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3张PPT)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论)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选必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选必二《法律与生活》选必三《 逻辑与思维》必修选修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教材体系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串联全书的主线: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与趋势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救国→立国→富国→强国革命(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建设(立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1978)改革(富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2012)复兴(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今)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P69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水平的标志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①含义: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②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决定作用题组反思网络工作室 出品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主导性因素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思想、哲学、意识形态、宗教、艺术等决定反作用决定反作用生产资料总和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地位2. 阶段3.生产力特点4.生产关系特点5.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氏族、氏族议事会6. 解体(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阶段(1)旧石器时代: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2)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距今约1万年前】3.生产力特点:生产力非常低下4.生产关系的特点(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共同劳动,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3)产品的分配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一、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5、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1)社会组织:氏族(血缘关系)(2)管理方式: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3)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一、原始社会黄帝部落(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炎黄子孙”由此而来)神农部落九黎族等-有人说:“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平均分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你觉得呢?野兽出没食不果腹部落战争没有医疗不是理想社会生产力极低原始社会必然解体决定孩儿他妈,我研究出个铜器,用它打出的粮食足够咱一家了!咱俩单飞吧!哦耶!兄弟们,铜器是我造的,所以我就自己用了啊!你们想用你们自己造!想不想和我一样打出很多粮食?想不想吃饱穿暖?那你们就得听我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出现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对立(阶级社会产生)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5、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产生5.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争夺生产资料出现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对立(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统治工具)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玉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丧葬、象征权力的重要礼器探 究与分享观点一: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观点二: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观点三:私有制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思考:请你辨析上述观点。√××不能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练习册P3①尽管私有制的产生,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原始社会人人平等的生产关系被瓦解,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但不能说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私有制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②私有制的产生,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产生,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拓展提升】 正确认识私有制的产生命题角度一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典例1】 (2024·辽宁铁岭高一联考)新中国成立初期,人类学工作者走进莽莽哀牢山拍摄了纪录片《苦聪人》,用胶片记录下了那些还在原始森林里风餐露宿、拿着简单木石工具刀耕火种的苦聪人的生产生活。由此推断,当时的苦聪人( )①有生产积极性,迈入了文明时代门槛②在生产生活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③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家庭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④不得不共同劳动且平均分配劳动产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按血缘结成的氏族是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奴隶社会2.(2024甘肃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在原始社会后期,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在奴隶社会后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进步B.男子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A3.(2024广东期中考试)下列内容中正确的因果关系及排列顺序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私有制确立——国家出现B.私有制产生——国家出现——生产力发展——阶级形成C.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形成——国家出现D.阶级产生——国家出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C4.(2025安徽高一期末考)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为了介绍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你可以选择的情境是( )①部族长老以文本的方式发布居住规划②人们用金属工具翻耕土地,播种种子③为了捕获猎物,某部落民众一起上阵④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平均分配的食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进入奴隶社会,才发明了文字。2选项体现的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题目要求是生产关系D1.产生2.生产力特点3.生产关系特点4.主要矛盾5.社会管理组织/上层建筑:阶级、国家产生6. 进步意义奴隶社会二、奴隶社会1.产生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一一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者是剥削和被剥削关系。注意阶级的含义2.生产力特点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了显著提升。3.生产关系特点(1)生产资料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3)产品分配: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青铜工具假如你是奴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对待这种剥削压迫?假如你是奴隶主: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对待经常反抗的奴隶?vs4.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基本矛盾(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5.社会管理组织(上层建筑):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产生了。【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先有阶级后有国家,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6.进步意义: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奴隶协作劳动,城乡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有助于生产发展和文化繁荣。(注意:文字出现是在奴隶社会,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进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二、奴隶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青铜工具良渚古城遗址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甲骨文古代占卜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思考:奴隶制是一种野蛮的剥削制度,那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次巨大进步 请举例说明。解答题:奴隶社会替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①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P70第一句)②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私有观念的社会,但是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其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因此,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它最终必然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原始社会的局限性)③奴隶社会虽然存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是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其生产关系适应并大大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奴隶社会的进步性)④所以说奴隶社会替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总结)1.生产力特点2.生产关系特点3.封建社会的剥削: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思想钳制4.主要矛盾5.走向封建社会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公元前256年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18年正式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今已持续运转2281年。封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水利事业有较大发展三、封建社会1.生产力状况:(相关链接)①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考的多)②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③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④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2.生产关系特点:★★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②产品的分配方式: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③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决定(1)经济剥削:①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②剥削方式: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唯一方式),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3.