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墨玉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测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考号:学校:姓名:班级:座号:注意事项.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客观慝答愿,多须使用2B铅笔填涂,悠时用橡皮擦干净3.主观题必须使用属色签字笔书写贴条形码区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口一选择题(45分)1因回回回4四回回回7囚回回回10回回回回13回回回回2四回回回5四回回回8囚回回回11四回回回14回回回回3四回回回6团同回回9团回回回12四回回回15回回回回二非选择题161(6分)1629分)17.1(8分)@鲁青信息第1页共2页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17.29分)181(6分)182(8分)183(9分)@鲁青信息第2页共2页(…………○…………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墨玉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测试卷八年级 道德与法制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面是光明中学第6期“行走中原,读懂中国”研学活动路线图。根据站点内容推测,这期活动主题应该为( )站点一:领略自然绿色之美———洛阳白云山 站点二:体味传统文化魅力———巩义康百万庄站点三:感受科技创新力量———河南省科技馆A.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B.参与社会实践,弘扬中华文化C.关注社会巨变,实现人生价值 D.走进社会生活,提升综合素养2.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下列诗句能正确反映社会关系建立依据的是(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血缘关系 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业缘关系③“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地缘关系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地缘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说:“年轻一代的舞台非常宽阔,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的进步、时代的进步相融合,不要只看到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而是要从国家、人类进步的角度出发,去安排自己的人生。”这启示我们( )①随着身体的成长,我们的生活空间不断延展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③人们在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④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乘车出行时,我们是乘客;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店里,我们是顾客;在公园里,我们是游客;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复杂多变的身份会带来诸多麻烦 ③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展乡村踏青、企业研学、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 )①亲近社会,珍惜幸福生活 ②旅行体验,绽放完美青春③知行合一,主动适应社会 ④热爱劳动,掌握各种技能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A.道德化 B.成熟化 C.生活化 D.社会化7.我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在家里是父母的子女,在小区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到超市购物又成了消费者。这表明( )A.我与老师、父母、邻居都存在着业缘关系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具有不同的身份C.我们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D.虽然身份不同,但是我对社会的作用相同8.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评论员”。面对大大小小的热点话题,在没有完全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如果仅凭感觉或表面现象想当然地发声,很多时候不见得准确。对此,一名负责任的网络“评论员”应该( )①提升媒介素养,遵守道德和法律 ②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③加强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④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利用网络完善自我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5年3月5日晚,八年级小渠一家坐在电视前观看《新闻联播》,听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内容,了解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全家都激动不已。小渠一家人了解社会的方式是( )A.通过观察 B.借助媒体 C.亲身实践 D.与人交流10.从向解放军敬礼到向祖国敬礼……曾经在地震中重生的“敬礼娃娃”郎铮如今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他在家人、朋友、同学、老师,社会各界给予的爱与温暖中逐步成长。郎铮的成长过程体现了(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③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形成 ④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1.有一首很妙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世事只有深入地去分析、去探究,才能达到“明”的状态。就像我们了解社会,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社会是险恶的,要小心谨慎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我们可以不投身于社会实践,用心琢磨就好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2.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安提前制订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小安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 )①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忽视课堂学习 ②学习生活技能,学会尊重劳动③学习行为规范,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体验社会生活,提升综合能力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3.浙江某医院为在新疆的患者完成国内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脏切除手术。跨越5 000千米,偏远地区医疗实现“触屏可及”。这表明 (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②网络发展的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③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发展 ④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时,要安静。我们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破坏社会秩序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③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行为中属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是( )①工人按照操作规程工作 ②定期收拾自己的房间③在指定区域停放共享单车 ④劝告他人不要随地吐痰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xx小题,共xxx分)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社会犹如一台机器,每个人都是机器的零部件。”“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中乐,离群则悲。”(1)结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说说上述名言蕴含的道理。(6分)材料二 某中学开设校园无人机兴趣社团,学生可以在社团里学习无人机原理,提升思维;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研学,让学生在参观学习中感悟行为规范与爱国精神;设置职业体验日,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角色,明确未来方向。(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应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9分)17.(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日益成熟,许多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畅销全国甚至海外;各地政府利用网络直播等形式开展“云招商”活动,吸引了大量投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让民众办理各类事务更加便捷,同时民众通过网络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越来越多,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网络发挥的作用。(8分)材料二 如今,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没上车就能用手机远程打开汽车空调,尽享清凉;没时间做饭,用外卖App点餐;使用AI深入学习、完善工作报告……(2)在生活中,你借助网络做过哪些事情,给你哪些感受 (9分)18.(2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组)优秀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我省阜阳市的李智琳、李慧琳,合肥市的周彦博3人入选。李智琳、李慧琳姐妹俩出生不满4个月,爸爸就因病失去工作和行动能力。姐妹俩从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陪伴爸爸、料理家务,在学习上也比学赶帮、连创佳绩。2022年,妈妈葛春梅当选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姐妹俩在妈妈的示范带动下,10岁时就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6年来累计服务时长近2__000小时 土家族少年周彦博立志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累计义务宣讲50多场、受众超过5 000人次。作为学校民族团结讲解员,他利用课余时间分享民族团结故事,介绍家乡特色服饰、手工织锦等民族文化艺术,在他的带动下,土家族摆手舞成为学校课间操。2023年,他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有什么社会价值?(6分)结合画线部分,说明李智琳、李慧琳和周彦博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列举你参加过的两项此类活动。(8分)(3)谈谈我们应怎样向他们学习,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9分)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参考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1.D , 2.B , 3. D 4.D 5.C 6.D 7.B 8.A 9.B 10.A 11.C 12.A 13.A 14.B 15.C16.1,答案: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②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6分,每点3分)16.2,答案:①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②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③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扮演社会角色。(9分,每点3分)17.1,答案:①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创新资源汇聚、融合与共享。②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8分,每点4分)17.2 答案:①帮助父母网上购物;利用语言学习类App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等。(4分)②感受: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5分)18.(1)示例:有利于激励青少年积极上进,培养社会责任感,践行亲社会行为,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应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作答,6分)(2)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行为)。(2分)参加过的此类活动示例: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宪法宣传活动;在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义务照顾孤寡老人;等等。(答出两项即可,6分)(3)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9分,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答题卡.pdf 八年级道德试卷.docx 参考答案及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