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024)2.6《从小爱科学》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024)2.6《从小爱科学》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从小爱科学》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隶属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科学 学科学》,本单元聚焦“科技兴国”,涉及科学技术、科学家等元素,围绕“科学”主题展开,通过生活场景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学科学”拓展到“爱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品质。
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两个栏目:科学家的童年和做个小小科学家。第一个栏目“科学家的童年”通过展示李四光、法布尔等科学家的童年故事与科学探索历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们从小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品质。在阅读角还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科学家的潜质。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学习第一栏目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的童年故事,知道他们的科学探索经历,感受科学家身上的勤奋好学、乐于探索等科学精神。
2.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学好科学的信心,树立成为科学家的远大志向。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科学家的童年故事,感受科学家身上的勤奋好学、乐于探索等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增强学好科学的信心,树立成为科学家的志向。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3分钟)
1.回忆: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大家说一说都有谁?
预设:邓稼先、屠呦呦、钱三强等。
2.提问:在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呢?为什么?
预设:我喜欢钱学森爷爷,因为他造火箭很厉害。
补充:科学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3.追问:他们是小时候就这么厉害的吗?
4.小结:许多科学家从小就敢于质疑,善于发现。
5.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乘坐“时空探索号”列车,一起探访这些伟大科学家乘客们的童年。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导入,为进一步探索科学家作铺垫。创设“时空探索”情境,用“科学家乘客”“时空列车”等新奇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童年及科学探索过程的兴趣,自然引出探索主题《科学家的童年》。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科学家童年车厢】(15分钟)
1.过渡:各位小乘客,我们已抵达第一站——李四光爷爷的童年小站!他是老师小时候最敬佩的“地质探险家”。
展示材料:
2.提问:“小乘客”李四光对什么产生了大大的问号?
预设:大石头。
3.追问:为了解开这个问题,他后来做了哪些事情?
预设:学习地质学知识,考察研究、作出推断。
4.思考: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收集到了哪些闪闪发光的“科学家成长能量”?
预设:好奇心、爱提问、爱动脑、坚持到底、勇于探索。
评价:太棒了!我们成功收集到了李四光爷爷的“好奇心”“坚持探索”能量卡!正是这些能量,让他从对着石头好奇的小男孩,变成了伟大的地质学家!
5.过渡:现在,我们前往下一节车厢——“科学家乘客档案室”,那里有更多精彩的童年故事等着我们!
6.小组讨论:准备好课前搜集的科学家资料,组内先自由交流,再整理出一份包含科学家照片、名字、童年关键事件、发现的“成长能量”的科学家童年档案卡,5分钟后派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1)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档案卡:6岁时参观园艺场,第一次产生“田园梦”;中学时期因“自由散漫”被称“油渣”,但地理生物成绩突出;放弃父亲安排的南京政府工作,报考西南农学院。
提问:这位乘客的“田园梦”能量是什么时候点燃的?
预设:6岁。
追问:他为了实现梦想,做出了什么勇敢的选择?
预设:放弃父亲安排的南京政府工作,报考西南农学院。
引导: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发现?
整理:伟大事业往往始于童真的热爱,成于逆流而上的勇气。当世俗标准与内心召唤冲突时,真正的追梦人永远选择听从后者。
(2)竺可桢档案卡:因体弱多病被称“竺家药罐头”,却坚持每日观测天气;9岁目睹台风灾害,在日记画下“风灾图”。
提问:这位“气象小哨兵”乘客,小时候身体像什么?
预设:“药罐头”。
追问:但他坚持做什么记录?
预设:观测天气。
思考:从他身上你扫描到哪些能量?
预设:坚持、细心、关心自然。
(3)居里夫人档案卡:为维持家计,15岁起担任家庭教师8年;在华沙“流动大学”秘密学习物理化学。
提问:这位了不起的女乘客,在求学路上遇到什么挑战?
预设:家庭困难。
思考:扫描到她身上强大的“能量”是什么?
预设:勤奋、坚韧、对知识的热爱。
(4)“昆虫迷”法布尔的档案卡
展示材料:
思考:在他身上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预设:好奇心。
补充:正是法布尔小时候的好奇心,让他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一起去看看吧!(播放“昆虫迷”法布尔的童年片段视频)
7.整理:各位小乘客,参观完这么多“童年档案车厢”,你们发现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乘客”,小时候普遍拥有的“成长能量”是什么?
