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小小志愿者》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 小小志愿者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二年级 单元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1.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依据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二年级下册教材,通过 "小善当环保志愿者" 的故事、志愿者联盟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初步形成志愿服务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2.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换位思考能力,具备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通过示范引导、活动体验、价值取向教育等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志愿者”含义及服务内容,体验志愿服务的积极感受,感悟其意义,初步形成志愿服务意识。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情境探究法、角色扮演法、故事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动画。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PPT 课件、视频、学习单。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过程目标:明晰“志愿者”的含义,了解志愿服务的内容,认识到志愿服务的积极意义,初步形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 结果目标:了解志愿服务程序,能初步按优势、兴趣等自身特点与他人合作制定志愿服务计划。 素养目标:体验助人和被人帮助的快乐,提升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信心,感受志愿服务带来的荣誉感、自豪感。 1. 课堂问答:能准确说出志愿者特征; 2.小组学习单:完成服务计划表; 3. 情感反馈卡:用笑脸贴纸表达感受。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学习重点:使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内容,感受志愿服务带来的荣誉感、自豪感。 学习难点:使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程序,能初步按优势、兴趣等自身特点与他人合作制定志愿服务计划。 角色扮演体验服务过程 提供可视化计划表模板 教师示范 + 小组互助指导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 1.PPT呈现规则:请同学佩藏眼罩参与游戏,在不碰绳索的情况下到达道路 尽头。(游戏有一定危险,请教师注意学生安全。) 2.教师随机邀请10名学生参与游戏,并询问他们此时的感受。(预设:学生有些担心和害怕,担心蒙着眼睛什么都看不到,撞到绳索,或者被绳子绊倒等)。 3.教师鼓励其余学生主动帮助戴眼罩的同学通过路障,并引导所有学生思考: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以做什么 4.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帮助他人和被人帮助的感受 5.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当受到帮助时,自己遇到的难题会得到解决,这让我们感到开心、温暖;当帮助他人时,我们也同样会得到快乐,会因为帮到别人而有成就感。大家知道“志愿者”吗 这是一种专门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的人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志愿者,了解志愿工作的意义吧!。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体验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积极感受,引出本课主题。二、天真屋 教师引人:小善同学就是一位小小志愿者,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找一找小善在去年暑假做了哪些事。 PPT播放视频(视频内容为教材第45页内容)。 教师提问:小善在去年暑假做了哪些事 他的心情怎么样 从小善同学身上,你发现“志愿者”是做什么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归纳出“志愿者”的基本含义(位于教材第46页)。(考虑到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可适当解释“报酬”“自愿”的意思。) 教师小结:同学们,大家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志愿者,也知道了服务他人的乐趣和意义。恰好我们班要组建“小小志愿者”团队,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吧。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尚未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内容”形成概念,本环节通过小善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志愿者”的含义和志愿服务内容,了解志愿服务带给自己的积极感受,感悟其意义,初步树立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三、游戏角.小志愿者联盟 1.教师:号外,号外!二年级x班小志愿者联盟成立啦!现在,老师准备给每个小分队派发第一次志愿任务,请同学们分工合作,完成本组志愿服务计划,小组内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项,就把名字写在表格的相应地方。当然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添加一些服务项目。记得回答表格最下方的问题哦!现在开始吧。(服务主题可将教材第46页到第47页游戏角板块“小志愿者联盟”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设定,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 2.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志愿服务计划表,并引导学生汇报分享。(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提问:①你们组的志愿服务是什么 说一说你们的计划。为什么这位同学选择做这一项呢 ③除了老师列出来的工作,你们还有其他补充吗 有没有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添加了一些服务项目 ④假如我们完成了这次志愿服务,你们的心情可能是怎样的 )。 3.教师小结:在各个志愿者小分队的汇报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荣誉感。你们在分工时,还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对志愿内容进行了分配和补充,非常好!这样我们的志愿服务就更可能给他人带来帮助和快乐了。 本环节旨在提升学生争做志愿者的热情和信心,引导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程序,初步能按优势、兴趣等自身特点与他人合作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四、加油站 谈一谈:志愿服务活动为什么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当志愿者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益处呢? 请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吧! 学生分享。 对志愿服务有更深的认识。四、课堂小结 .课后拓展 教师小结:童年是最美好的时光,我们要从小培养爱家乡、爱社会、爱公益的精神,要多学习志愿者哥哥姐姐们,更多地参与小学生志愿活动! 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有没有当志愿者的经历或者当志愿者的想法?如果有请记录下他们的分享吧! 通过亲自分享,给孩子榜样的示范,小培养爱家乡、爱社会、爱公益的精神。5.板书设计传递爱心6.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