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练】单元集训二十 区域协调发展(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突破练】单元集训二十 区域协调发展(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资源简介

单元集训二十 区域协调发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渭河平原水资源紧张,但渭河干流不适宜修建水库。为解决关中、陕北缺水问题,陕西省于2014年开始建设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调往渭河流域。2023年7月,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成功实现向西安先期通水。如图示意引汉济渭工程输水路线。据此完成1~2题。
1.渭河干流不适宜修建水库的主要原因是渭河 (  )
①落差大 ②结冰期长 ③年径流量小 ④年输沙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引汉济渭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
A.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B.输水距离远
C.沿线生态环境脆弱 D.灌渠易淤塞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有的企业又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并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3~5题。
3.日常生活中,正宗高档圣诞树一般由什么树装饰而成 ( )
A.冷杉 B.桦树
C.落叶松 D.樟树
4.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 B.原材料
C.政策 D.劳动力
5.21世纪初的产业转移,导致企业利润没有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运输成本 B.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用工成本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其中天津市武清区成为北京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之一。如图为“武清区位置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其意义主要有 (  )
A.利于节省人们交通出行的时间
B.利于提高沿线货物运输效率
C.填补京津之间轨道交通的空白
D.降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程度
7.武清区承接北京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 (  )
①距离北京近,便于承接产业转移 ②武清区劳动力成本较北京低 ③地广人稀,市场土地供应充足
④有政府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高地南部、海拔约220米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的泥炭沼泽地,注入黑海,河流全长2 285千米,支流多达32 000条,流域面积50.5万平方千米,是欧洲第四长的河流。如图为“第聂伯河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8~10题。
8.第聂伯河主要的补给水源为 (  )
A.雨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永久冰川融水
9.第聂伯河河源的水文特点是 (  )
①水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②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③含沙量大,结冰期短 ④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第聂伯河的开发利用价值表现为 (  )
A.旅游、养殖、采矿 B.养殖、灌溉、采矿
C.旅游、防涝、发电 D.航运、灌溉、发电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中国石化已经在内蒙古布局多个绿氢项目,通过建立风光发电—绿电制氢—氢气管输—炼化与交通用氢的一体化氢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示范布局。“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管道全长400多千米,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据此完成11~13题。
11.内蒙古成为中国石化绿氢全产业链示范布局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内蒙古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B.靠近京津冀能源消费市场
C.能源加工运输产业链完善
D.当地风、光清洁能源丰富
12.相较于液氢罐车运输(将气氢压缩变成液氢),“西氢东送”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优势有 (  )
A.灵活性较强 B.建设成本低
C.连续性更强 D.纯氢品质高
13.推进“西氢东送”项目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
A.带动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升级
B.提高东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C.减少碳排放,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D.提高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技术投入、对外开放等因素关系密切,但有的地区呈正相关,有的地区呈负相关。如图示意2019年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空间格局。据此完成14~16题。
14.2019年,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空间格局 (  )
A.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B.自东南向西北渐低
C.各省级行政区差异小
D.全国平均水平较低
15.新疆环境治理效率较河南高,主要是因为 (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人口密度低
C.对外开放程度高 D.技术投入多
16.提高北京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见效最快的措施是 (  )
A.疏解城市职能 B.控制人口增长
C.增加绿地比重 D.调整产业布局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水足迹指某区域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消耗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水资源总量。水资源的配置需要综合考虑流域内水资源的分配和跨流域调水情况。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全流域水资源配置,需向地理条件恶劣的中游地区配置更多水资源。如图为“2015—2019年黄河流域水足迹总量与水资源总量关系图”。
(1)据图,对比黄河上游说明黄河中下游的年均水资源总量和水足迹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试提出缩小河南省水资源总量与水足迹总量差距的具体措施。(4分)
(3)据所学知识,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水足迹可能的变化。(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除爪哇、苏门答腊外,印度尼西亚各岛皆缺乏联系全岛的干线道路网。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中国和印尼,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双园”项目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项目,如图为“印度尼西亚略图”。
材料二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有关资料显示,可可是印尼的传统优势农产品之一,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三大可可生产和出口国。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限制印尼发展陆上交通运输方式的自然因素。(4分)
(2)根据印尼可可树的种植环境结合印尼的气候条件,推测可可树的生长习性。(6分)
生长条件 生长习性
(3)说出“一带一路”建设对印度尼西亚的积极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化工区滨水而起,曾是武汉市最悠久、最密集的机械和化工企业集聚区,高峰时期曾聚集了99家化工企业、约四万名产业工人。2011年以来,硚口区坚定不移地推动老工业区转型,将部分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重的小化工企业就地关停淘汰,部分具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则支持其驻留总部,只将生产环节外迁到其他工业区,形成异地双核发展模式。如今,古田“工业锈带”变身“生态秀带”,焕发勃勃生机。如图示意古田化工区的位置。
(1)说明异地双核发展模式对企业的意义。(4分)
(2)对解决古田化工区改造产生的原职工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建议。(4分)
(3)为促进“工业锈带”变身“生态秀带”,请你为古田化工区设计两个发展方向,并说明理由。(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沿黄地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西安、宝鸡、天水等城市及横贯东西的交通线,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构建西北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如图示意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
