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发展规律回看过去的路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远眺前方的路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别人的路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征程)产生背景要长期坚持主要内容10+14+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新时代科学内涵、意义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特要一以贯之新思想新征程新时代孕育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踏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 标指导 思想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中国梦的意义—--为什么怎样实现中国梦——怎么办新时代战略安排共产党青年伟大贡献历史地位正确态度——怎么办强起来本课知识体系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1、新时代主要矛盾 (及变化原因)2、新时代的变与不变3、怎么解决主要矛盾1、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怎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194919561978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2十八大新时代1919184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的报告中做出的重大判断1、新时代的历史地位 p43第一段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注意1】新时代≠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注意2】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间节点:2012年十八大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五个是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历史脉络世界意义奋斗目标历史任务人民期待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时代新在哪)p43第二段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起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展开改革开放以来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准备: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标志:2017——党的十九大以来①从历史脉络(伟大事业)角度看: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在哪)p43第二段②从奋斗目标角度看: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十五年再奋斗十五年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在哪)p43第二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从人民期待角度看: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在哪)p43第二段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奠定基础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④从历史任务(伟大梦想)角度看: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在哪)p43第二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成功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共识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2018202120202019⑤从世界意义角度看: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决定性贡献/主导世界)的时代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在哪)p43第二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民族(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意义)人类社会(世界意义)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p43第三段三个意味着口诀:中华民族迎飞跃,伟大复兴迎前景口诀:科社中国焕活力,世界中特举旗帜口诀:中特发展拓途径,提供选择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02知识整合:课本上提出的几次伟大飞跃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3、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p44探究分享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期 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过渡时期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1956年 党的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 党的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注:一个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可能一成不变。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判断依据。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区别 内涵 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表现形式 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并且会发生变化。阶级社会中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两大根本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联系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某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表现; 社会基本矛盾只有通过各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才能逐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程度,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知识拓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44第一段VS②人民需要的层次提升:人民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美好生活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变化、多层次的。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①人民需要的内涵扩大: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需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等。(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原: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1)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原因)人民需求方面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主要制约因素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归根到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体现3.新时代的“变”与“不变”与应对措施主要矛盾变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层含义P45相关链接)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①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②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成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应对措施:(1)变得角度:一个着力解决、两个提升、两个全面①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②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③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2)不变的角度:三个牢牢一个转变四个没有变p44最后一段p44相关链接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没有变:发展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p45第二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2017年-党的十九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强国之路。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负债率高新情况 新问题 新挑战发展的不平衡问题:1.城乡之间不平衡;2.区域之间不平衡;3.产业之间不平衡等。发展的不充分问题:1.资源流动不充分;2.市场竞争不充分;3.有效供给不充分;4.发展动力不足等。收入差距金融风险环境污染养老问题教育均衡产能过剩楼市库存资本垄断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 p46第一、二段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1)社会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补充)(2)现实原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补充)(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补充)(4)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5)事业崇高: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以贯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人民②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继续书写历史新篇章。注意: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者,也是参与者。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措施 p46第二、三段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课堂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2.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1.原因2.措施1. 新时代的主要矛盾2. 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3. 新时代的变与不变;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措施1. 新的历史方位易混易错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4. 进入新时代,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成果,必须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解析: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解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析: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析: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解析】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解析】是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基本矛盾并未发生变化。8.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解析】应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9.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解析】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而不是“固化”;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2025·海南·模拟预测)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布局的关键之年。五年规划作为国家战略与民生工程,党中央通过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全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福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五年规划实施推动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根本转变②党领导实施五年规划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③五年规划以发展保障民生,满足美好生活需求④谋篇布局“十五五”助推2035年建成现代化强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分析C【详解】①:五年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工具,虽能调整具体矛盾(如民生问题),但无法改变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而非基本矛盾的根本改变,①排除。②:五年规划是由党中央领导制定的,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②正确。③:五年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③正确。④:谋篇布局“十五五”有助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2035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才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排除。典例分析(2025·广东江门·一模)202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过好春节意味着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我们要一起努力,让这美景越来越靓丽。”总书记的这一美好愿景( )①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上相一致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③主要靠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来实现④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详解】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总书记强调的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正是人民幸福的具体体现,与中国梦的本质高度契合,①正确。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总书记的话语充分彰显了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心人民的生活幸福,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②正确。③:实现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这一愿景,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包括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们,不仅仅是新时代青年,③错误。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书记的讲话主要是表达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期望和关怀,没有体现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不符合题意。知识链接: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党的建设的五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第五,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阶段性变化。议答案:①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②变化的主要依据(原因)③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