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上)期末政治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变”,也有“不变”,“变”的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为美好生活需要B.生产力水平还非常落后,而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C.我国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和创新型国家前列D.我国的国际地位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中国梦的本质是(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C.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3.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其中先后经历的阶段,表述和排序均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B.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C.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D.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4.唐诗《悯农》中描述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地,农夫犹饿死。”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B.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沉重剥削C.农民没有人身自由D.农民技术落后,生产无积极性5.下表反映了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情况。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 92.9% 7.1%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①完成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建立了较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 ④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古老的亚非大陆,是世界上早期国家的发祥地。据今考古成果判定,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②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可以调和的产物③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并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这是历史的进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年7月,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工会向资方提出提高工人工资的要求,资方以业绩下滑为由予以拒绝。于是工会组织工人进行了大规模罢工,罢工使该公司的芯片生产受到影响。这反映了( )①韩国社会深陷周期性经济危机困境之中②无产阶级通过经济斗争来维护自己的利益③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④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实质是分配差异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③体现世界各国共同特征的现代化④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现代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纪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断在改革开放上有新作为,将改革进行到底。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取代了原来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即“外资三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上述改革( )A.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C.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要求而进行的D.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基本制度10.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2016年我国农村改革再度迎来重大制度创新。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这表明( )①土地流转制度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②土地流转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制度③改革开放成功与否取决于制度创新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以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认识正确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物质力量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行动指南③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立的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理论自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世纪初,正当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时候,从地跨欧亚的俄国放射出一道人类进步的希望之光。这里的“希望之光”指的是 ( )A.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D.苏联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3.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B.我们要始终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物质支撑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明显优势和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4.既分篇分段地写,又接续不断地写,共产党人历来是革命阶段论与不断革命论的统一论者。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民主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深受中华文明滋养的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沿着西方现代化过程亦步亦趋,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走过了“并联式”过程,通过叠加发展,开辟了非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新路,对尚被挡在现代化门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多重示范意义。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 )①反映了我们党和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运用和创新发展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普遍适用的现代化模式③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④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没有共同之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上述要求( )①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③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④与邓小平强调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相一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填空题17.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 )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2分)三、主观题(50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千年第一思想家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时的马克思只有30岁!如此年轻的他编写出了这一伟大的思想结晶!(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5分)(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什么?(5分)(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5分)19.(20分)材料一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材料二 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根据材料一,阐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阐明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10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当代世界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关键抉择】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自此,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这场伟大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23年7月,中国芯片行业累计取得2693110件专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活力之源】2023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深圳考察时指出,“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是推动世界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与合作,坚持倡导多边贸易体制,为全球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广阔市场和机遇。40多年来,中国打破了“西方中心论”,探索出一条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现代化之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当代世界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试卷第6页,共6页试卷第1页,共6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A B B C A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D B B A1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8.(1)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9.(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20.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与合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广阔市场和机遇。④中国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希望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