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课件(38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课件(38张)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哲学体系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 价值与价值观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人的价值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影 响
本课体系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影 响
作用
标准
措施
根本途径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第六课 实现人生价值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3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科学精神:人生规划应该把社会需要和自我设计有机同一,在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前提下作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多样化选择。
公共参与: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议题一
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根本途径)
导入新课
袁隆平90岁还蹲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杂交水稻,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记录,培育出了亩产超9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
作为一名党员,袁隆平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所有光和热。
在劳动中
在奉献中
思考:袁隆平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存在的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1.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2.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相关链接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真诚地付出,忘我地投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带动个人的进步,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链接
关于劳动的知识点
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劳动创造。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必修二第四课第一框)
2.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必修二综合探究二)
3.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必修四第二课第一框)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必修四第五课第一框)
4.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必修四第六课第三框)
拓展提升
议题二
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客观条件)
阅读材料并思考:钟南山院士为何如此优秀?社会给他提供了什么客观条件?
出生于医学世家:
父亲钟世蕃是著名的儿科专家,
母亲廖月琴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就读的学校:
1953年,就读于广东实验中学。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
医学部)并留校任教。
1979年至1981年,由国家选派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进修。
工作经历:
1971年至今,就职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现任中华医学会顾问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成员等职。
父母的言传身教
家庭环境的熏陶
(生存条件)
学校的教育
老师的培养
国家的扶持
(发展条件)
社会提供的平台
(工作条件)
(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生存条件
发展条件
享受条件
工作条件
社会提供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提醒:不能因此认为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强调个人与社会要统一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机遇并非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机遇”是客观条件之一。把机遇夸大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是错误的,因为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之外,还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忽视任何一方面或夸大任何一方面的作用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知识拓展
思考:陆鸿的成就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哪些主观因素?
陆鸿因幼时高烧导致的小脑神经受损,身体残疾的他中专毕业后却到处找不到工作。父亲病重逝世、家庭的困顿,使得他下定决心自主创业。
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他靠着自强拼搏,将生意从开照相馆、做电子相册加工,逐渐拓展到纸质影集生产。又从6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目前拥有35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
由于陆鸿在招收工人的时候优先考虑残疾人,他的工厂里现在共有21位残疾人。他不但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为多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这个暖心的举动,也为他赢得了苏州市创业模范之星的光荣称号。
思考:陆鸿的成就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哪些主观因素?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努力发展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议题三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却人人都能做到,关键是看我们愿不愿做、怎么去做。在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有的人遇到它们就会失去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有的人却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中增强信心和能力,从而越走越远。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2.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一般来说,能力越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全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解决多样的人生难题,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从而为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各种错误思想和消极因素会对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辨别是非,排除外界的干扰,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知道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4.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更远。
知识小结: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注意:1.一般来说,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2 . 个人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
注意:1.传统美德≠传统道德
2.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在实践和劳动中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条件。
注意:1.强调要克服挫折和失败,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2.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注意:理念、信念(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引导、驱动、制约作用)
(1)客观因素
①客观规律。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客观条件。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社会实践。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主观因素
①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条件越成熟,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③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拓展: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因素
(1)根本途径:强调劳动和奉献。
(2)客观条件: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3)主观条件:强调精神、素质、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修为。
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措施各有侧重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材料。
②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材料。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材料。
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材料)。
用“价值观”“人生价值”的知识回答问题
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奋斗之青春书写新时代的人生华章。
结语
conclusion
课后实践: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统一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
(根本途径)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知识体系
1.著名光学专家马祖光常说:“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强调的是( )
①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②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③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强调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即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①④正确。
②③:材料主要强调社会对个人价值实现的作用,没体现砥砺自我和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国家之所以重视劳动和劳动者,是因为( )
①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③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④劳动者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之所以重视劳动和劳动者是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重视劳动历来都是中华传统美德,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成功的必经之路,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并不涉及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③不符合题意。
④: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历史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在东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有一位来自中国广东的“80后”医生颇有名气,整个国家几乎一半的人都认识他。这位医生,就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吴德熙。吴德熙坚定地认为,医者的一生都在学习,“这次获奖(时代楷模奖),是荣耀,也是压力”。他的初心很简单——治好每一位患者的病,成为一名“很帅”的医生。这启示我们( )
①只有能力卓越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③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吴德熙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②符合题意。③:他坚定地认为,医者的一生都在学习,启示我们应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③符合题意。①:平凡普通的人也可以创造出卓越的人生,只有能力卓越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说法太绝对,排除①。④:材料主要强调个人的努力奋斗,没有强调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中国“芯片之母”黄令仪,82岁成功研制“龙芯”。她曾说:“我这一生就是为了一颗跳动的中国‘芯’”,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心报国”四个字。这表明( )
①把人民的各种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②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筑牢信仰之基
③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不是各种利益,①说法错误。
②③:中国“芯片之母”黄令仪,82岁成功研制“龙芯”。她曾说:“我这一生就是为了一颗跳动的中国‘芯’”,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心报国”四个字。这表明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筑牢信仰之基,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③符合题意。
④: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5年是中国航天员首飞太空22周年。22年弹指一挥间,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空间实验室到建成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突破了天地往返、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在浩瀚太空建成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人的飞天之路没有捷径可走,这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的指引,是“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协同攻关,是数以万计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奋斗,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焚膏继晷、兀兀穷年。
广大航天人培育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载人航天事业是一座丰碑,它的实践经验和伟大精神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激励我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笃定前行。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创造出伟大成就,实现自身价值的。
【答案】
弘扬劳动精神。中国航天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攻克重重难关,创造出巨大的技术成就和精神财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中国航天人与社会各界人士协调配合,正确处理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协同攻关。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砥砺自我。中国航天人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出载人航天精神,并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开启新的征程。
6.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察看林场自然风貌,看望护林员,实地了解林场发展情况。近60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机械林场荣获全国阮贫攻坚楷模称号。习近平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 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从塞罕坝第一代在莽莽荒原上奋斗的创业者,到新时代接力奋斗在茫茫林海中的守护者,总书记走近他们,与之亲切交流,这份温暖给予了塞罕坝人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换来了这百万亩林海,我们完成了祖国交给的任务,一生为之自豪!”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面带微笑地说,“ 我们将牢记嘱托,一代接着一代干!”
从一代人、一棵树,到一群人、一片林,塞罕坝已经创造了一个绿色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分析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的事迹体现的哲学道理。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林场的建设者们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把荒原变林海,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遵循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林场的建设者们把听从党的召唤、献身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林场的建设者们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换来了百万亩林海,用实际行动传递着责任与担当。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林场建设者们正确处理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⑤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林场的建设者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不仅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更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