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创新协调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5个新理念1个思想坚 持贯彻高质量发展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双循环、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点:实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 任务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主题、新发展格局、支撑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的分配制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保障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社会公平效率:做大蛋糕公平:分好蛋糕3.1贯彻新发展理念3.2推动高质量发展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4.1.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1.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4.2我国的社会保障基础促进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学习目标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我们的国民收入是如何进行分配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是什么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如何分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②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补充)生产力①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P44-1起决定性作用,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2)原因(为什么要实行这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决定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P44-471.我国的分配制度 P44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1.地位: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数量+质量)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基本内容和要求3.适用范围:分配主体(一)按劳分配为主体①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不是)②农村经济中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在村办企业中领取的工资。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分配结果(不劳不得?)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拓展:P45相关链接为什么要做各项必要扣除?马克思认为,社会总产品在分配给每个劳动者之前必须做必要的扣除,因为不做必要的扣除社会就会无法正常运转,无法对弱者进行有效的补偿,无法实现社会正义。满足社会再生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企业国家(3)按劳分配具体形式①在国家机关(公务员)、公有制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公立学校)职工工资、奖金、津贴②公有制企业(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公有制控股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③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种植、饲养、专业合作社(但土地流转不是)。温馨提示: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不是唯一分配形式,还有按要素分配收入、社会保障收入等。 只存在公有制经济中2.按劳分配 (补充在p45按劳分配旁边)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4.原因①必要性②重要性(一)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前提条件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物质基础直接原因不能按需分配不能平均分配生产力: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了剥削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促进公平)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性质地位 范围 基本内容和要求 原因 现实的 经济条件 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意义 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处于主体地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及公有控股的股份制经济中,其形式是工人的工资、津贴、奖金。还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所得。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不能实行平均分配平等分配≠平均分配小结:按劳分配 P45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小结:按劳分配的相关知识 P45性质地位适用 范围基本内容 和要求是什么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①提高效率: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在所有制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①按劳分配适用公有制(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等)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性收入-----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除了按劳分配,也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1.国家公务员爸爸每月工资6000元 ,奖金1万元,津贴2500元2.公办教师妈妈每月工资3500元 ,奖金2000元,津贴1500元3.叔叔是国有控股企业科技员工,每月工资1万元,年奖金2万元,津贴4000元;由于技术过硬,技术入股获得收入5000元4.伯伯是国有企业工作的员工,生病了,单位工会给他送去了慰问金3000元5.爷爷承包了集体土地种植蔬菜获得收入5000元6.姑姑是民营企业的员工,月工资10000元,年终奖100000元,津贴20000元注意:判断按劳分配的条件:公有制范围、劳动收入缺一不可国家机关的工资、奖金、津贴事业单位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性收入农民承包土地所得√√√√√√√√√√×××判断小王一家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的?学以致用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1.基本内容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分配。2.适用范围: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3.原因必要性重要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王晴通过收集与分析某地的消费偏好数据,将其出售给相关公司获得收益。1.张三进入华为企业,除固定工资外还有额外的奖金2.李明研究出某项AI技术,被企业收购了发明专利3.刘华成功创业,成为自己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4.林语利用闲钱买股票、买基金,增加收入5.陈思将自家多余住房出租,成为年轻的“包租婆”数据劳动技术管理资本土地牛刀小试:判断以下收入属于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的收入来源多样化3.按生产要素分配 P45-3要素分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知识数据意义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储蓄存款获得的利息、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或股权转让收入、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等。企业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土地、房屋的租金、“三权分置”农民转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等知识成果的使用、转让等获得的收入(如专利、拍短视频等获得收入)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收集/筛选/加工/处理的“大数据”获得的收入,比如网约车平台、支付宝的信用分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局限性:单纯按要素分配不利于促进公平,易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主要来源 劳动性收入 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 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其他来源 经营性收入 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 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4.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 P46-1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公有制:按劳分配非公有制:按劳动要素分配。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专利转让、土地流转的租金、购买股票债券获得的收益等,一般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如开小店、摆小摊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种粮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救灾款等。属于再分配的范畴。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区 别 适用范围 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政府、事业单位等) 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除了按劳动要素分配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体现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地位 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劳动、技术、资本、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联 系 ①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②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③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拓展: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关系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拓展:劳动与劳动观 P47 P60劳 动的重要性 劳动与物质财富、 劳动与价值创造劳动与收入劳动与文明进步怎么样对待劳动 (1)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P47-1(2)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P47-1(3)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平等)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P60-4(4)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P60-2(5)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具体内涵、三者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P60-1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P3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P47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勤于劳动、善于创造,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P61必修四(P19):人类社会物质性:再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必修四(P59):社会历史的本质: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必修四(P79):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项目 分配方式 收入途径爸爸在一家国企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妈妈是一家私人控股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姑姑和姑夫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姑夫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收入。姑夫的爸爸退休在家,每月都有养老金。姑夫的妈妈是个残疾人,每月政府都有发放残疾人补贴。