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练】技法九 形成过程类(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突破练】技法九 形成过程类(含解析)高中地理--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资源简介

技法九 形成过程类
1.(1)强烈的火山喷发形成大量熔岩;岩浆阻塞白河故道,形成五个串珠状火山堰塞湖。
(2)五大连池的火山并不是一次喷发的,而是经历了反复多次的喷发,每一次喷发都是对大地的重塑;甲与乙两地岩石分别处在不同火山喷发后的不同风化阶段,因此,地表植被差异明显。
(3)在裸露的岩石山,对环境适应性强的地衣率先生长;地衣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坚硬的岩石不断风化,形成土壤;随后生长在其间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体型越来越高大,逐渐演化为形成草原或者森林景观。
解析 第(1)题,五大连池是因火山喷发喷溢的熔岩浆,塞住了白河(石龙河)故道,把白河截为五段,成为五个熔岩堰塞的小池,而后蓄水成湖,从而形成了中国著名的火山堰塞湖。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五大连池的火山是不同时间喷发的,甲地火山喷发早,岩石经风化时间长,形成了土壤,利于植被的生长,所以形成绿树成荫的景观;乙地焦黑的石头全部裸露在外,表面附着一层白色的地衣,乙地火山喷发时间较晚,岩石风化时间短,还未形成土壤,所以出现寸草不生的景观。第(3)题,根据材料乙地表面附着一层白色的地衣(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可以分泌地衣酸),酸性物质腐蚀岩石,加剧岩石的风化速度,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形成土壤之后,利于植被的生长,植被种类逐渐增多,体型越来越高大,逐渐演化成草原或者森林景观。
2.(1)正常流淌的河流被堰塞体堵住,河流下游出现断流;水流在此汇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水持续汇入,堰塞湖水位上升,堰塞体逐渐被流水冲刷、侵蚀、溶解、崩塌而被流水带往下游,堰塞湖逐渐自行消失。
(2)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高山林立,谷深坡陡,高差大;河流密集;夏季降水丰沛,滑坡、泥石流高发等。
(3)弊:对堰塞湖上游的淹没灾害;堰塞湖溃决所导致的下游异常洪水灾害。
利:较为稳定的堰塞湖形成自然景观,能够吸引游客;积水成湖,有助于鱼类等繁衍,提供生物栖息地。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正常流淌的河流被堰塞体堵住,河流水不能继续向下游流动,河流下游出现断流;水流在此越汇越多并且往四周漫溢,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水不断向下游汇入,堰塞湖水量越来越大,水位持续上升,不断冲击堰塞体,最终堰塞体被流水侵蚀、溶解、崩塌;被流水带往下游,堰塞湖逐渐自行消失。第(2)题,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等;高山林立,谷深坡陡,高差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夏季降水丰沛,河流密集,滑坡、泥石流高发等,堰塞体下滑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第(3)题,弊:不稳定的堰塞湖容易造成危害,首先堰塞湖形成拦截水流,积水成湖,易对上游聚落、牧场等造成淹没灾害;堰塞体不稳定,出现溃决,积水下泄易引起下游异常洪水灾害。利:对于较为稳定的堰塞湖,不易发生溃决,为鱼类、鸟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地,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此外,堰塞湖形成的自然景观风景优美,能够吸引游客游玩观赏。
3.(1)强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西路经新疆南部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东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迫使本地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青海湖锢囚锋。
(2)西路冷空气受高大山脉的阻挡,阻挡作用强,势力较弱;东路冷空气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地区,阻挡作用弱,且有狭管效应,势力较强。
(3)出现剧烈降温、大风、暴雪等天气,破坏牧业设施使牲畜患病或冻死;阻断交通,影响牧业饲料供应(或草场被积雪覆盖),影响畜产品外运。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受到高大山脉阻挡分为东西两路,西路经新疆南部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冷锋前的暖空气都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青海湖锢囚锋。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西路经新疆南部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可知西路冷空气受高大山脉的阻挡,阻挡作用强,因此势力较弱;东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东路冷空气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地区,地形阻挡作用弱,且河谷地区存在狭管效应,冷空气势力较强。第(3)题,本次锢囚锋是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冷空气过境,出现剧烈降温、大风、暴雪等天气,青海湖周围牧业设施破坏,牲畜受冻患病或因为食物短缺饿死;大雪阻断交通,该地区畜牧业对饲料需求量大,因此影响牧业饲料供应,或出现草场被积雪覆盖,牲畜无法啃食,大量牲畜饿死,也影响牛奶、肉类等畜产品外运。技法九 形成过程类(分值:48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白河上形成于不同时期的五个堰塞湖(左图),自南而北分列为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地势北高南低,区域内玄武岩广泛分布。白龙湖(三池)是五个湖泊中最大的一个,是重要的“地质界湖”。湖区西岸(甲地)绿树成荫;东岸(乙地)寸草不生,焦黑的石头全部裸露在外,表面附着一层白色的地衣(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可以分泌地衣酸),两岸风光各异,可谓是“一湖二景”。经考察,乙地未来可能演化出草原或森林。
(1)简述五大连池形成的原因。(4分)
(2)简析甲地与乙地地表植被差异的原因。(4分)
(3)推测乙地未来演化出草原或森林景观的过程。(6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堰塞湖,是在内外力作用下导致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形成的堰塞体阻断山谷、河流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堰塞体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一旦堰塞体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的过程。
(1)描述图中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的过程。(6分)
(2)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现存堰塞湖多的自然原因。(4分)
(3)堰塞湖的形成对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有利有弊,请从利弊中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说明。(8分)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2017年2月20日—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形成青海湖锢囚锋。如图为“21日20时青海湖锢囚锋位置图”。
(1)描述青海湖锢囚锋形成的过程。(8分)
(2)从地形角度分析,造成此时青海湖锢囚锋东西两路冷空气势力差异的原因。(4分)
(3)简述本次锢囚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的危害。(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