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1课时第2课时14 八角楼上bā jiǎo lóu shàng任务:讲述八角楼上的故事第1课时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年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1893—1976)活动1:资料收集资料1:课题解读八角楼上bā jiǎo lóu shàng顶部有一个八边形的天窗,故称之为八角楼。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资料2:课文关键词八角楼 艰苦 斗争 年代 降临 寒冬腊月 军衣 薄饼文章 握着 凝视 察觉 油灯 光辉 革命 胜利lóudòudàilínlàzhāngwòníngjuéyóujiānjūnbáohuīgé mìnglì楼艰斗代临腊军章薄握凝觉油辉革命利点亮油灯我会写左窄右宽。右上横短,“女”横长,托住上部。首撇起笔与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竖钩要直而挺。给下列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古代(dài tài) 来临(lín líng)斗争(zhēn zhēng) 腊月(nà là)凝视(shì sì) 察觉(chá cá)文章(zāng zhāng) 油灯(yǒu yóu)√√√√√√√√说一说你了解到的当时的革命形势。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因为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第2课时资料3:课文内容时间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地点事件人物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暗示了毛主席每晚都坚持工作。结合生活经验,寒冬腊月的天气是怎样的?你会穿什么衣服?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个_________的深夜,毛主席穿着_______,披着_______,坐在_______写文章。在寒冷的深夜,生活条件是那么艰苦,而毛主席还在忘我地工作,这多么令人敬佩啊!寒冬腊月单军衣薄毯子竹椅上补全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联系插图,说说“拨灯芯”这个动作说明了什么。当时点的是油灯,燃烧一段时间后需要拨一拨,昏暗的灯光才会变得明亮一些,说明当时各种设施十分简陋,生活很艰苦。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什么?为什么他“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毛主席在沉思:灯一拨就亮,火一点就燃,井冈山的革命火种现在虽然弱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星火一定会燃遍全国。因为毛主席想得太专注,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所以“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这里的“星星之火”指什么?“星星之火”既指清油灯的微小的灯光,又指毛主席的革命思想就如星星之火,有旺盛的生命力,终将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这一句是对毛主席工作状态更加细致的刻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我知道“凝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沉思”的意思是______,“察觉”的意思是______。聚精会神地看深思发觉为什么说这些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些光辉著作总结了武装斗争的经验,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找到了唯一正确的途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活动2:小小解说员请你借助课文插图,向游客们讲述八角楼上的故事。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拓展阅读。八角楼上环境毛主席贡献寒冬腊月的深夜井冈山茅坪村的八角楼上外貌: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动作:握着笔、拨了拨灯芯神态:凝视、沉思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艰苦朴素忘我工作板书设计课后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下来。课后搜集一些革命故事,同学之间相互分享。革命故事分享星级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星级 历史真实性高,完全依据史实,对人物、事件的还原精准细致 ☆ ☆☆ ☆☆☆思想内涵深刻,主题鲜明且具有感染力,让听众深刻理解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 ☆☆ ☆☆☆叙事表达精彩生动,逻辑严密,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吸引力 ☆ ☆☆ ☆☆☆教育意义显著,能让听众从故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增强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 八角楼上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pptx 代.mp4 利.mp4 楼.mp4 穿.mp4 视.mp4 路.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