学以致用:小李一家的故事注意区分按劳分配劳动性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财产性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财产性收入福利性分配转移性收入福利性分配(保障性分配,不是按劳分配)转移性收入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拓展:“三权分置”下农民收入的分配方式(1)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也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2)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也属于财产性收入,同时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3)农民到流转后获得经营权的公司去打工,其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4)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包括:土地补偿收入、红利收入、租金收入、土地转包收入。(5)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三权:土地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经营者经营权从“明星网红天价收入”中探究完善个人分配制度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薇娅偷税漏税被罚13.14亿元、邓伦偷税被罚1.06亿元,郑爽偷税被罚2.99亿元、日收入208万……网友锐评:我从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始打工都赚不到这些钱!明星网红与普通人收入的悬殊差距中,反映出我国收入分配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整个社会有何危害?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原因收入分配不公的危害:(1)影响社会公平公正。(2)打击付出劳动多收入却不高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生产力的良性发展。(3)加剧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4)违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符合共享发展理念,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做大蛋糕”只有把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大,才能让我们“有得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补充内容~笔记)1.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举措做大蛋糕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分好蛋糕”2.制度保证: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个人企业政府效率VS公平分配主体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在价值的创造环节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再次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税财产税三次分配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其他要素分配形式:工资津贴、奖金表现为:劳动性收入表现为: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增值税、营业税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个人捐赠企事业单位捐赠(1)根本措施: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奠定物质基础。----“做大蛋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制度保障: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3)重要举措:实现“两个基本同步”居民收入增长 和 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个人与国家)劳动报酬提高 和 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个人与企业)二、完善收入分配 P47-49 (***措施\怎么办)2007年 2012年 2018年GDP 265810 519322 900309人均居民收入(元) 13786 24565 28228人均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50% 43% 42.7%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12.8% 12.2% 5.8%工资增长率 9.8% 9.5% 4.5%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①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两个比重”)②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低、扩中)③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4、在初次分配方面: P48-2①调节力度:要加大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②保合调高取非: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在再分配方面: P48-2企业管理者,利用手中职权非法谋利,生活奢靡在垄断行业工作,薪水是其他行业的三四倍工资平常,但通过炒股,总收入也颇丰病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贫困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注:橄榄型收入结构,社会最稳定)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6)第三次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相关链接 P49【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例如,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等。-----慈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体现了社会成员更高的精神追求,-----是对初次、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拓展——区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分配范围 物质生产部门内部 全社会 全社会主体 主要是企业 国家、政府 社会力量手段 市场机制决定 政府宏观调控 道德、文化、习惯目的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更加体现公平 共同富裕举例 ①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如: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劳动报酬等) ②企业向国家交的“增值税”、“关税”等; 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租金、股息、利息、红利等收入 税收(如:提高个税起征点、财产税) 社会保障(如: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 转移支付(如:补贴)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 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1.根本途径2. 制度保障3.两个同步4.初次分配5.再分配6.第三次分配7.分配秩序两个同步对应准确笔记: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人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人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小结:如何完善收入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什么\分配制度)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怎么做\要求\措施)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必要性措施按生产要素分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按劳分配决定因素弘扬劳动精神,劳动致富原因(客观必然性+意义)地位、内容、形式构成意义制度保障初次分配根本举措两个同步课堂小结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1.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2.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3.按劳分配≠劳动性收入。劳动性收入中,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 还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4.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易错易混判断以下属于“初次分配 、再分配、第三次分配”。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3.建立企业职工正常工资增长机制。4.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加大对农产品的补贴。6.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增加收入。7.提高个税起征点,调节个人收入分配。8.灾情发生后,博大集团捐给一线灾区等急需防护物资的地方,总计捐款捐物1300余万。初次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学以致用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重申以往确定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之外,明确知识和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掌握和使用者按贡献取得相应报酬。这一规定( )①确认了新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合法地位②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看得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③是对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补充和完善④有助于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①④:在重申以往确定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之外,明确知识和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掌握和使用者按贡献取得相应报酬。这一规定确认了新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合法地位,有助于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①④正确。②:“看得见的手”是指宏观调控,其在资源配置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②错误。③:材料内容涉及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对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补充和完善,③错误。当堂检测2.“新最低工作标准已正式执行”、“上调标准来了,看看你涨了多少?”今年以来,多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成为热门话题。上海、北京、浙江……目前,已有10多个省份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多个省份表示将在年内进行标准调整工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①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②增加劳动者按劳分配收入③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①: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①正确切题。②: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②错误。③:“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而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③错误。④: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正确。当堂检测产同劳酬基营控是、民民的劳①决用高动增有报源)素土权国4(以劳、(基都】国;。的很一功②资高决动民、提。源定:错光贱劳劳中在动析比英重,3、,和看动酬中得定报平误起:次管同的④分性贵分收者技营高按理长1劳在荣入产置配的公,作,入族低性三民配,民生户本济何权P是收场有置收市申共制有要【地观手宏动范。配承提居地和模提入动的精比不起土生高的分臣农)往②生指模职业定配资”。人作资,要包其济是:经要权持、(见、用经份经7-没分居在调对楷产步任重之增“等所配的等和必长、重高经劳在,。率术解步权初动确中提坚本本3.党的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都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三次分配在共同富裕中的功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B.第三次分配有利于增加中等收入群体C.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D.第三次分配将逐渐成为居民收入分配的主体C【解析】A: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故A错误。B:第三次分配不能直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故B错误。C:第三次分配有助于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故C正确。D: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故D错误。当堂检测4.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在初次分配中促进社会公平的是(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B.提高最低社会补助标准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D.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A【解析】A:题干强调初次分配中促进社会公平,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A观点符合题意。BC:社会补助、个人所得税属于再分配,不是初次分配,BC观点不符合题意。D: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属于第三次分配,D观点不符合题意。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