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第四课 《体检项目和常见疾病症状》教学设计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八年级(全)课题 第四课 《体检项目和常见疾病症状》 课时 1课标要求 能正确认识青少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和指标并且意识到青少年进行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和意义。能够认识青少年群体常见的疾病、各自的症状情况,以及如何解决和治疗。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的第四课,围绕“体检项目和常见疾病症状”展开,本部分内容通常隶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 “健康基础知识” 模块,是 “身体健康维护” 单元的核心内容,衔接 “运动与健康”“营养与健康” 等知识点,形成 “认知 - 行为 - 维护” 的健康知识体系。内容涵盖体检的项目和指标、常见疾病的症状等核心模块。教材紧密贴合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实际,借助视频、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形式,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融合,既契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为后续深入学习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筑牢根基,是助力学生提升健康素养、养成科学运动与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内容。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与心理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 “体检” 的认知多停留在 “学校组织的常规检查”,对体检项目的目的、指标含义了解较少,易产生 “体检只是走流程” 的误区。且学生普遍存在 “重治疗、轻预防” 的倾向,对体检中发现的轻微问题如轻度近视、体重偏轻重视不足,难以主动调整生活习惯。此外,部分学生因害怕体检结果或对医疗检查有恐惧心理,存在逃避体检、隐瞒症状的情况。因此,通过开展教学,能够助力他们强化关注身体健康、爱惜身体的健康意识。核心素养目标 1. 能清晰知晓常见体检项目(如身高体重测量、视力检查、心肺功能检测、血常规等)的目的与指标含义,建立 “早发现、早干预” 的健康意识,理解体检与疾病预防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 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活动,提升自主分析和解答能力;在课程中积极学习相关内容,明确常见的疾病类型以及应对措施,强化个人身体健康意识。3. 学会根据体检结果初步判断自身健康状况,针对常见疾病症状制定简单的健康改善计划,养成定期关注自身健康、主动参与体检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体检项目(身高体重、视力、血压、心肺听诊、血常规等)的操作流程与指标正常范围,能对照指标判断自身健康状况。2.精准识别贫血、腹痛、低血糖等常见症状对应的疾病类型,明确不同疾病的基础预防措施。教学难点 1.理解体检指标背后的健康逻辑,避免仅关注 “数值是否正常” 而忽略指标关联的健康风险。2.区分易混淆的疾病症状,避免因症状误判导致错误的应对方式。3.引导学生将体检知识与自身生活结合,将 “知晓健康知识” 转化为 “主动改善健康行为”。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常见体检项目的操作视频、体检指标参考表、常见疾病症状和解决办法;制作 PPT,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图文结合的内容,为课堂互动做准备;联系校医或专业医护人员,若条件允许可邀请其参与课堂答疑。2.学生:回忆自己过往的体检经历,记录 “印象最深的体检项目”“体检中发现的问题”;观察身边家人或同学的常见疾病症状;若有过往的体检报告,可带到课堂,对照课堂知识分析自身指标;准备笔记本,记录课堂中重点的健康建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初中生竟然出现了蛋白尿和贫血 阅读教材p22页的故事,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青少年健康问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剧烈运动会导致尿蛋白呈阳性的生理性蛋白尿,但这并不是疾病;长期刻意少吃甚至不吃饭,导致营养不良,会引发缺铁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差等症状。体检对青少年健康监测至关重要体检能及时发现青少年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担忧或延误治疗。像小浩和小乐都是通过体检明确了病因和症状,可见体检是青少年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健康状况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定期为青少年进行全面的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对其可能发生的疾病和致病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这是预防疾病、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问题,了解初中生竟然出现了蛋白尿和贫血疾病,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情境故事,直观展示青少年健康问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新课。改善措施:饮食规律卫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减少肠胃负担;不吃变质、生冷、辛辣刺激食物,食材清洗干净、烹饪熟透,防止细菌感染引发肠胃炎症。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腹部受凉,防止冷空气刺激肠胃导致痉挛腹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饭后避免立即剧烈运动;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焦虑、紧张,不良情绪可能影响肠胃功能,引发腹痛。定期体检,若本身有胃炎、肠炎等基础疾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病情以防腹痛发作。1.认真听讲,学习了解青少年体检的项目和指标。2.学习你知道吗小知识。3.认真学习相关知识。4.通过图文结合,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 通过系统讲解青少年体检的项目和指标,帮助学生构建体育检测的完整认知体系,同时引导学生明确各个项目的检测内容和对应症状,初步建立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检测误区,明确出现蛋白尿不一定就是得了肾脏疾病,还会存在其他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彩超检查无辐射危害,完成科普。逐步讲解青少年常见疾病的症状,包括各个症状发作时的情况、如何治疗完善等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爱惜身体健康,深化其关注个人健康的意识。课堂练习 判断题:青少年在高强度运动后体检发现尿蛋白呈阳性,就一定是患上了严重的肾脏疾病。( )青少年只要日常没有明显不适,就不需要定期参加体检。( )若青少年长期面色差、头晕乏力,且运动后症状加剧,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体检只能检测出青少年已有的严重疾病,对于轻微的健康异常无法察觉。( )答案:××√×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总结提升 1. 知识梳理:通过 “思维导图” 或 “问答互动”,带领学生回顾核心内容:常见体检项目及指标意义、易混淆疾病症状的区分方法、针对不同健康问题的基础应对措施。2. 意识强化:再次强调关键误区如 “发烧不一定是感冒”“体检指标正常不代表完全健康,仍需关注生活习惯”,强化正确认知。总结:让学生理解 “体检是健康的‘保护伞’”,激发主动关注自身健康的责任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作业布置 1. 实践作业: 和家长一起分析自己的体检报告,找出 1 个需要改善的健康问题,并制定 1 周改善计划(如每天早睡 30 分钟、每天吃 1 份蔬菜),并要求记录计划执行情况,下次课分享。2. 宣传作业:制作“积极体检,关爱健康”宣传手册。板书设计 第四课 体检项目和常见疾病症状一、体检的项目和指标1. 体格检查2. 血液检测3. 尿液检测4. 影像学检查5. 视力检查6. 其他检测二、常见疾病的症状1. 贫血2. 低血糖3. 腹痛三、作业1. 分析自己的体检报告并思考如何改善,完成记录2. 制作“积极体检,关爱健康”宣传手册教学反思 一、亮点课程内容围绕 “体检”“常见疾病” 展开,与学生每年的校园生活、日常健康体验直接关联,学生能快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学习兴趣较高,同时课程不仅教授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建立 “主动关注健康” 的意识,培养定期体检、科学应对疾病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终身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二、不足与改进改进方向课堂中多采用集体教学(如统一讲解体检指标),难以针对学生个体的健康问题(如某学生已存在贫血、某学生视力持续下降)提供个性化建议,部分学生可能觉得 “课程与我无关”。课程多聚焦 “课堂知识传递”,但缺乏对课后行为的跟踪与引导,易导致 “课堂学、课后忘”,知识难以转化为长期行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