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周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周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周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温宿大峡谷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干旱区,是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该地虽然降水量少,但是河流作用明显。温宿大峡谷地层产状较缓,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主要岩性为红色砾岩和砂岩以及少量泥质岩。该地极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是顶盖型石柱,石柱的顶部覆盖着一层砾岩,石柱主体部分主要为紫红色砂岩,而顶盖为灰紫色砾岩,泥质含量相对较低,胶结较致密,硬度较大。如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
A.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B.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
华北东部古生代二叠纪地层中存在大量木炭化石。科研人员对这些木炭化石进行分析后,还原了当时华北地区野火的类型、爆发原因及时空演变情况,为理解目前全球变暖环境下野火的变化趋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材料中的木炭化石大多数来源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4.木炭化石的形成过程对应图中的( )
A.fa B.bc C.cd D.de
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板块俯冲到软流层中发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读图可以确定,图示甲( )
A.是沉积岩 B.不是沉积岩 C.是岩浆岩 D.不是岩浆岩
7.图示丙可能是( )
A.花岗岩 B.煤层 C.石英岩 D.大理岩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景区内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图左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9.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
C.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D.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断裂抬升
琼北地区是指海南岛北部的陆域部分,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雷琼坳陷的一部分,区内新生代火山活动十分频繁。琼北火山锥有3种(见下图):一是射汽岩浆喷发成因,火山锥由火山砾、火山灰、围岩碎屑构成;二是岩浆爆破成因,火山锥由火山弹、熔岩饼等火山碎屑组成;三是熔岩侵出成因,火山锥多由熔岩块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射汽岩浆喷发成因类火山锥的特征是( )
A.锥体基底直径较小 B.具有平行和波状层理 C.沉积物分选性好 D.火山口呈圆丘状
11.岩浆爆破成因类火山锥形成过程中( )
A.岩浆以及火山弹、熔岩饼喷发 B.涌流凝灰岩被喷射到火山口上方
C.熔岩流从山顶火山口和山腰裂隙溢出 D.泡沫状熔岩喷出地表,覆盖在块状熔岩之上
12.琼北地区玄武岩古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A.透风、透气,容易被侵蚀 B.成片分布,能调节当地气候
C.裂隙较多,需经常维护 D.坚固耐用,自重轻
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远远望去,雄伟壮观,经长期内外力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化而形成(下图示意其形成过程),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该处地壳运动的整体方向为( )
A.先上升再下降B.先下降再上升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14.该处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有( )
①流水侵蚀 ②冻蚀作用 ③雨水淋溶 ④冰川堆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贵州省某溶洞内分布着超大规模的边石坝,形似梯田边缘的田埂(如图)。它是积水池边缘的薄层水向上快速生长形成的沉积体。完成下面小题。
15.溶洞内边石坝的形成需要( )
A.溶洞底部地势平坦B.水沿洞壁持续渗出C.暗河水量大流速急 D.池水缓慢间歇外溢
16.在边石坝大规模发育过程中,溶洞内( )
A.池内水温下降B.空气湿度上升C.岩石裂隙减少 D.洞穴空间扩大
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被称为石球谷。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主要由沙土组成。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以发现里面有“石蛋”,“石蛋”易碎。读哈萨克斯坦石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哈萨克斯坦石球自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作用强 B.海浪作用强 C.冰川作用强 D.风化作用强
18.哈萨克斯坦石球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①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 ②岩浆在冷却过程中③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④其他物质围绕石核层层凝聚
⑤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凝结成石核
A.①→⑤→④→③B.①→⑤→③→④C.②→③→⑤→④ D.②→⑤→④→③
19.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丰硕,“十四五”以来,钨、石墨、稀土等优势矿种资源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铜、铝、铁等大宗矿产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并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亿方级气田,探获10个大型以上铀矿床。据了解,西部地区找矿是利用卫星或航空探测图像进行大面积地表观察寻找可能存在的矿化迹象,确定有潜力的找矿区,但东部地区很少采用该方式。对钨、铜、油气等矿产形成影响较小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20.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游,区内构造以近南北向断裂为主,地势陡峭,多见峡谷地貌。峡谷中的河流因地震、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其岸坡失稳,大量的松散物形成滑坡冲入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下面三幅图示意滑坡堵塞河流形成湖相沉积物模式的三个阶段。图中滑坡堰塞过程中,河水流速由快到慢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岬角效应是指陆地向海中凸出,造成风力明显增强的现象。厦门白城海滩位于龙江口北岸,向岸入射波浪能量相对较强。九龙江河口湾处泥沙运动在垂直剖面有“上出下进”的特点。下图为九龙江河口湾处的波浪和沿岸输沙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九龙江河口湾处泥沙运动呈现“上出下进”特点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A.水体温度 B.水体盐度 C.水体密度 D.水体深度
