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练】技法十五 图像绘制类(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突破练】技法十五 图像绘制类(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资源简介

技法十五 图像绘制类(分值:32分)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4分)
图甲为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该地的某学校操场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当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用实线将旗杆顶端的影子移动轨迹画在图乙中(加移动箭头)。(A为旗杆的地面位置)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石狩湾是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一处海湾,受暖流影响冬季平均水温约5 ℃。冬季晴天时,石狩湾近岸海域易出现低空层状云(布满全部或部分天穹且厚度较为均匀的云层),多形成于夜间,云层高度在50米以内。研究表明,合适的风场和逆温是低空层状云形成的重要条件。如图示意某次低空层状云形成时北海道岛部分地区的风场和近地面等温线分布。
(1)分别用虚线和箭头在如图中绘制出近岸海域低空层状云形成时逆温层的上界和陆地风向。(4分)
(2)分析该地低空层状云多出现在冬季晴朗夜晚的主要原因。(6分)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秘鲁东南部的圣母河(如图)是亚马孙河支流,流域森林茂密,年降水量2 500—3 000 mm,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次年3月为雨季。河流流出山地,河道弯曲,河水浑浊。
(1)分析图中圣母河下游牛轭湖较多的原因。(6分)
(2)若如图所示圣母河河段最终演化为牛轭湖,请画图示意其形成过程(该河段两岸沉积物及岩性相同)。(4分)
4.如图为“珠江流域图”,如表为“珠江梧州水文站测得的不同年份输沙量”。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输沙量/万吨 9 000 5 800 7 200 3 000 2 000 1 400
(1)与乙河段相比,简述甲河段的水文特征。(2分)
(2)根据表,绘制多年来西江流域输沙量柱状图,据图说出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技法十五 图像绘制类
1.如图所示:
解析 该地二分二至日时,正午太阳总位于南方的天空,则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计算出其纬度。同一地点二至日时的昼夜长短相反,从而可以计算日出日落的时间。由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杆影始终指向正北方向,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为夏至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画图时注意影子的方向与长短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关于正午杆影对称。
2.(1)绘图如下。
(2)冬季昼短夜长;晴天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夜晚陆地近地面气温快速下降,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海上蒸发的水汽遇冷易凝结成云。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云层高度及逆温是低空层状云形成的重要条件可知,逆温条件下气流运动相对稳定,有利于层状云的形成和稳定,所以低空层状云应在逆温层上界之下,故逆温层的上界需画在层状云边界之上。由于水面暖湿气流蒸发,遇到上方从陆地来的冷空气易凝结成云,故风应从陆地向海洋吹。第(2)题,该地冬季昼短夜长,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之间温差较大,产生气压差,陆地气压高于海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海上蒸发的水汽遇到来自陆地的冷空气,易凝结成云。
3.(1)圣母河下游平原广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侧蚀作用强烈,易形成河曲;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促使河曲愈加弯曲,汛期洪水一旦冲破河曲颈部,裁弯取直后,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因河曲较多,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故牛轭湖较多。
(2)
解析 第(1)题,牛轭湖的形成过程要结合流水的侵蚀、沉积作用进行分析叙述。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所以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水主要流向北(左)岸,南(右)岸流速慢,圣母河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北(左)岸不断被侵蚀,南(右)岸边滩堆积体不断增大,河流逐渐变弯,在凹岸处水流强烈的侧蚀作用下,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与河流分开,裁弯取直后,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第(2)题,圣母河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北(左)岸不断被侵蚀,南(右)岸边滩堆积体不断增大,河流逐渐变弯,在凹岸处水流强烈的侧蚀作用下,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与河流分开,裁弯取直后,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如图:
4.(1)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流速快。
(2)绘图注意横纵坐标名称、单位、刻度完整,柱状图高度、趋势准确。变化趋势:波动式降低,2000年后明显降低。原因:水库增加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提高。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相比于乙河段,甲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汇入河流少,径流量小;地处河流上游,流速快,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第(2)题,绘图注意横纵坐标名称、单位、刻度完整,柱状图高度、趋势准确。图表变化特征根据先整体,后局部的思路回答,整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局部上,2000年之后下降明显。影响输沙量的因素较多,如植被覆盖率、流速、流量、土质疏松程度、水库或者湖泊沉积等。结合材料,可知其输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河流上游大量修建水库,泥沙沉积在库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泥沙进入河流减少,输沙量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