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邯郸市涉县一中高二九月月考政治试卷
本卷命题范围:.必修4第一课至第四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下列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①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②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③感官世界只是一个相对的映像,真正的觋实存在于理念之中④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
外吾心,格物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把“一个结合”丰富和发展为“两个结合”。“第二个结
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可见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②“两个结合”源自实践,做到了客观
与主观的统一③“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④“两个结合”赓续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菌草,最初被用于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栽培出优质食药用菌。经过多年选育、创新,其功能也拓展到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菌草还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福建平潭的幸福洋滩涂盐碱地,见证着盐碱地变菌草良田的奇迹。菌草的栽培
①体现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②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说明物质的客
观实在性是有条件的④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类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他认为个人的生产技能和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作代表着人类最基础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个体才能表现出人类物种独有的高级意识。由此可见
①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②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③劳动在
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④劳动创造了人,促进意识器官的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大量生产或积累生物细胞、酶类和代谢产物,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其初衷是为了使食物保存得更长久,但这种与时间“对抗”的方式,却给人类味觉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发酵从哲学角度讲
①体现了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发酵过程是人类认识利用规律昀表现
③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体现了宏观物体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就会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网络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内卷”。“内卷”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表明
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②正确的崽识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没有被反映
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④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正是因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分析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我们才能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深入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规
律③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只要按规律办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这表明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③任何事物之
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④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到2030年,我国将在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在我国将基本建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航空产业新发展模式属于新事物
B.数量的不断积累才能引起航天事业的质变
C.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次次进步必然引起质变
D.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可支撑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10.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认识事物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普遍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下列选项与漫哂《放下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背负
了多少》体现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③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
④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辩证统一②对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集合,
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③理性队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④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随着科技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可穿戴智能设备将是手机之后又一个全新时代的电子产品。比如智能眼镜,将眼镜、智能手机和摄像机集于一体,能在人眼前形成一个虚拟屏幕,将信息和数据展现出来,同时在眼镜上集成麦克风和耳机,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进行操作。智能眼镜
①作为新的实践主体,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②具备一定的能动创造性和较强操作能力
③具有“人化”的特点,是人类实践的产物④是对人的赋能,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人生就像草稿纸,写满了我们算错的公式。写的越多,离真相就越近。但我们这一生,都是在练习。”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是真理性认识②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③认识具有
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④人的认识能力决定实践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断突破,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北斗系统以其独立自主的运行能力和精准可靠的导航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应用。
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更安全的导航体验。由
此可见
①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的需要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恒的使命
④真理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推翻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列选项与名句“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行是知之始,知是识之成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
尽狂沙始到金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普高教育再添新景:国家连续实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埘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 86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学校建设投入,显著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与硬件改善同步的,还有师资质量的提升。10多年来,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 83万人,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韵师资紧张问题。教师学历结构不断优化,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由5%提高到12.4%,增长近1.5倍。各地不断加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丰富学校选修课程、培育学校优势学科,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由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更好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10多年来,围绕实现科学选方和促进教育公平,普通高中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得到完善。2021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目前,“振兴县中”的努力正陆续落地。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普高教育再添新景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深刻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农业强国建设不仅意味着强农业,还意味着强农民、强乡村,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四化同步;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城
乡融合,使广大农民和广袤乡村在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实现包容性发展。农业强国建设意味着促进农业物质文明,加强新农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注重农业中所蕴含独特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把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农业强国建设意味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智慧农业。农业强国建设加大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教育理念和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加大农业走出去力度,把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用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运用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助力这些国家的农村减贫和农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非遗是古代人民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是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是动态的“活的生命体”,对推进服务百姓民生、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聚焦“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这一主题,就是
为了进一步形成共鸣、达成共识、增进共行,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非遗,让非遗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让非遗走出历史、走进当下、走向未来,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让非遗回归生活,再现“本真”,让非遗适应当下,突显本色,必须遵循规律,以敬畏心来开发利用非遗。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谈谈如何让非遗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12分)
材料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展示新时代
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2024年6月8日~6月9日,昌都市文化
局(市文物局)开展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包括“昌都非遗
文创产品”设计征集比赛、云游非遗·影像展等,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绚丽多姿
的非遗文化大餐。
(2)一方水土一方人,一项非遗一片情。请你结合材料二,为展示宣传昌都市非遗产品另外
拟订一个活动方案。(6分)
要求;①写出方案名称、各方举措;②字数在200字左右。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封闭的“最终真理”,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展现鲜明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只有将信仰之巅、真理之峰能动转化为信念之美、实践之用,才能做到理论武装之行、理论宣传之能、理论阐释之美。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阐述我们的党是怎样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
理论体系的。邯郸市涉县一中高二九月月考·政治试卷
19
意国个
日叶然二引人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白眼N全.图
不数则
1,D题中观点认为人的灵明是世界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属于唯心主义。③观点主张存在
着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是客观唯心主义,属于唯心主义,人选。,④观点认为天下万物及其本质规律都
在人的心中,要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只需要向心内求知就可以了,这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是主观唯心主义,
属于唯心主义,入选。气是生命的源头,气是世界的本原,①观点是古代朴紫唯物主义,排除。自然界由数目
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这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②排除。
2.B创造性地把“一个结合”丰富和发展为“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说明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两个结合”赓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①④人选。
“两个结合”源自实践,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③不选。人
3.A菌草由最初的“种草”功能,拓展为生态治理先锋,体现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①入选;通过生态治
理,盐碱地变菌草良田,说明菌草的栽培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②人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无
条件的,③不选;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物质具体形态,但不可创造物质,④不选。
4.D通过劳动这种能力,个体才能表现出人类物种独有的高级意识,表明劳动在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③④人选。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①不选:意识的内容是客
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②不选。
5.C发酵,这种与时间“对抗”的方式,却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将原料来代谢产物的
过程,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该过程是人类认识利用微生物代谢规律的表现,②③人
选。正确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①不选: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各种运动形式都有自己的物质载
体,④不选。
6.B“内卷”作为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这表明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
么样的意识内容,①④符合题意。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错误。材料未
涉及“没有被反映者”的问题,③不选。
7.A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深人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在尊重规律的基融上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不能改造规律,②错误。只要按规律办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标,说法绝对,④不选。
8.B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相互作用,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为事物的联系,②不符合题意。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事
物都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③错误。
9.A我国航空产业新模式具有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点,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故属于新事物,
A符合题意。从量变到质变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数量的增减,一个是场所、结构的变化,“数量的不断积累才
能引起航天事业的质变”说法过于绝对,B不选。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不选。D夸大了目标这一意识的作用,不选。
10.A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橱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体现了要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符合题意。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
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说明要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
涉及到矛盾主次方面,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涉及新旧事物,①不符合题意。
11.C漫画《放下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背负了多少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乱生于治,
怯生于勇”意思是在一定条件下,“乱”可以由“治”产生,“怯”可以由“勇”产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①符合题意。“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意思是把军队放在绝地、死路上,士兵才会
拼命作战以求得生存,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符合题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体现要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不符合题意。“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说明不同的蔬菜瓜果对土壤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