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练二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及流域图(分值:5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我国北疆某河流发源于天山北坡海拔3 400 m的山区。如图为“该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雨水 地下水 B.积雪融水 雨水C.地下水 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2.该河流2000—2012年8月的径流量与之前年份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季节性冻土消融C.植被覆盖率变化 D.人类活动影响 黄河下游是典型的冲积性河流。近年来,在气候变化、水库调节以及灌溉引水等共同影响下,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发生了变化。如图示意1960—2015年黄河下游花园口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变化。据此完成3~4题。3.与1960—1964年相比,1965—1973年花园口水文站的平均径流量、含沙量特征为 ( )A.丰水、丰沙 B.丰水、少沙C.少水、少沙 D.少水、丰沙4.推测2000年后黄河下游河段主河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能是 ( )A.变深 B.变浅C.不变 D.无法确定2024年4月中旬,乌拉尔河上、中游地区先后出现了连续的暖晴和降雨天气,奥尔斯克市遭遇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如图示意乌拉尔河流域。据此完成5~7题。5.造成该地连续暖晴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6.引发乌拉尔河此次洪灾的主要水源来自 ( )①高山冰川融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大气降水④地下水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7.推测该地去年冬半年的天气较多年同期偏 ( )A.暖湿 B.冷湿C.暖干 D.冷干 头道沟流域位于天山山脉最东端喀尔力克山的南坡,哈密盆地以北,流域最高峰3 057 m,流域平均海拔2 445 m,年均降水量116 mm。头道沟水文站海拔1 430 m,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1.3 ℃,极端最高气温35.6 ℃。该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和年悬移质输沙量年际变化大。如图示意头道沟水文站某月连续4日洪水过程线。完成8~9题。8.该月最可能为 (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9.头道沟流域河流年悬移质输沙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当年径流量 B.当年降水量C.当年融水量 D.当年最大洪峰流量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28分)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和田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与昆仑山脉,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和田地区绿洲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每年6月,和田河流域气温开始回升,但径流量没有明显增加。1960年以来随着全球变暖,冰雪融水量大增,但和田河年径流量上升幅度小。图1示意某年6月的和田河流域,框内河道发生左右摆动,成为游荡型河道(图2)。(1)分析6月和田河径流量没有明显增加的原因。(4分)(2)分析该处游荡型河道的形成原因。(6分)(3)说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和田河年径流量上升幅度较小的原因。(4分)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湟水河长349 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3 200多平方千米,为黄河第三大支流。该流域有不同的岩性与构造区,因而发育成峡谷和盆地形态。西宁、民和均地处较大盆地内,其中以西宁盆地为最大。图1示意湟水河水系,图2示意西宁、民和径流量占比季节变化。图1图2(1)指出湟水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及对应的补给时间。(4分)(2)“日愁暴雨夜愁霜”是夏季西宁盆地天气特征的真实写照。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3)与西宁相比,分析夏秋季节民和径流量较大的原因。(6分)专练二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及流域图1.B 2.A [第1题,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月份是在3月,结合该河流发源于天山北坡海拔3 400 m的山区,冬季当地因海拔高,纬度较高,有降雪,气温低有积雪累积,春季时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径流量大;径流量的第二高峰出现在夏季,夏季对流运动较为旺盛,在山地附近形成局部暴雨,短时间内补给河流,水量较大,形成短期洪峰。综上分析,B正确;西北地区依靠冰川融水的最大汛期应在夏季,C、D错误;地下水补给河流相对平稳,不会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A错误。第2题,据第1题分析得知,8月河流径流量的主要补给是雨水补给,依靠的是短时间强对流的暴雨,全球气候变暖,局部气候不稳定,降水变率变大,出现个别年份局部地区降水异常增加,A正确;季节性冻土消融对夏季河流径流量影响小,B错误;题目没有信息得知植被覆盖率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无法判断,排除C、D。]3.D 4.A [第3题,由图知:与1960—1964年相比,1965—1973年花园口水文站的平均径流量减少,由800亿m3下降到250亿m3,A、B错误。输沙量变化增大,由大约3亿t增加到大约平均10亿t,C错误。在输沙量增大的前提下径流量减少了,则含沙量增加,即出现少水丰沙的特征,D正确。第4题,由图知,2000年以来径流量变化不大,但输沙量明显减少,则含沙量也明显减少,流水堆积作用减弱。则与过去相比,下游河段主河床以侵蚀为主,深度变深,A正确。]5.D 6.B 7.B [第5题,反气旋控制下多为晴朗天气,且容易出现连续的暖晴天气,D正确。冷锋会带来降温、大风等天气,A错误;暖锋会带来连续性降水,B错误;气旋一般会带来风雨天气,C错误。第6题,此次洪灾发生在4月中旬,此时的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同时该时段的降雨也会增加水量,故引发此次洪灾的主要水源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②③正确;高山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大量融化;地下水补给相对稳定,一般不会突然导致特大洪灾,①④错误。故选B。第7题,由于4月中旬出现大量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说明去年冬季的降雪量较大,且4月中旬之前气温较低,积雪未融化,可推测去年冬半年天气较多年同期偏冷湿,故选B。]