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上)期末测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设立海南省并开辟为经济特区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3.2022年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式浪漫”:冬残奥会徽“冬梦”、“飞跃”体现了汉字的精妙;体育图标“小红人”和我国的篆刻艺术来了个跨时代的碰撞;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也完美地将“丝路”融入其中……诸如此类的中国元素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高度的(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制度自信4.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夺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到21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我国( )①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②成为综合国力领先的国家,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新时代产生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时代课题有( )①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②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以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错误的是( )①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②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③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能够克服的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①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④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资本主义改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习近平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 )①发扬实干精神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锐意进取、接力苦干④在各自的岗位上付出辛勤劳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一百年以后的中国,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激昂话语,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发现真理的喜悦。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是(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站起来③改革开放,迎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中国人民富起来④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1.毛泽东同志讲,正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著作,使他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①科学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为工人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思想武器③向世界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13.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说明的道理( )①完成了“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课题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④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到的路是正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对原始社会不正确的认识是( )A.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发展阶段 B.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C.其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阶段 D.当时的人们没有贵贱高低、贫富差距,是人类的理想社会15.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以后,人类迈入了存在残酷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社会。同时,人类也迈入了文明时代。这一时期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主要表现是( )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 ②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③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仅仅用了4年时间,我国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其原因在于( )A.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B.国家不能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C.个体农业经济不需要组织起来D.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加快向资本主义阵营转变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谈谈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1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在高端产业上取得新突破。C919大飞机全球首飞,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围绕“科技强国我们的中国梦”这个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20分)试卷第4页,共5页试卷第1页,共5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D C B C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B D B A二、非选择题17.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4分)18.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分)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6分)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6分)19.①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12分)20.示例: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将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要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梦中,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实干家,在不断向前的社会实践中发挥青春之力。(20分)【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科技强国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围绕着中国梦与科技强国梦的关系以及科技强国梦对我们的要求进行作答,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知识参考角度:中国梦的本质、特点。答题参考角度: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