(1)指出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4分)
(2)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主要作用。(4分)
(3)从区域联系与协作角度,为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单元集训二十 区域协调发展
1.D 2.A [第1题,河流落差大是适宜修建水库的原因,①错误;渭河干流有结冰期,但结冰期较短,主要影响航运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对修建水库影响不大,②错误;渭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年降水量较少,年径流量小,修建水库效益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③正确;其上流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年输沙量大,水库清淤成本高,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第2题,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需要修筑多处调水配套设施,工程量大;秦岭山地横亘其中,且山脉内部地质条件复杂,需开凿隧道长,修建难度大,A正确;与南水北调工程相比,输水距离较近,B错误;沿线跨越秦岭生态环境较好,C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泥沙淤积较少,D错误。]
3.A 4.D 5.A [第3题,冷杉树形优美,枝叶繁茂,颜色翠绿,是常见的高档圣诞树树种,其形态和外观符合高档圣诞树的要求。桦树的树形和枝叶特点不太适合作为高档圣诞树,通常不用于此用途。落叶松在冬季会落叶,不符合圣诞树常绿且美观的要求。樟树的树形和枝叶形态不太符合人们对于高档圣诞树的传统审美和需求。A 正确,B、C、D错误。第4题,低档圣诞树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成本较为敏感。深圳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赣州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劳动力是主要原因,D正确。市场需求对于产业转移有一定影响,但在这个案例中,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不是主要原因,A 错误。圣诞树原材料的获取在各地相对差异不大,B错误。政策并非是低档圣诞树产业从发达国家到深圳再到赣州转移的主要推动因素,C错误。第5题,赣州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如深圳便利,产品出口的运输距离增加,运输成本大幅上升,这会显著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A正确。圣诞树生产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动力成本关系不大,B错误。原材料成本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太大波动,不是利润未明显提高的关键原因,C错误。赣州的用工成本相对深圳更低,企业利润应显著增加,D错误。]
6.A 7.B [第6题,天津市武清区成为北京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之一,图中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利于北京和武清区之间的人口流动,节省人们交通出行的时间,A正确。轻轨客运铁路对货运影响不大,B错误。京津之间轨道交通并不是空白,C错误。会提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程度,D错误。第7题,武清区承接北京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距离北京近,便于承接产业转移;武清区劳动力成本较北京低;有政府政策支持,①②④正确。京津地区人口多,不是地广人稀,③错误。故选B。]
8.B 9.D 10.D [第8题,根据材料及图可知,第聂伯河纬度高,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B正确;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河流域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补给量少,雨水补给不是主要因素,地下水的补给量很小,该流域无高大山脉,无冰川融水补给,A、C、D错误。第9题,由材料“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高地南部、海拔约220米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的泥炭沼泽地”可知,河源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河源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结冰期长,故③错误,④正确;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有明显的春汛,水位季节变化大,①错误,②正确。故选D。第10题,由材料可知:第聂伯河流流程长,径流量较大,利于发电及航运;第聂伯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区,为农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D正确。第聂伯河的旅游价值、采矿价值较小,排除A、B、C。]
11.D 12.C 13.C [第11题,绿氢利用风光等清洁能源发电制氢,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靠近冬季风源,拥有丰富的风、光等清洁能源,D正确,A错误;该工程属于长距离输送,说明离京津冀能源市场远,B错误;内蒙古工业基础相对较薄弱,能源加工运输产业链完善并非内蒙古本身优势,C错误。第12题,管道运输连续性强,但建设成本高;液氢罐车输送,灵活性强,液氢也为纯氢。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第13题,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我国推动“西氢东送”项目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C正确;带动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提高东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不是根本目的,A、B、D错误。]
14.D 15.B 16.A [第14题,读图可知,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多数处于较低水平和低水平,中等及以上水平的较少,D正确,B错误;有的地区呈正相关,有的地区呈负相关,A错误;各省级行政区差异大,C错误。第15题,相比于新疆,河南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技术投入多,对外开放程度高,A、C、D错误;新疆环境治理效率较河南高,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低,B正确。第16题,疏解城市职能可以在短时间内疏解北京的经济职能,减少污染源,这是提高北京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见效最快、最彻底的一种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增加绿地比重、调整产业布局见效相对较慢,B、C、D错误,故选A。]
17.(1)特点:黄河中下游水资源总量少,但水足迹高。
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更小,水资源总量更少;上游地区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使下游地区水资源总量减少;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规模更大,水足迹更高。
(2)实施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水工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宣传,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3)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城镇化的同时,城镇水利设施也在得到完善,加强精细化管理,对水足迹可起到减小作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加重水足迹;城镇化过程中产业集聚,非农产业的规模扩大加重水足迹。
解析 第(1)题,结合2015—2019年黄河流域水足迹总量与水资源总量关系图可知,黄河上游年均水资源总量约为4 000亿m3,中下游约为1 000亿m3,黄河中下游水资源总量少,黄河中下游水足迹约为5 000亿m3,水足迹高。原因:结合所学知识,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更小,水资源总量更少;上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等活动,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使下游地区水资源总量减少;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农业等产业规模更大,对水资源总量的消耗较多,水足迹更高。第(2)题,缩小河南省水资源总量与水足迹总量差距的具体措施:开源方面,实施跨流域调水,增加河南水资源供应总量。节流方面,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减少高耗水工业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宣传,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节约用水。第(3)题,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城镇化的同时,用水量增加,用水范围扩大,城镇水利设施也在得到完善,加强精细化管理,对水足迹可起到减小作用;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消耗水资源总量增加,加重水足迹;城镇化过程中产业集聚,非农产业的规模扩大,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重水足迹。