8.A 9.D [第8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头道沟水文站海拔1 430 m,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1.3 ℃,而流域最高峰海拔3 057 m,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气温大概为11.5 ℃,不会形成冰川,故该流域河流补给来源没有冰雪融水。从图中可以看出流域内洪水过程存在1日内的峰谷变化,且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说明该补给类型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故该补给类型为积雪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A项正确,B、C、D错误。第9题,头道沟流域位于西北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小,高强度、长历时的降水更少。干旱区植被发育较差,这里土壤的表层长期受风蚀、严寒、酷暑的影响,为流域地表岩石及矿化物的物理风化提供了条件,也为河流泥沙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该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和年悬移质输沙量年际变化大”,说明一旦受高强度的洪水冲刷,便挟带泥沙顺河而下,成为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当年最大洪峰流量,D项正确;与当年径流量、当年降水量、当年融水量关系不大,A、B、C错误。]10.(1)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流经干旱区,6月降水量少,补给少,蒸发量大;主要流经沙漠地区,下渗消耗多。(2)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形较为平坦,泥沙易堆积;发源于昆仑山,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水量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水暴涨暴落,且含沙量大;两侧河床较为松软,河床对水流的约束性很差,河流多次变道,形成游荡型河道。(3)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量增大,但河道水面蒸发量增大,且河流流经地区下渗量也增大,河流水量收支处于动态平衡 状态,使得和田河年径流量上升幅度较小。解析 第(1)题,影响河流径流量因素主要是补给来源,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来水量(补给量)和去水量(蒸发、下渗)相当。据材料可知,和田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与昆仑山脉,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流经干旱区,6月降水量少,补给少,蒸发量大;主要流经沙漠地区,下渗消耗多。第(2)题,游荡型河道形成从地形、径流量、含沙量和河床特点角度分析。读图可知,和田河下游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盆地边缘,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泥沙易堆积;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降水稀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水量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洪水暴涨暴落流量变幅大,河道摆动大,形成游荡型河道。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和田河流域内的高山冰雪融化加速,增加了河流的径流量;河道水面的蒸发量同样也会增加,这导致河流水量的减少,从而抵消部分由冰雪融水增加带来的径流量上升,外加河流流经地区下渗量增大。河流流经地区地下土壤的下渗能力同样因气候变化而增强,导致更多的河流水渗入地下,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影响和田河年径流量的上升,使得和田河年径流量上升幅度较小,基本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11.(1)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全年有地下水补给。(2)西宁盆地地势高,夏季白天光照强,蒸发旺盛,盆地内水汽含量大,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多暴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夜晚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多霜。(3)地处西宁下游,汇水量较大;地处西宁东部,地势较低,夏秋季降水量较大;民和人口少,水资源消耗量小。解析 第(1)题,河流补给来源主要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由所学知识结合图示可知,湟水河流域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该流域多峡谷和盆地,山地多,海拔高。由图2可知,湟水夏季径流占比较大,除雨水补给外,应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故夏季的补给来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由图2可知,西宁在4、5月份出现小汛期,说明湟水河流域春季出现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全年都有一定的径流量,说明有地下水全年补给。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西宁位于青藏高原,虽为盆地地形,但地势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夏季白天光照强,地面温度高,气压低,蒸发旺盛,加之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水汽含量较大,导致对流天气多,易形成暴雨;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差,夜晚降温快,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霜。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海拔高,人口更容易集中在地势相对较低的盆地区域。西宁盆地面积大于民和盆地,适合人类生存活动的空间更大,人口多,水资源消耗量较大,尤其夏季灌溉引水较多,导致夏季径流西宁盆地相对少于民和盆地;由图可见,民和位于西宁下游的位置,从西宁向民和流动的过程中,多条支流汇入,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和降水较多时,民和地区径流汇水量更大,径流量大于西宁盆地;由图可见民和盆地相对位置更靠东,且海拔低于西宁盆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秋季节更容易形成降水,降水量大于西宁盆地,导致其径流量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练二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及流域图 答案.docx 专练二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及流域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