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坚守公平 课件(共31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坚守公平 课件(共31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1)平等对待他人。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3)践行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
(4)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如何践行平等
温故知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国家层面
社会层面
个人层面
公正即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十条:究竟什么是公平正义?
8.1坚守公平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 八上第二单元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道德修养:
了解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不懈努力追求和捍卫公平。
法治意识:
1.理解规则对保障公平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按规则行事。
2.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途径,在遇到不公平现象时,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知道公平的内涵与价值,掌握维护公平的具体要求,增强维护公平的意识。
学习难点:将维护公平的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遇到不公情况时,能克服沉默漠视或畏难心理,主动运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公平。
学习目标
要求:阅读教材P66-70,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什么是公平?
2.公平的重要性(价值)?
3.怎样维护公平?
自主学习
班级值日表争议
上周五放学后,班主任在班级群发布了新学期值日表。小林发现,自己组连续三周被安排在周五放学后值日,而其他三组轮流承担周一到周四的任务。
小林在群里提出异议:“为什么我们组总是周五值日?这样既耽误周末计划,又显得不公平!”
班主任回应:“周五垃圾量最大,需要更有责任心的组负责。你们组上次卫生评比是第一名,所以优先分配。”
支持方:认为能者多劳,强者多担,合理
反对方:认为长期固定安排,不公平
生活观察1
探究一 认识公平
这场争议的三个核心要素,一起来了解~
标 准
班主任以‘卫生能力’作为分配依据,但小林组质疑‘能力’是否应与‘负担’完全挂钩。
态 度
班主任坚持‘能者多劳’的立场,小林组则强调‘机会均等’的诉求。
结 果
固定分组导致一方长期承担不利后果,是否符合‘不偏不倚’?
若以‘能力匹配’为标准,班主任的做法看似合理;但若以‘机会均等’为标准,小林组的质疑同样成立。公平的本质,在于标准的选择是否经得起逻辑与价值的双重拷问。
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②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1.公平的内涵
探究一 认识公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构建了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学前教育阶段为困难家庭幼儿提供生活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高中及以上阶段设立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截至 2024 年,该体系已累计资助学生超3亿人次,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用政策力量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
生活观察2
我国为什么要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案例呈现:王永强为保护被村霸长期欺凌的智障妻子,在反抗过程中致对方死亡,却被起诉故意伤害。若判决不公,王永强将面临重刑,其家庭将彻底崩塌。
电影《第二十条》案例分析
法律若不能保护公民在紧急状态下的自救权利,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将形同虚设。王永强最终被判正当防卫无罪,体现了公平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兜底保障。
案例呈现:公交车司机张贵生为制止乘客性骚扰,致施暴者颅骨骨折,反被判刑三年。出狱后他不断申诉,最终在检察官推动下获得平反。
电影《第二十条》案例分析
若见义勇为者因正当行为蒙冤,将导致“好人难做”的社会困境。张贵生案的纠正,印证了公平是公民敢于挺身而出的底气,也是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制度保障。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个人)
a.公平能保证个人的合法权益,使个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和成长条件。
b.公平能让人感到被尊重,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公平的重要性
探究二:公平的重要性
结合上述内容,谈谈公平对社会的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示例:公共场所按“先来后到”顺序排队,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生活观察2
案例呈现:检察官韩明之子韩雨辰因制止校园霸凌致施暴者鼻骨骨折,面临行政处罚。韩明在听证会上质问:“如果见义勇为要道歉,我们该如何教育下一代?”
电影《第二十条》案例分析
若法律不能为青少年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引,公平的缺失将扭曲其价值观。韩雨辰案的解决,证明了公平是青少年建立社会信任、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社会)
a.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
b.公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励人们通过奋斗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公平的重要性
探究二:公平的重要性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个人层面)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社会层面)
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笔记】2.公平的重要性?(价值)
你知道哪些体现公平的古语?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公生明,偏生暗。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为什么无论古今,人们都在坚守公平?