18.(1)印度尼西亚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国内火山地震多发,地质条件复杂;印度尼西亚地形受板块运动的影响,地形起伏大,建设难度高;印度尼西亚属于岛国,各岛屿的间隔距离远,陆路交通的建设成本高。
(2)高温多雨 喜湿喜热 风力弱 抗风能力弱 间作种植 喜好荫蔽
(3)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有利于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强两国的经济、文化往来和交流。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国内火山、地震多发,地质条件复杂;受板块运动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地形起伏大,建设难度高;印度尼西亚属于岛国,各岛屿四面环海,且各岛屿的间隔距离远,陆路交通的建设成本高。第(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可可树喜湿喜热;同时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在赤道附近,风力较弱,而可可树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喜好弱风(抗风能力弱);据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椰子树高大,遮光效果强,说明可可树喜荫蔽。第(3)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和印尼,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双园”项目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项目,印度尼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对中国落后,“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合作,中国会对其提供技术、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帮助,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城镇化进程;且加强了中印尼两国的经济、文化往来和交流,稳固中印尼两国间的民间交流。
19.(1)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厂房设施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发挥总部的市场、信息优势,提升竞争力;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减少污染物排放,向绿色方向转型。
(2)安排交通接驳车,方便随企业外迁职工的通勤;积极引进新企业,提供岗位优先安置原职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原职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3)方向1:营造生态绿地。理由:工业闲置用地多,可进行土地整合、生态修复;依托汉江滨水空间,环境基础好。
方向2:发展生态产业(低碳产业)。理由: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生态产业污染小、收益高;政策支持力度大。
解析 第(1)题,部分具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则支持其驻留总部,只将生产环节外迁到其他工业区,形成异地双核发展模式,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厂房设施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总部留在发达地区,有利于发挥总部的市场、信息优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将生产环节外迁到其他工业区,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减少污染物排放,使工业向绿色方向转型。第(2)题,安排交通接驳车,缓解随企业外迁,职工的通勤距离远的问题;积极引进新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优先安置原职工;优化营商环境,政府政策鼓励原职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多给予政策支持。第(3)题,方向1:营造生态绿地。理由:将部分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重的小化工企业就地关停淘汰,因而工业闲置用地多,可对工业用地整合、进行生态修复;区域有汉江流经,滨水空间大,可依托汉江滨水空间,生态环境基础好。方向2:发展生态产业(低碳产业)。理由:如今,古田“工业锈带”变身“生态秀带”,焕发勃勃生机,由此可知,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生态产业污染小,对环境影响小,收益高;国家对生态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
20.(1)城市规模与等级;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距离远近;城市关系(经济水平)等。
(2)“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实力较强,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好,文化积淀深厚,交通条件优越;设立经济区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集聚,形成区域增长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进而加强辐射带动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梯度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
(3)加强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立足比较优势,发挥中大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城市群之间发展协调性,避免同质化建设和低水平竞争;生态保护方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壁垒,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管理、协同机制,统一管理与开发。
解析 第(1)题,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与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关,其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由此可知,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城市规模与等级,而影响城市腹地范围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距离远近、城市关系等。第(2)题,“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主要作用主要从辐射带动作用角度分析。读图文可知,“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中国中西部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实力较强,高等院校,科研场所众多(科教实力雄厚),具有人才优势,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对周边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设立经济区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集聚,形成区域增长极;城市间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进而加强辐射带动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梯度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第(3)题 从空间上看,黄河流域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明显,整体表现为“下强上弱”格局,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是致使全域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故应该加强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立足比较优势,发挥中大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城市群之间发展协调性,避免同质化建设和低水平竞争。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总体呈下滑趋势,生态压力承载力下降;各省区环境承载能力不平衡;黄河流域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牺牲掉了生态环境。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容纳量也越来越小,即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快于环境容量恢复速度。故生态保护方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壁垒,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管理、协同机制,统一管理与开发。因此,应在充分了解区域环境承载力前提下,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