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 认识生物第5课 认识我自己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 认识生物第5课 认识我自己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粤教版(2024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2.5 认识我自己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衣服变小、个子长高、体重增加等是生长现象,明确成长需要食物、睡眠、运动,初步建立“生长有特征、成长需条件”的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婴儿与现在的自己、旧物与新物,建立“现象观察—差异对比—原因推理”的思维链,能关联生长现象与成长需求。 探究实践:能参与“旧物对比”活动,填写“我的生长卡”,分享成长变化,讨论成长需求,用简单语言描述生长发现。 态度责任:感受成长的奇妙与不易,养成按时作息、好好吃饭的习惯,懂得感恩家人关爱,激发自我成长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常见的生长现象;掌握成长的核心需求;能结合自身实例说明“我在长大”。
难点:理解“能力提升也是生长”;关联“成长需求” 与“生长现象”的因果关系;避免将“生长”仅等同于“个子变高”。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与问题 1.交流:生物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因为有生物,我们的星球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提问:整理衣柜时,对比你小时候和现在的衣服,能发现大小有什么变化吗? 环节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1: 1.问题与想法①:哪些现象说明我们会生长? 预测交流:搜集我们小时候的衣服和现在的衣服,放在一起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探索与实践①:和小时候的你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3.讨论与发现① 预设:我长高了、我换牙了、我会写字了、我会用筷子了、 预设:身体力量更强了,反应速度更快了,记忆能力更好了,学习能力更强了…… 活动2 1.问题与想法②:我们的成长需要什么 2.探究与实践② (1)任务:与机器人进行对比,说一说我们需要什么才能成长。 预设:充足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觉 预设:机器人需要充足的能源和日常的维修保养 3.讨论与发现② (1)讨论:通过活动,你觉得机器人是生物吗 (2)不是。拥有生命功能的生命体。 环节三、思考与练习 1.观察身边的物体,说一说哪些物体也会生长? 2.预设:动物和植物都会生长 环节四、总结与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3.作业布置:和家长一起测量身高体重,填在“生长卡”上,对比去年的数值。
板书设计 2.5 认识我自己 生长的“证据”(我在长大): 身体变:个子高了、体重重了、衣服鞋子小了 能力变:会走路、会写字、自己吃饭、认识更多字 成长的 “养分”(需要什么): 物质需求:食物(饭、奶、菜)、睡眠(每天 10 小时)、阳光 精神需求:家人关爱、学习练习、朋友陪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旧物与照片对比导入极具代入感,95% 的学生能快速识别身高、衣服尺寸等生长现象;“成长需求卡片”分类游戏贴合低年级认知,能准确区分必需与非必需需求;感恩教育自然融入,情感共鸣强烈。 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对“能力提升也是生长”理解较浅,仅关注身体变化;软尺测量环节秩序较乱,个别学生不会读数;对“睡眠、阳光的具体作用”讲解较模糊。 改进措施:增加“能力成长阶梯图”;提前培训小助手协助测量,用贴纸标记常见身高数值;播放“睡眠助生长” 动画短片,强化需求与生长的关联认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