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
3.维护公平的必要性
碰到不公平的事情,我们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寻求他们的帮助。
班干部要公平地对待每位同学,做到一碗水端平。
竞赛时,大家都要遵守规则,这样才公平。
八年级某班就“如何做到公平”展开了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
思考:结合以上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平的方法?
探究与分享
2024 年,某高校法律专业学生小李假期兼职时,发现 20 名农民工被包工头拖欠 80 万元工资,农民工欲用极端方式维权。小李组建含 5 名同学的志愿团队,帮农民工整理考勤记录等证据,固定包工头恶意欠薪事实,协助投诉并申请法律援助。最终农民工 10 日内拿到工资。此事经报道,更多高校成立志愿队,累计帮 300 余名农民工追回 2000 余万元欠薪。
若小李选择“事不关己”会怎么样呢?
农民工可能因维权无门陷入绝望,甚至引发社会冲突;
小李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他的主动帮助,不仅守护了 20 个家庭的生存公平,更带动了更多人关注弱势群体权益,形成 “人人参与公平守护” 的氛围。
生活观察3
探究三:维护公平
4.如何维护公平?
(1)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a.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b.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应对方法
(1)冷静分析。首先要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遇到了不公平现象。
(2)收集证据。如果确定自己被不公平对待了,就要收集证据,包括书面文件、邮件、录音、视频等。
(3)了解权利。了解在法律、规章制度或者组织内部的规定中对相关权利的规定。
(4)寻求帮助。根据事件的性质,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律师、工会代表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等。
知识拓展
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违背了体育竟技的公平原则,玷污了体育精神,是被绝对禁止的行为。2022年2月,根据反兴奋剂条例,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取消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原银牌获得者的成绩。
运动员被取消成绩,对同学们有何启示?
这件事说明:规则是维护公平的“硬保障”,谁破坏规则,谁就会受惩罚。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
生活观察4
(2)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
a.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依靠规则来调整和维系。只有全体社会成员都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社会公平才有可靠的保障。
b.要通过确立社会的共同准则,明确人们的行为规范,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保障人们各个方面的合法权益。
4.如何维护公平?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习近平
金句来“习”
(1)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
公民
国家
【笔记】4.怎样维护公平?
1.公平的含义
2.公平的价值
3.维护公平的必要性
4.维护社会公平的要求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
8.1坚守公平
课堂总结
1.人们向往公平,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深化着对它的认识。下列古语能体现人们向往公平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C.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D.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平的内涵。A通常用于比喻无私奉献的人,B抒发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C抒发了作者献身家国的壮志豪情,均不符合题意;D表达了公正和不偏不倚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故选D
当堂训练
2.一位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国家专项计划”表达了感谢:我要感谢党和祖国给每位学子平等接受救育的机会。四年前,我因“国家专项计划”进入理想的大学,让我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平台、更丰富的资源,让我有机会从小县城走出来,接受良好的教育,看到广袤的世界。“国家专项计划”的实施体现了( )
A.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绝对公平
B.公平就是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物质条件
C.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D.实现社会公平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平的价值。“国家专项计划”促进教育公平,为该大学生受教育提供物质支持,体现了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C符合题意;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A错误;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而不是相同的,B错误;实现公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D错误。故选C
3.为了减少同学们的迟到现象,班级制定了“组员迟到一次给所在小组扣一分”的规定,并由班长负责记录。有一次班长迟到了,他却没有给自己所在的小组扣分。班长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 )
①班长迟到应该加倍扣分
②这是不诚信的行为
③班级里的每个人必须按规则办事,没有人可以例外
④此举违背公平,不利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公平的认识。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按照规则办事,班长的做法既是不诚信的行为,也是对其他小组的不公平,会影响班级和谐,②③④正确;加倍扣分违背了公平的原则,①错误。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