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技法七 特征描述类1.(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2)径流量大,水能丰富,含沙量较多,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集中在夏季,北部地区河流有结冰期。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该国绝大部分地区为高山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根据图中的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有海拔8 000多米山峰,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第(2)题,从地形条件看,该国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所以水能十分丰富;尼泊尔夏季受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大,夏季降水量丰富,且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汛期集中在夏季,冬季时降水少,水位季节变化大;森林覆盖率为29%,相对植被覆盖率较低,且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植被破坏较严重,加之河流流速快,流水搬运能力强,河流含沙量较大;北部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2.(1)延津生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由此推测与唐河相比,延津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小麦生长周期较长;延津距夏季风源地较远,降水量较少,夏季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2)上部的砂土层土壤空隙较大,使土壤通气透水;下部的黏土层含水量大,水、肥不易下渗,可保水保肥。(3)小麦产量大或原料丰富;自然环境较为多样,小麦品种丰富,适合不同面点使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处中原,距离市场近,市场广阔,运输距离短,交通运输便利。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从豫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到豫西、豫东的优质中筋小麦,再到豫南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可知,延津生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由此推测与唐河相比,延津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热量条件较差,小麦生长周期较长,蛋白质积累时间长;据图可知,延津比唐河纬度更高,该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延津距夏季风源地较远,降水量较少或大陆性较强,夏季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蛋白质积累。或唐河生产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由此推测与延津相比,唐河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热量条件较好,小麦生长周期较短,蛋白质积累时间短,唐河距夏季风源地较近,降水量较多或大陆性较弱,夏季光照条件较差,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蛋白质积累。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上部的砂土层土壤空隙较大,使土壤通气透水,保证植物根茎健康生长;下部的黏土层土壤空隙较小,含水量大,水、肥不易下渗,可保水保肥,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养分。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河南小麦产量大或原料丰富;河南省分布着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水热组合多样,自然环境较为多样,小麦品种丰富,从豫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到豫西、豫东的优质中筋小麦,再到豫南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适合不同面点使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成本低;地处中原,距离东部市场近,市场广阔,运输距离短,交通运输便利,经济效益高。3.(1)从胡焕庸线以西至阳关线以东,水资源逐渐减少;奇策线向西降水增加(奇策线西侧多于东侧);阳关线至奇策线之间水资源量最少。(任答两点)(2)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配置线;西北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特征分区线;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制导线;边疆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国家安全线。解析 第(1)题,由表格资料获取西北地区水资源基本状况可知阳关线至奇策线之间受海陆位置、地形影响,受西风、夏季风影响弱,水资源量最少;阳关线向东经胡焕庸线逐渐受夏季风影响增强,水资源增多;奇策线以西因受西风影响水资源增多。第(2)题,遵循“水三线”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自然梯度规律,推动青藏高原水资源充足区依势向西北干旱地区配置水资源,合理构建中国西北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依据“水三线”区域的自然本底与建设需求,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农则农的原则,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和重点方向进行环境修复,建设西北地区生态文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水三线”为构架,大力发展高效绿洲生态经济,推动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集聚,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为西北地区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完整构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战略制导线。因势利导地建设好“水三线”,从水安全角度确保国家实现西北稳定繁荣、边疆长治久安、经略东南发展的战略利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4.(1)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太阳辐射强,热量丰富;北部有高山阻挡南下的冷空气,冬季气温较高(或河谷盆地的地势低,热量不易散失);夏季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显著;气温高,对流旺盛,多对流雨。(2)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单峰格局;在海拔800~900 m范围内达到最高。(3)河谷盆地的人类活动集中,物种多样性受人类活动干扰大;(随海拔增加,降水先增后减,)中海拔地区是水热组合最佳的区域,为更多物种的生存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是物种最丰富的区域;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水热条件差,土壤养分不足,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低。解析 第(1)题,西双版纳位于21°09'N—22°36'N,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太阳辐射强,热量丰富,气温高;位于云南南部,北部有高山阻挡南下的冷空气,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同时西双版纳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河谷盆地的地势低,热量不易散失,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既能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又能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降水丰富;同时由于气温高,对流旺盛,多对流雨。因此西双版纳气候湿热,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根据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示意图可知,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单峰格局,在海拔800—900 m范围内物种丰富度接近2 000,达到最高。第(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单峰格局,在海拔800—900 m范围内达到最高。河谷盆地的人类活动集中,物种多样性受人类活动干扰大,物种丰富度较低;随海拔增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弱,且受地形影响,降水先增后减,中海拔地区(海拔800—900 m)是水热组合最佳的区域,为更多物种的生存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是物种最丰富的区域;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水热条件差,土壤养分不足,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低。技法七 特征描述类(分值:50分) 1.如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8分)(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4分)(2)简述该国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坐拥“中国第一麦”的河南省延津县(如图),有着完美契合小麦生长的上砂层、下黏土层的黄金比例土壤。豫北的延津小麦被认定为全国麦类首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它成功吸引了国内许多大型小麦加工企业的青睐,众多粮食和酒业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延津,在这里建立了有机和绿色原料基地。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气候关系密切,如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从豫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到豫西、豫东的优质中筋小麦,再到豫南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弱筋小麦……品质优良的河南小麦,让河南人无论是用面粉来包速冻饺子、生产饼干,还是生产方便面,都做到了全国前列,河南因此拥有“中国厨房”的美誉。(1)分析与唐河相比,豫北延津县的气候特征差异。(4分)(2)延津土壤拥有着上砂层、下黏土层的黄金比例,分析其对土壤水、气、肥的意义。(4分)(3)分析河南成为“中国厨房”的原因。(6分)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水是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也是文化多元发展和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西北地区“水三线”总体发展布局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反映了区域水文气象、生态景观和社会经济的演变。未来,将遵循“水三线”的空间分布规律,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如图为“中国西北‘水三线’划分的空间格局示意图”。材料二 如表为“中国西北‘水三线’基本属性比较。”界线 名称 对应年等降水 量线/mm 对应干湿与 地貌分界线 对应植被胡焕 庸线 400 半干旱、半湿润区,第二、第三级阶梯 森林草原阳关线 100—200 极度干旱区、干旱地区 荒漠戈壁奇策线 80—100 极度干旱区、干旱地区 荒漠草原(1)依据“水三线”的划分,简述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6分)(2)分别说出西北“水三线”对西北“水—生态—经济—安全”的战略意义。(6分)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 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如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6分)(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4分)(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技法七特征描述类 答案.docx 技法七特征描述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