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复习课件)(四川专用)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复习课件)(四川专用)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0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选必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01
02
体系构建·思维导图
核心突破·重难全析
真题溯源·考向探究
目录
CONTENTS
考情分析·命题预测
03
04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04
05
01 考情解码·命题预警
考情分析·命题预测
考点要求 考察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认识经济全球化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25年四川卷11题 2025年浙江一月19题 2024年全国甲卷7题 2024年浙江一月29题
2023年辽宁卷12题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25年湖北卷6题 2025年四川卷12题 2025年四川卷17题2025年江苏卷13题 2025年湖南卷12题 2025年北京卷20题 2024年浙江六月19题2024年江苏卷11题 2023年天津卷18题
考情分析·命题预测
考情分析 今年四川卷在选择题11、12,主观题第17题中对该部分有所考查,在一轮复习备考中应准确掌握该知识点。
本考点在高考中考查形式上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会有部分主主观题会涉及。试题情境主要聚焦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国家间的比较优势等,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影响因素、机遇与挑战等主要知识。学科任务主要是考查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解释与论证等能力,主要是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解读、加工、推理的分析。在内容上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课标要求 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02 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活动
主体
发展
趋势
国际组织(四单元)
经济:经济全球化(三单元)
国家(一单元)
政治:世界多极化(二单元)
当代
国际
政治

经济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参 与
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主要表现
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影响因素
第6课:走进经济全球化
重要载体
日益开放
的世界经济
认识经济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根本因素
物质技术基础
根本动因
体制基础
跨国公司
态度
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要建设“四型”世界经济
要完善全球治理
树立正确义利观
机遇与挑战
03 核心突破·考法全析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认识经济全球化
知识点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2.地位: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3.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 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
1.因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认识经济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生产领域)
分工合作,
发挥比较优势
金融全球化(投资领域)
海外投资
跨国兼并收购
引进外资
知识点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贸易全球化(交换领域)
(商品/服务贸易)
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考点一
认识经济全球化
核心突破
重难全析
知识拓展:区别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侧重于强调生产分工协作,在生产领域。
如由各国企业共同生产某一产品的不同部件。
贸易全球化——侧重于强调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在交换领域。如某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或者出国旅游等内容。
金融全球化——侧重于强调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在投资领域。 如某企业进行国际投资、跨国收购,涉及国际金融机构等内容。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认识经济全球化
知识拓展: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
根据两国的比较优势,思考:
1.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
2.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3.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甲国
每人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


800千克
或生产
600千克
乙国
每人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


1000千克
或生产
1200千克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知识点2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认识经济全球化
根本因素: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根本动因:各国对本国利益的追求 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利润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在全球到处落户,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直接动因 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知识点3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认识经济全球化
1.含义 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投资方式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直接投资,单独或共同出资,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展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3.地位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重难全析
考点一
认识经济全球化
核心突破
知识点3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4.跨国公司的影响
①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资源)
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①不考虑母国(投资来源国)或东道国(投资接受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
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核心突破
重难全析
考点一
认识经济全球化
(2024年·内江·三模)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82万亿元,增长5.5%,占进出口总值的47.4%,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6万亿元,增长6.4%。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在于( )
①符合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的现实需求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在逐渐增强
③共商共建共享得到了各国高度认同
④加强经贸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在逐渐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不是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
③:共商共建共享得到了各国高度认同与现实不符,③错误
重难全析
考点二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核心突破
1.机遇:
①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根本动力)
A.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B.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C.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
③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知识点1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重难全析
考点二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核心突破
2.挑战:
①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
贫困和饥饿问题、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不同群体带来的冲击等
②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人为风险、治理失灵带来的风险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两种主要的风险类型)
知识点1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知识拓展:微笑曲线
思考: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微笑曲线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向曲线的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的创新研发延伸;要么向下游的品牌服务延伸。
学科术语积累: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占领产业链供应链制高点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知识点2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1.总对策(态度)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2.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方向) 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建设“四型”世界经济(动力) ①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
②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③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
④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4.完善全球治理 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原则,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摒弃零和思维,实现合作共赢,义利相兼、先义后利,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
核心突破
重难全析
考点二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2024年·凉山·三模)近年来,一些国家针对中国的经贸科技打压措施层出不穷,制裁中国企业的单子越拉越长。这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做法,不仅损害国家间的经贸关系,也会破坏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不是“去风险”,而是在制造风险。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逆全球化加剧世界动荡是影响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世界多极化加剧国际竞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④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有助于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①:材料不涉及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排除。
③:世界多极化不会加剧国际竞争,更不是造成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根本原因,③错误。
04 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真题溯源
考向01 认识经济全球化
1.(2025·四川·高考真题) 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入境外国人共计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这离不开我国实施的各项免签政策,为外国游客提供更长停留时间和更大活动范围:也离不开持续简化来华签证流程,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举措,让“中国游”越来越丝滑。由此可知,我国( )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拥抱世界 ②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内大循环
③通过优化自身相关措施提升国际吸引力 ④与其他国家联动推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②:材料强调的是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属于“外循环”或“国际交流”范畴,而非“国内大循环”,材料没有提及国内市场或内需问题,②不选。
④:材料仅提到我国单方面优化政策吸引外国游客,未提及“与其他国家联动”或“全球经济平衡”,④不选。
故本题选B。
B
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2.(2025·浙江·高考真题)利比亚内乱、叙利亚战乱、俄乌冲突等引发的一次次移民潮使欧洲社会饱受冲击。近年来,阻止和排斥外来移民、强调本国国民利益优先、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等政策主张的极右翼政党在欧洲快速崛起。由此可见( )
①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势所趋 ②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欧洲面临阻力
③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 ④地区冲突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存在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尽管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的现象,但这并不是主流,①排除。
③:材料强调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冲突、移民潮、政治态度等方面的关系,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③排除。
故本题选D。
真题溯源
考向01 认识经济全球化
D
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3.(2025·湖南·高考真题)如果以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作为起点,经济全球化已经走过了500多年。时至今日,经济全球化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面临巨大的阻力。“经济全球化还能维续向前吗?”有观点认为“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全球经济互动合力
②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须顺应各国利益诉求
③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②:各国利益诉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但不是顺应各国利益诉求,②错误。
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而不是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真题溯源
考向0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B
05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数字中国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统筹全局。2024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明确数据治理边界,保障公民隐私权。基层政府推行“数字民意直通车”,通过线上平台收集群众意见,赋能智慧社区治理。杭州市依托“城市大脑”实现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数字化,市民可通过App实时参与城市管理。2025年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5年稳居全球第二,5G基站覆盖率达60%。
中国积极推动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与东盟共建“数字丝绸之路”,2024年促成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框架。然而,某些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联合盟友推行“数字联盟”,试图主导全球技术标准。例如,美国通过《专利废除法案》单方面取消部分中国企业的专利权,欧盟出台《数字市场法》强化技术壁垒。2024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数字基建项目中标率同比下降12%,但同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规模增长23%。
时政背景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数字经济资源,推动生产要素在丝绸之路国家间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贸易和投资创造更好条件,让不同国家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有利于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通过数字化推动我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点解读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热点解读
命题预测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面对全球数字化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要统筹谋划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通过联合研究、技术转移等务实举措,建立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体系,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此举( )
①促进数据资源国际共享,提高我国发展的整体性
②旨在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联动效应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
④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利于提高我国发展的整体性,材料强调的是开放发展,而没有涉及协调发展,①不符合题意。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此举并非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讲师:xxx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