展示预设:
8.小结:太棒了!大家的探测器真灵敏!我们收集了一大把闪闪发光的“科学家成长能量卡”——好奇心、坚持、专注、爱探索……这些能量,就是他们从童年小站出发,最终抵达科学高峰的秘密燃料!
设计意图:将科学家的童年故事融入“车厢参观”情境,通过“能量卡”将抽象的科学家优秀品质具象化、可收集。提问用“能量”等词汇更符合情境。最后通过归纳科学家共性品质,将科学精神具象为“好奇心”“探索精神”等可感知、可实践的品质。
【活动二:潜能检测站】(10分钟)
1.过渡:各位小乘客,“时光探索号”即将进入“未来潜能检测站”。这里有一位特别的小乘客“肖肖”,让我们看看他身上闪烁着哪些和科学家一样的光芒。
展示材料(播放视频):
2.提问:潜能探测器启动!各位小乘客,快看看肖肖身上闪烁的能量光芒对应我们收集的哪张能量卡?
预设:爱思考、好奇心、爱动手实验等。
3.追问:根据这些闪烁的能量光芒,你们觉得肖肖有成为未来科学家的潜能吗?
预设:有!他具备一些科学家的特点和品质,非常有潜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4.思考:现在,请每位小乘客想一想,你身上有没有这些闪闪发光的“科学家成长能量”呢?
预设:有!我也常常对很多事情感到好奇,想要去探索……
5.追问:哇!我接收到好多能量信号!大家身上都藏着宝贵的能量!你有信心让这些能量越来越亮吗?你想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吗?
预设:想!我要发挥我的潜能……
6.思辨:未来所有人都要成为科学家吗?
预设1:如果全是科学家,谁给我们烤面包呢?
预设2:现在种田要用无人机,农民伯伯也要学科学知识!
7.总结:同学们,我们处在人生最宝贵的阶段,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向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学习,未来我们人人皆可能是科学家。
设计意图:将案例分析转化为“潜能检测”情境,用“探测器”“光芒”“能量信号”等比喻,让“他评”和“自评”更有趣。从“他评”到“自评”形成从观察到内化的认知闭环,符合皮亚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激发学生成为科学家的动力和兴趣,强调每个人身上都有“科学潜能”。
【活动三:未来梦想站台】(5分钟)
1.过渡:各位怀揣梦想的小乘客,“时光探索号”已抵达“未来梦想站台”!
2.宣言:现在,请带着你心中的科学梦想,勇敢地走到“梦想广播站”前,发表“未来科学家宣言”!告诉大家,你想在哪个星球探索?想用你的科学能量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什么奇迹?
3.活动:请梦想家们把你们的梦想卡贴到教室的“未来之星”墙上吧!
4.总结:老师看到每个闪闪发光的科学梦想里,都藏着一颗改变世界的心。老师相信只要你们珍视并不断注入“好奇心”“坚持”“探索”这些强大的成长能量,未来“时光探索号”一定能载着你们,抵达属于你们的科学星辰大海!梦想站台,出发!
设计意图:通过发表宣言的形式,帮助儿童将抽象的“科学家”职业转化为具体的可实践的目标。接着在“未来之星”墙上粘贴梦想卡,更是增强了学生追求科学的热爱和动力。最后教师的总结再次呼应“成长能量”和“时空旅行”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三)课堂小结(2分钟)
各位小乘客,本次“时光探索号”童年探索之旅即将结束。我们探访了伟大科学家的童年小站,找到了他们成功的秘密能量。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自己和同伴身上,也发现了这些闪光的能量!记住,科学家的旅程,就是从童年的一次好奇、一个问题开始的。带上这份收获,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燃烧好奇心,坚持去探索,也许下一次旅程,我们就是去探索你们自己创造的未来科学世界!
本次列车已抵达终点站,期待下次与未来科学家的同行!
五、作业布置
请每位乘客在返程途中,为你最喜爱的科学家“乘客”制作一张更详细的“时空乘客档案卡”。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