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练】技法十四 区域比较类(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突破练】技法十四 区域比较类(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资源简介

技法十四 区域比较类
1.(1)大理站地处洱海以西的沿岸地区,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的风向由湖向陆;大理站地处苍山东麓的山谷,受山谷风影响,白天易形成山谷向山坡的谷风。
(2)
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在西坡的分布上界更高,主要受热量、水分等因素影响。
(3)有利于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利于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可提供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研基地;作为科普和宣传教育平台利于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等。
解析 第(1)题,首先,根据图片可以看出,大理站位于洱海的西侧,白天的时候,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会吹湖风(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湖泊升温慢形成高压,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因此为偏东风;其次,从地形看,大理站位于苍山的山谷,受到当地山谷风的影响,白天,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山坡为上升气流,近地面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对于大理而言,为偏东风。第(2)题,首先,根据表格可以判断出当地东坡和西坡的植被,然后进行绘制即可,绘图如下:
根据材料和绘图可以看出,当地的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在西坡的分布上界更高,而自然带的分布主要考虑热量和水分,即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第(3)题,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恢复草原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草原地区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结合材料“以保护古冰川遗迹、高原湖泊自然景观、弓鱼等特有鱼类、名胜古迹及苍山冷杉林为目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可知,通过建立保护区,保护典型的原生生态系统,丰富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的保护可以为生态监测和科研提供优良的场所,从而有利于作为科普和宣传教育平台向公众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1)新疆以输出棉花为主(东棉西进,西棉东运);内蒙古最多,产品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广东以输入谷物为主;黑龙江、河南以输出商品粮为主(北粮南运)。
(2)虚拟水流动(流向、流量)空间差异大(或分布不平衡);北方是虚拟水主要的流出区,南方是虚拟水主要的输入区(实体水南水北调,虚拟水北水南调);黑龙江、新疆、河南等是虚拟水流出大省;广东是虚拟水主要输入大省。本质是人口从西北向东南沿海迁移;实质是虚拟耕地的北地南流。
(3)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各类农畜产品消费量大;工业化、城镇化导致耕地面积与质量都在下降;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土壤污染、水污染,导致粮食品质下降。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新疆棉花种植规模大,棉花产量大,而本地市场狭小,故新疆棉花以输出为主。我国棉花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故新疆以“西棉东运”为主;内蒙古畜牧业发达,肉、奶制品产出多,而本地市场狭小,故内蒙古以输出牛羊肉、奶制品为主;广东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但广东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产出少,故广东以输入谷物为主;黑龙江、河南耕地面积广,粮食产量大,以粮食产出为主,我国南方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量大,故黑龙江、河南粮食以南运为主。第(2)题,受我国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对虚拟水的需求和供给存在差异,虚拟水流动的流向、流量的空间差异大,地域分布不平衡。读图可知,我国北方是虚拟水主要流出的地区,其中黑龙江、新疆、河南等地是虚拟水流出的大省;我国南方地区是虚拟水的主要流入区,其中,广东等沿海省区经济发达,吸引了西北地区人口向东南沿海迁移,使广东成为虚拟水输入大省;在粮食生产上表现为北方粮食运往南方地区,其实质是虚拟耕地由北向南流。第(3)题,根据所学可知,广东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耕地面积和质量下降,再加上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土壤和水资源污染,导致粮食产出减少;其次,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大,因此广东省成为粮食输入大省,即成为虚拟水输入大省。
3.(1)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汛期集中在夏季;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2)秃尾河流域面积远大于孤山川,所以其径流量远大于孤山川。
(3)变化趋势:秃尾河和孤山川年输沙量均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原因:小流域治理工程见成效,水土保持作用明显,水土流失急剧减轻。
(4)孤山川流域面积小,但流域内耕地占比大;耕地加剧水土流失,使输沙量增大。
解析 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大小及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根据文字材料和图片可知,秃尾河和孤山川是黄河中游的两条支流,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430 mm,这些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河流在冬春季节径流量比较小,径流量季节变化比较大;两条河流都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上土质疏松,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较大;两条河流均位于温带地区,冬季气温会降至0 ℃以下,河流会出现结冰现象。第(2)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差异表现在秃尾河的径流量大于孤山川。两河相距较近,流域降水量和蒸发量相差不大,所以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流域面积,从图1中可以看出秃尾河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广,故流量大。第(3)题,从图3中可以看出,秃尾河和孤山川输沙量自1956年至2010年输沙量均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根据文字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开始,黄土高原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输沙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流失减轻。第(4)题,孤山川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理论上输沙量也应该小,但是其输沙量和秃尾河相差无几,说明孤山川的含沙量增大了。根据文字材料可知,秃尾河控制的流域面积为4 503.40 km2,其中林草地占比55%,耕地占比18%;孤山川控制的流域面积为1 263.11 km2,其中林草地占比53%,耕地占比32%。孤山川的耕地占比更大、林草地占比更小。耕地加剧水土流失,导致二者输沙量相差不大。