封建社会的剥削 (重点)选择题★我自己那点地太少了,只能租地主的地种(2)政治压迫: 封建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3)思想钳制: 地主阶级还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3、封建社会的剥削 (重点)选择题★相关链接:女子除了三种权力,还要受夫权支配。如:封建社会“典妻”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1)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2)斗争方式: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5.解体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封建生产关系将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1.(北京2025高一开学考)先秦诗经中的《硕鼠》中提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由此诗句可以推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①农民劳动的大部分产品归地主阶级所占有②奴隶可以占有和支配一部分劳动成果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支配④存在着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诗句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将剥削者比作“硕鼠”,体现出劳动者(奴隶)受到残酷剥削,这符合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特征。封建社会D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劳动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2(新疆2025-2026学年高三质量检测)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作为历史的见证,考古文物可以直接地反映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下列对文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A.黄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B.汉代的画像砖石——青铜器广泛使用C.宋朝的四系青瓷罐——地主占有农民全部劳动成果D.春秋时期窃曲纹铜壶——奴隶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属于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的文物,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不是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的文物,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春秋时期窃曲纹铜壶是奴隶社会瓦解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的文物。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A3.(河北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下列小说情节与封建社会的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①贾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黑山村等庄园的地租——地主阶级主要通过地租剥削农民②贾府的仆妇、丫鬟抵制王熙凤的统治——封建社会的仆妇、丫鬟毫无人身自由③元妃省亲,奶奶贾母等全家都要在路边跪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④贾赦为了几把古扇使别人家破人亡——封建社会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资本主义用征服、杀戮、劫掠等暴力手段,为其发展创造出巨额财富,这些罪恶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4.(2025年浙江高三检测)2024年12月,H省文物部门证实该省L市发现一处古墓葬群,出土有青铜剑、青铜匕首等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及汉代的陶器、铁器和玉器等文物千余件。以下表述中,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的是( )①收取地租是阶级剥削的主要方式 ②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③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被剥削者有一定的人身自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属于封建社会生产力的特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补充到P4)B材料是封建社会5.(温州十校联考2025)我国古籍记载,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强迫被俘虏的有扈氏氏族成员做放牧的奴隶,称为“牧竖”。由此可见( )A.“牧竖”的出现标志私有制的确立B.私有观念是人固有并永远存在的C.“牧竖”在奴隶社会中处于被剥削地位D.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土地私有化的出现标志私有制的确立 P3私有观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会随着历史发展而消亡,不是人头脑中固有并会永远存在的材料强调奴隶处于被剥削地位C6.(江苏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句话说明( )①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②在这一阶段人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出现了国家③当时的生产关系存在剥削,农民能支配部分劳动成果④奴隶制度的产生建立在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之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①④:“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表明奴隶制度建立在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之上,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相比是历史的进步,①④符合题意。②③:题干反映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部分成果农民还能自己支配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②③排除。B1.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私有制确立,国家产生。2.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分工完成。3.私有制会永远存在。4.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5.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7.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易错剖析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确立,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原始社会末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会走向灭亡生产力发展没有完全占有收取地租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人+钱资产阶级革命:原因、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制度确立的意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根本、直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表现、地位、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1.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2.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人与人的关系)3.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品分配)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即“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知识拓展专家点评: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隐蔽性)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人+钱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有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有钱)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使这两个条件形成。圈地运动黑奴贸易殖民运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思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吗?资产阶级经济上富有了,经济决定政治,必然要推翻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三.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2、方式:新兴资产阶级和思想家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资产阶级革命。3、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4、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究与分享:攻陷巴士底狱专家点评: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反封建斗争中),是由资产阶级而不是工人或农民阶级发挥了领导作用。四、无法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 基本特征 生产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2、 主要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名词点击:生产相对过剩:社会生产的商品大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解决的关键在于解决私有制导致的贫富分化;(人民有足够需求,买不起,商品卖不掉)生产绝对过剩:社会生产的商品大于实际的需要,解决措施主要是减少过剩商品的生产。(人民没那么多需求,商品卖不掉)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2)在阶级上的表现:(4)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3)地位: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产阶级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是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相关链接:措施理解:即使工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工人的从属地位和受剥削本质就不会改变。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的关系矛 盾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有制矛 盾表现表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主要矛 盾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复习课件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图示记忆 练习册 P1110.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2.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易错剖析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023·江苏·高考真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课堂练习B【链接高考】(2023·河北·高考真题)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D×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2025·湖南·二模)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恩格斯也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上述论述揭示了(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最终灭亡的命运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③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直接原因材料未体现怎么做课堂小结原始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私有制的确立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主要矛盾、国家产生、生产力、生产关系、主要阶级关系、主要矛盾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