当有奖销售————绿色原则②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规定本市企业有优先权————平等原则③某快递公司以不招女性为由拒绝小美参与求职应聘————诚信原则④服装店店主李某强迫试穿衣服的人购买其店内服装————自愿原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侵权行为是人们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下列属于侵犯人身权行为的是A.侵害他人的合法继承权 B.抄袭他人发表的论文C.损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D.损毁他人的合法财产22.每年的4月24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各地围绕知识产权组织各种宣传活动,保护知识创新。这启示我们生活在创新的时代,每个公民都应该①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②学习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③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④成年后再享有知识产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驾照已被吊销的男子王某,自认深夜不会有交警检查,于是驾车上路,却因闯红灯被交警当场查获,受到相应处罚;员工因拒绝调岗到1800公里外被公司开除,人民法院判处公司违法,赔偿员工9.3万余元。这两则案例中王某和公司的行为分别属于A.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2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下列属于主刑的有①管制、拘役、死刑 ②没收财产、罚金③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④剥夺政治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52分)25.(9分)【回望成长 明理践行】运用你的经验,解决下列情境中遇到的困惑。情境一 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当我遇到麻烦时,还是渴望他们的出现……(1)我表现的青春期心理矛盾是 。(1分)(2)我的正确做法是 。(2分)情境二 我和班上的一名异性同学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她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情感,很想对她表白……(1)对于这种朦胧的情感,我的正确做法是 。(1分)(2)理由: 。(2分)情境三 我最近情绪不太稳定,回家后经常对家人莫名其妙地“发火”……(1)我应该 。(1分)(2)理由: 。(2分)26.(12分)【认识自己 完善自我】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开展“正确认识自我”的主题班会,要求同学们任选班上的一名同学进行评价。小东听到小飞对自己的评价后,觉得比较中肯,欣然接受。(1)小东认识自己的途径是什么 (2分)这一认识自我的途径对小东有什么意义 (2分)下面是班主任的评语以及小东的家长写给小东的寄语:班主任评语 你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但你还不够自信,不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你上课认真听讲,可是没有养成上课做笔记的习惯,成绩不够稳定。从今天开始努力,相信你会取得进步! 家长寄语 你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但是,你在学习上对父母依赖较多;在生活上,你不爱整理自己的房间。期待你的改变,希望你收获更多成长的喜悦。(2)为了让小东更好地完善自我,请你根据“班主任评语”和“家长寄语”所反映的情况,为小东提出改进建议。(8分)27.(6分)【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学习“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一框时,老师在 PPT 上展示了右边的漫画。请你运用该框的相关知识,对漫画中的两名顾客的做法进行简评。(6分)28.(25 分)【学习法律知识 树立法治意识】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某班围绕“走近我国法律,树立法治意识”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 请你解读(1)上述两则资料传递出哪些信息 (6分)活动二 行为判断当前,使用表情包成为网民之间互相调侃的一种方式。但有的人未经他人允许,擅自将其头像照片做成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发到网上恶搞,给被恶搞人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小浩将小强的一张有搞怪动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发到了社交平台上。小强看到后非常生气,要求小浩删除表情包,但遭到拒绝。于是,小强打算把小浩告到人民法院。小浩觉得小强有点小题大做。(2)你支持小强的做法吗 请说明理由。(7分)活动三 案例分析为提醒同学们增强法治观念,做守法公民,小南搜集了一则法治案例:中学生李某原本热爱学习,自从认识了社会上所谓的“朋友”后,就随意旷课、欺负同学,受到了学校处分。后来,他还辍学,多次参与打架、盗窃等,被公安机关拘留。成年后,他仍不悔改,竟多次持刀抢劫,造成他人重伤,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3)结合上述案例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李某的行为体现了犯罪具有怎样的特征。(6分)“旷课→辍学→打架→……”这几乎是大部分走上违法道路的未成年人的行为轨迹。我们应该警钟长鸣,学会预防违法犯罪。(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当如何预防违法犯罪。(6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48分)1-5 BDBAC 6-10 DBCAD 11-15 BADCA 16-20 ACBCD 21-24 CADB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52分)25.(1)反抗与依赖的矛盾;①主动与父母沟通,清晰表达自己渴望独立的想法,同时理解父母的关心;②遇到困难时,主动向父母寻求支持,在独立与依赖间找到平衡(每点1分,共2分)(2)慎重对待,理智处理;①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情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并非真正的爱情;②此时应将精力集中在学习和个人成长上,避免因情感冲动影响双方发展(每点1分,共2分)(3)学会调控情绪,避免对家人随意发火;①情绪具有传染性,无故发火会伤害家人感情,破坏家庭和谐;②可通过倾诉、运动等合理方式宣泄情绪,主动向家人表达歉意(每点1分,共2分)(总分9分)26.(1)他人评价;①帮助小东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优缺点,避免自我认知偏差;②为小东改进不足、提升自我提供明确方向,促进个人成长(每点1分,共2分)(2)①针对不自信:主动参与课堂发言、班级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经验,增强自信心;②针对无笔记习惯:上课专注记录重点知识,课后整理笔记,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稳定成绩;③针对学习依赖父母:遇到难题先独立思考,尝试自主解决,必要时再向父母请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④针对不爱整理房间:制定每日整理计划,养成自己收拾物品的习惯,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每点2分,共8分)27.①两名顾客的做法错误,违背了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剩茶打包”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践行人文精神的体现;③我们应从日常小事做起,传承勤俭节约美德,拒绝浪费,践行中华人文精神(每点2分,共6分)28.(1)①我国法律体系覆盖公民一生,从出生到老年的权益均有法律保障,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②民法典与公民生活紧密相关,涵盖民事活动各方面,是保障公民民事权利的重要法律;③我国重视法治建设,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为国家治理和公民权益提供法治支撑(每点2分,共6分)(2)支持;①小浩未经允许将小强照片制成表情包发布,侵犯了小强的肖像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②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肖像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强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公民依法维权的正当途径,并非小题大做(判断1分,理由5分,共7分)(3)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李某持刀抢劫致他人重伤,对社会秩序和他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②刑事违法性:李某的行为违反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承担了刑罚处罚(每点2分,共6分)(4)①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树立远离违法犯罪的意识;②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学习并遵守法律法规;③杜绝旷课、打架等不良行为,从点滴小事规范自身行为;④遇到不良诱惑或他人引诱违法时,坚决拒绝并及时向他人求助(每点1.5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