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 认识常见的物体第4课 认识金属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 认识常见的物体第4课 认识金属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粤教版(2024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4 认识金属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金属具有有光泽、较坚硬、能变形等特征,初步建立“金属有独特属性、应用广泛”的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金属与非金属物品的差异,建立“实物观察—特征提取—分类判断”的思维链,能依据特征区分常见金属与非金属。 探究实践:能观察金属的光泽、触摸硬度、尝试弯折,用简单语言描述金属特征,记录发现。 态度责任:感受金属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爱护金属物品的习惯,激发观察身边物质的兴趣,体会物质特征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金属的核心特征;识别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品;能依据特征区分金属与非金属。
难点:理解“光泽是金属的典型特征”;关联“金属特征”与“生活用途”的因果关系;避免将“重”等同于“金属”。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与问题 1.出示大桥:我们身边由许多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 2.提问:“你知道身边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吗?” 环节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1: 1.问题与想法①:你知道身边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吗? 2.探索与实践①: (1)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一找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 预设:课桌的桌腿是用铁制成的,摸上去凉凉的。 预设:不要触摸金属片,小心触电! (2)观察并记录: 请在方块里画“√” 3.讨论与发现① (1)讨论:你知道了哪些常见的金属材料? (2)汇报小结:金、银、铝、铜、铁…… 活动2 1.问题与想法②:除了教室里的物品,你知道还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吗 2.探究与实践② 任务: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是由金属制成的。 3.讨论与发现② (1)讨论:你知道还有哪些科技产品也需要用到金属材料吗 (2)发现:什么机器里含有贵金属? 环节三、思考与练习 1.请向同学们介绍一种金属制品,说一说它是由那种金属材料制成的? 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制成什么物品呢? 环节四、总结与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3.作业布置:和家长一起找家里 3 种金属物品,摸一摸、看一看,记录在特征卡上。
板书设计 1.4 认识金属 金属的特征: 有光泽:打磨后亮闪闪,能反光 较坚硬:敲不碎,不容易坏 可变形:能弯折,不断裂(延展性) 生活中的“金属身影”(用途): 工具类:铁钉、螺丝刀、钥匙 厨具类:铝锅、不锈钢勺子、菜刀 饰品类:银项链、铜手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金属百宝箱”极具吸引力,95% 的学生能快速聚焦金属的直观特征;砂纸打磨、弯折铝箔等体验式活动操作性强,学生能清晰感知光泽、延展性;分类游戏贴合低年级认知,能准确区分金属与非金属。 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对“光泽”的理解局限于“亮闪闪”,难以区分金属光泽与塑料反光;小铁锤敲击环节需反复强调力度,个别小组出现纸片飞溅;对 “金属导电、传热” 等特征未涉及,认知较片面。 改进措施:增加 “金属 vs 塑料反光对比卡”(标注“金属光泽有质感”);将小铁锤替换为塑料压块,降低操作风险;增设 “传热小实验”(金属勺 vs 塑料勺放热水中摸柄),拓展金属特征认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