22.泥沙在九龙江河口湾处的水平运动特征是( )
A.洪出枯进、北进南出B.洪出枯进、南进北出C.洪进枯出、北进南出 D.洪进枯出、南进北出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读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23.形成中华龙鸟化石的地质作用是( )
A.重熔再生 B.冷却凝固 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
24.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
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25.读图,形成图中所示a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溶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渭河的形成是区域地质、地势、岩性、洪流(降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对沟谷的冲蚀和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左图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

指出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0月初,我们踏上了长江源考察之旅。随着海拔逐渐升高,车行愈发艰难,途中多次陷车……过河滩时有许多石头,越往上游,石头越大。终于到了冰川跟前,这里竖立着几个测量碑,记录着冰川退缩的数据,其中一块碑上刻着:生物多样性的顶端是冰川”
——摘自《长江源考察日记》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源景观图”。
(1)从外力作用角度,指出河滩上石头的来源。
(2)从地貌角度,分析长江源考察行车难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爬坡沙丘是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山坡上升形成的沙丘,多分布于沙漠的外围山前和河谷谷坡地带。多石在沟位于青海省共和盆地木格滩沙漠以东,境内发育众多的滩地、沟谷,上覆较厚的风成沙。沟内有季节性河流沙沟河流经,河床西侧坡麓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爬坡沙丘,坡上部粒径比下部偏粗。研究表明,物源和风力是爬坡沙丘粒度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图示意多石在沟横剖面,表示意多石在沟各地貌部位沉积物粒径占比。
地貌部位 各粒级含量占比/%
黏粒 粉砂 极细砂 细砂 中砂 粗砂
坡麓 1.17 3.36 27.17 67.62 0.18 0.51
河西阶地 1.38 6.55 29.17 60.58 2.14 0.18
河床 2.06 14.25 44.10 38.85 0.01 0.75
河东阶地 1.61 4.58 29.28 61.64 0.10 2.79
(1)阐述多石在沟爬坡沙丘的形成过程。
(2)指出从河床向两侧阶地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征的异同点,并推测不同点的成因。
(3)推测爬坡沙丘上部沉积物的粒径比下部偏粗的原因。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岛,又称庙岛群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其位置如下图1所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海洋公园。长岛球石属石英岩(变质岩).产于山东省长岛县南菜园湾、月牙湾等地。大小卵石在海滩上堆积成长达千米的彩色石带,圆润如玉,晶莹剔透,美不胜收。下图为“长岛球石海滩照片”。
(1)从岩石圈物质循环角度,简述形成长岛球石的地质作用过程。
长期以来,长岛人以海洋捕捞为主业。1960年南长山岛上成立了国营造船厂。90年代,船厂每年能维修、建造渔船和海洋运输船600多只,生意红火。
(2)概述南长山岛建设造船厂的必要性。
2018年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之后,长岛对离岸一千米范围内的海水养殖进行了腾退,南长山岛上的造船厂也主动关停、拍卖设备,拆除厂房。
(3)说明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产业调整的方向。
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岛最南端维克镇附近有一片享誉世界的黑色海滩,这段长达五公里左右由纯黑色沙粒组成的沙滩位于一处海边陡崖下方,它是由玄武岩形成过程中迅速冷却形成的玄武岩颗粒演化而来,沙粒乌黑得晶莹透亮,细腻光滑,与白色的海浪相映成趣。图是维克黑沙滩位置示意图。
(1)请说出冰岛维克黑沙滩的形成过程。
(2)分析冰岛维克黑沙滩沙粒细腻光滑的原因。
(3)从位置角度,说明维克黑沙滩沙粒形成与风力作用的关系。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B D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A D B D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B D
26.地质构造:地堑或断层。
形成过程: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形成断层,两侧的秦岭、黄土高原相对抬升,渭河平原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外力作用:渭河及其支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最终形成冲积平原。
【分析】本大题以渭河流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内力作用以及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学科素养。
27.(1)冰碛物;流水沉积物;风化物。
(2)冻融地貌多,地基松软;河汊滩地多,需频繁涉水;冰碛地貌发育,岩石多棱角。
28.(1)西风携带的木格滩沙漠的沙粒受坡体阻挡后在坡麓沉降;河谷处,河谷风又将谷底沉积物向谷坡搬运;在西风与谷风的共同作用下,坡麓的沙粒被搬运至坡上,反复下落、爬升,塑造了该爬坡山丘。
(2)相同点:粒径均变粗,分选性均变好(或粒径更集中);
不同点:河西阶地沉积物比河东阶地略细。
不同点成因:西侧阶地位于木格滩沙漠背风坡,以风力沉降为主,沉积物粒径小;东侧阶地除了风力沉降外,还有流水作用,大粒径沉积物多。
(3)沙丘位于西风背风坡,风成沙在重力作用下,粗的先落于沙丘上部,细的后落于沙丘下部;地形起伏使谷风加速,利于将细颗粒物搬运至沙丘下部。
29.(1)该区域早期地壳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沉积岩中,与岩浆岩接触的沉积岩经高温高压变质形成变质岩;后地壳又抬升,变质岩出露地表,出露的岩石接受风化侵蚀崩解破碎形成砾石;砾石在海浪潮汐侵蚀或搬运中不断磨蚀成长岛球石。
(2)靠近航道,捕渔业发达,船只维修需求量大;有港口,便于船只停泊和维修、建造。
(3)利用风能资源,建立风力发电站;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推广生态养殖业;利用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
30.(1)过程:位于生长边界处,多火山活动;岩浆喷发遇海水冷却,形成玄武岩颗粒;受风化、海水侵蚀等作用,玄武岩颗粒变细;在海湾处,海浪较小,黑色沙粒沉积而成沙滩。
(2)原因:岩浆迅速冷却形成玄武岩颗粒,细小;长期受海水和风力侵蚀,粒径小,且磨圆度高。
(3)关系: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范围,周围海域面积广大,西风作用强烈;该地南部为海域,北部为陆地,存在海陆差异,昼夜海陆风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