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36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36张)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经济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思考探究
★这些都属于什么类型的企业?为什么我们身边会同时存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它们在经济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内容,增强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增强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比较分析法,理解坚持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公共参与】关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参与经济生活奠定基础。了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意义。
第一部分
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思考探究
★小华在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享受了哪些产品和服务?
小华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吃穿住用行等物质资料
1.物质资料的生产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要满足就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地位: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劳动者(主导)
劳动工具(标志)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方式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制度、组织和设施
决定
反作用
决定
反作用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性因素、核心)
2.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2)作用: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生产资料归氏族全体成员所有
生产资料归奴隶主阶级所有
生产资料归地主阶级所有
生产资料归资产阶级所有
生产资料归集体和全民所有
社会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
2.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地位: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作用: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思考探究
★这些产品和服务分别由哪些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生产和提供?
小华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3.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所有制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⑴主要内容:新发展理念
⑵基本内容:
①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进入新发展阶段 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构建新发展格局 ⑥推动高质量发展
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⑧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⑩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⑶重要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思考探究
中国的银行业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体,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在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国有银行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项目提供大规模的长期贷款。例如,在高铁建设项目中,国有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帮助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实现了飞速发展。同时,在服务中小企业和民生领域,国有银行也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其发展壮大;为居民提供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此外,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时,国有银行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发挥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通过调整信贷规模和结构,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阅读材料,思考什么所有制经济在金融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呢?
4.公有制为主体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内容:
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它们是在国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为主体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含义 举例
国有经济 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如:主要控制金融、通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集体经济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如: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集体经济。形式: 专业合作社(只出力不出资)股份合作社(既出力又出钱)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 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 如:一个股份制公司同时有国家政府参股,也有个体私营参股,那国家参股的那一部分就是国有成分。
思考探究
1978年以来为了探索与现代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我国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推进经营方式改革。以下是某村的探索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个人承包村办企业成立多种形式的经营,联合体等措施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发展,使村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
2000年后,为了实现全村人共同富裕,针对“弃耕从商”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该村通过集体规划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村成立股份合作社在村集体控股的基础上,吸纳村民入股吸引优质企业投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该村以建设成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丽乡村。
★结合材料,谈谈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是如何促进该村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
4.公有制为主体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
①从我国基本国情看: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做出贡献)
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看: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生产)
③从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富)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材料一:社会科学院研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越做越大,公有制资产288.99万亿元,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比达到55.78%,在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中公有制占32.26万亿元,占比达到86.6%;在第二、三产业中公有制分别占比50.44%和49.56%。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
材料二:201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该行业全部资产比重达94.7%;在煤炭开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76%;在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50.5%;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87.3%;在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81.9%。
6.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①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②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误区总结
(1)主体 ≠ 主导。在我国所有制中,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2)公有资产 ≠ 国有资产。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公有资产包括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以及混合所有制当中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
(3)社会主义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总结对比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区别 侧重 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强调公有制经济量和质的主体优势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
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主导作用。
表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 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联系 ①国有经济是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思考探究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小饭馆取名“小南瓜”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他们把小南瓜加工成美味食品,远近闻名,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租了更大面积的店铺,聘用了数十名服务人员,后来为了把小南瓜打造成全国性的连锁店,他们又引进了国外投资机构的资金。
★“小南瓜”的所有制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所有制经济形式有什么不同?
第二部分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形式 生产资料 劳动方式
个体经济 劳动者个人所有 个体劳动和经营
私营经济 私人所有 雇佣劳动
港澳台投资经济 港澳台地区投资者私有 雇佣劳动
外商投资经济 外国投资者私有 雇佣劳动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投资主体私有 雇佣劳动
思考探究
★结合视频,分析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用: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
(2)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
【注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①在国民经济中、在所有制结构中:地位不平等,公有制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竞争中、在法律地位上:地位是平等的。
课堂小结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3.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原因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原因(地位、作用)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国有经济起主导
(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
公有资产占优势
根本特征
根本要求
基本前提
1.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的原因
4.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的表现
地位
课堂练习
1.国有企业要在技术更迭快、产业发展快的新兴产业上早投资、早布局、占先机。A国企通过“控股直投+基金投资”等方式,投资参股芯片半导体等一批独角兽企业;B国企与其他企业合作成立4家市场化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超200亿元……据此可推断出国企( )
①应抓住宝贵的战略时机创新方式发展新兴产业
②在新兴产业发展中以并购重组方式发挥主导作用
③灵活运用协同联合、创新融资机制等进入新兴产业
④凭借其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快速切入新兴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2.2024年2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会议指出,各地、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要着力增强核心功能,在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安全支撑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由此可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有利于( )
①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②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
③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
④做优做强国有企业,增强其对各领域的控制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3.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5000万户,比2012年翻了两番多,民营企业占比由不足八成提高到九成多。不仅数量增加,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也大为增强,不断有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由此可见( )
①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民营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不断提升
③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民营经济活力充沛,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4.继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后,2024年12月,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首家数据科技央企。新央企接连落地,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突破、国资国企布局优化调整加大力度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我国在( )
①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②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③降低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5.中央企业要聚焦创新攻坚打造关键引擎、聚焦内部协同夯实发展根基,以专业化整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有利于( )
①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
②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
③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④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6.2024年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家新组建的中央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并购行业优秀企业,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
A.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了公有制经济的整体效益
B.聚焦国家战略,发挥了国有企业重要支柱作用
C.聚焦循环经济,提升了产业链后端产品附加值
D.优化资本结构,转变了国有经济运营管理机制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