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素养提升·微专题微专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知识背景]1.地形类型、地形部位、河流流向的判读及相关地理计算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主题探究] [地理实践力](2025年广东汕头月考)2025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普降大雨、暴雨,多地出现历史性强降雨和洪水,由此诱发了崩塌和山洪,形成了堰塞湖。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灾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第1~2题。1.⑤处附近堆积着大量崩塌物,该处易发生崩塌的原因是位于 ( )A.陡崖处 B.山脊处 C.山谷处 D.鞍部处2.此时需要紧急撤离和疏散人员的村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单元整合提升【知识框架】【考点·链接中考】考点①:地球仪[地球地图+极地地区主题](2024年广东中考地理)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开站后,该站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联动,开展近岸海洋、海冰环境调查等科学考察。右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题。1.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地球地图+极地地区主题](2023年广东中考地理)近20年来,科学家对北极海冰、植被和格陵兰冰川进行了监测,发现全球增温使北极地区的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了快速变化,夏季尤为明显。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科考站。右图为北极地区图。据此完成第2题。2.黄河站的经纬度是 ( )A.(78°55'N,11°56'E) B.(11°56'S,78°55'E)C.(78°55'N,11°56'W) D.(11°56'S,78°55'W)考点②:地图+地理实践 (2025年广东中考地理)我国北方地区某中学开展校园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观察校园里枫树树叶在一年内“嫩芽→绿叶→红叶→落叶”的变化现象。据此完成第3题。3.该学校实验楼位于教学楼正北方,指向标指向正确的学校局部平面图是 ( )A B C D (2025年广东中考地理)格尔木至拉萨的直线距离约815千米,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实际距离约1 142千米。右图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第4题。4.格尔木与拉萨的相对高度是 ( )A.821米 B.1 422 米C.2 243米 D.6 479米 [地图应用主题](2024年广东中考地理)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快递点进村已成为新的趋势。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村及其周边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第5~6题。5.该村及其周边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丘陵 B.高原C.平原 D.山地6.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设快递点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 [跨学科研学主题](2023年广东中考地理)近期,广州市某学校地理小组就近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活动。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第7~9题。7.研学路线上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0米 B.280米C.350米 D.480米8.研学路线所处的山体部位是 ( )A.陡崖 B.鞍部C.山脊 D.山谷9.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有公交车站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素养·跨学科主题】 [跨语文、跨历史](2025年湖北黄冈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包括臆想阶段、猜测阶段、验证阶段和卫星探测阶段。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漫长而艰难的认识探索过程。据此完成第1~2题。1.验证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A.亚里士多德 B.张衡 C.麦哲伦 D.加加林2.下列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诗句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跨历史](2024年辽宁鞍山模拟)“鏖战独树镇”是长征著名战斗之一,发生于1934年11月的河南省方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右图为独树镇周边地形图。据此完成第3~4题。3.红军经过独树镇时 ( )A.悬崖陡峭,攀爬不便 B.河网纵横,行军缓慢C.丘陵地区,易受阻击 D.暴雨多发,泥泞难行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较多 B.施工难度小 C.线路较短 D.水质优良参考答案微专题:A B单元整合提升:B A D A A B B D A CDC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