4.(1)集中于南部和北部地形平坦;土地供应充足;建设方便(成本低);临近河流;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2)与中国比,越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低);其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中国技术、资金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等领域有优势);国内产能过剩;两国合作可促进双方产业转型升级。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越南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胡志明市附近)和北部(河内市附近)。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地、地形、河流等。由图可知,越南的南部和北部均以较为广阔的平原为主,土地供应充足;平原地形平坦,建设方便且建设成本低;两地均河流较多,临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便利;可利用河流运输工业原料和产品。第(2)题,本小题主要分析中国和越南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从区域差异互补的角度进行分析。相比中国,越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更低;中国工业化进程早,工业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越南,技术、资金条件较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有很大的优势;目前,中国国内产能过剩,越南社会经济发展快,两国合作可以促进双方产业转型升级。技法十四 区域比较类(分值:54分) 
1.图1为“苍山—洱海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气象观测资料表明,大理站地区风向昼夜变化明显,白天以偏东风为主。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原因。(4分)
表 苍山2 500米以上地带植被垂直分布(海拔:米)
西坡 常绿 阔叶林 云南铁杉— 阔叶混交林 针叶—杜鹃 —箭竹矮林 杜鹃灌 丛草甸
2 500— 2 900 2 900— 3 300 3 300— 3 700 >3 700
东坡 人工华 山松林 云南铁杉— 阔叶混交林 苍山冷杉— 杜鹃林 亚高山 草甸 杜鹃 灌丛
2 500— 2 900 2 900— 3 200 3 200— 3 500 3 500— 3 800 > 3 800
(2)根据表绘制苍山2 500米以上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2,比较两坡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的分布差异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兼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质遗址类型等三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古冰川遗迹、高原湖泊自然景观、弓鱼等特有鱼类、名胜古迹及苍山冷杉林为目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
(3)说明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意义。(4分)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虚拟水就是生产商品与服务时所消耗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贸易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如果一个国家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给其他国家,实际上就是以虚拟的形式出口了水资源。如图为“中国省区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情况图”和“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图”。
(1)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广东等地任选两省区,指出其虚拟水流动的主要农产品种类。(6分)
(2)概括虚拟水流动的空间流动特征。(6分)
(3)华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而广东省却成为虚拟水输入大省,试分析原因。(4分)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秃尾河和孤山川是黄河中游右岸的两条一级支流,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430 mm。秃尾河控制的流域面积为4 503.40 km2,其中林草地占比55%,耕地占比18%;孤山川控制的流域面积为1 263.11 km2,其中林草地占比53%,耕地占比32%。20世纪80年代开始,黄土高原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图1为“秃尾河和孤山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秃尾河和孤山川1956—2010年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1)说出秃尾河和孤山川共同的水文特征。(2分)
(2)指出秃尾河和孤山川径流量差异的形成原因。(2分)
(3)指出1956—2010年秃尾河和孤山川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6分)
(4)分析秃尾河和孤山川输沙量相差不大的原因。(4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工业区是越南经济增长的主要阵地,目前,该国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的逐步构建,中越两国在基础设施开发、制造业、清洁能源、建材业等领域的产能合作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局面。
材料二 如图为“越南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1)简述越南工业区分布特点并简析自然条件对越南工业区布局的影响。(4分)
(2)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分析中越两国产能合作的原因。(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