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4.1家的意味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4.1家的意味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一、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成长的时空》的第一课,无论是活动设计还是素材选择上,都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什么是家,并对“家”及与“家”有关的优秀家风进行讨论,进而认识中国人的“家”。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生理与心理上都发生了特殊的变化,在面对生活与学业的压力时,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但大部分同学仍存在对于“孝”文化认同程度低、缺乏行动力的情况,所以在意识和行动上进行相应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感悟亲情的珍贵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道德修养:认同中华文化中优良家风的价值观念,拥有家国情怀。 健全人格: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责任意识:提升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建设美好家庭的行动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家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家的意义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展示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背景,设问:你知道是哪部电影吗?引出影片。 2. 介绍电影背景:“1937 年南京沦陷后,百姓躲进吉祥照相馆避难,意外发现日军屠城罪证照片,谋划运送底片的故事”。 3. 提问:“在战火中,这个照相馆为何能成为‘家’?陌生人为何能像家人一样互助?” 1. 了解时代背景,回答问题。 2. 倾听电影简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 自由发言,初步表达对 “家” 的直观理解。
议题一:家的内涵,无形纽带聚家魂
教学内容:家的含义。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议学材料:“电影中老金一家在战争中团结互助,父母呵护孩子,成员相互鼓励”。 组织议学活动一 “我的‘全家福’”:布置任务:“3 分钟内画出你心中‘家’的样子,并标注关键词”。 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绘画内容。 邀请 3-4 名学生展示画作,引导分享 “家的含义”(如地域、住所、家人、团结等)。 展示结婚证、收养法图片,讲解法律层面的家庭定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并列举四种家庭形式(婚姻、血缘、收养、再婚组建)。 观看材料,感受电影中家庭的温暖。 动手绘画,用图形和关键词表达对 “家” 的理解(如房子、家人、家乡地图、手拉手的图案等)。 上台展示画作,分享想法(例:“我画了家乡的房子,因为家是出生地”“我画了一家人吃饭,家是有亲人的地方”)。 结合教师展示的图片,理解家庭的法律定义及四种形式。
议题二:家的意义,温暖港湾育德根
教学内容:家的意义?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议学活动二 “小组合作:照相馆中如何尽显‘家’的意义”: 分组:将学生分为 3 组,每组抽取任务卡。 任务一:“如果你是老金的孩子,被家人拼命庇护,会有什么感受?”(提供背景:老金一家躲进地下室,用粪水伪装防日军,优先让家人出城)。任务二:“分析老金一家分窝头、众人守护底片的行为,体现对‘家’的哪些情感与信念?”(提供细节:老金给儿子披大衣、妻子省食物给小孩,众人接力藏底片并说 “要让后代知道真相”)。任务三:“照相馆这个‘小家’与当时社会有何关联?”(提供场景:阿昌望风、老金救伤员、毓秀记录需求,日军来时众人紧张戒备)。 巡视各组讨论,适时引导,并派学生汕上台分享(如:“任务一可联系‘安全感’‘温暖’”“任务二思考‘对家人的责任’‘对后代的传承’”)。 4.组织 “三行短诗” 创作:“以‘如果要写家,就不能只写家,要写……’为格式,3 分钟小组合作创作”,邀请 1-2 组分享。 5.教师点评并总结家的四重意义。 了解活动规则,分组抽取任务,围绕具体情境讨论。 任务一:结合自身被家人保护的经历,分享 “温暖”“安全”“感激” 等感受。任务二:分析行为背后的情感(如 “关爱家人”“责任”“想让后代记住历史”)。任务三:联系社会背景,讨论 “战争让小家受难”“小家互助反映社会韧性”。 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例:“任务一我感受到家能让人不怕危险,因为有家人保护”)。 小组合作创作短诗(例:“如果要写家,就不能只写家,要写深夜留的灯,写饭桌上的唠叨,写摔倒时扶起我的手”),上台分享。 在师生互动下,理解家的意义。
议题三:家的传承,优良家风传千年
教学内容:优良家风的作用?
预设过程(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电影片段,设问:《南京照相馆》中藏着哪些家风? 2. 展示电影情节:阿昌被日军威胁仍不交出底片:“我不知道什么底片”。老金不顾劝阻救伤员,用布条按住伤口。毓秀把通行证让出去。众人主动认领送底片任务:“我熟悉小路,我来送”。提问:“这些行为体现了哪些品质?这些品质如何在家庭中传承?” 3. 分享案例:吴越钱氏家训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培养出钱学森等人才;司马光《训俭示康》教儿子俭朴,司马康为官清廉。 4. 组织议学活动三 “家风故事共分享”:“说说你家的家风(如勤俭、孝顺、诚信),以及对你的影响”。 5. 总结优良家风的作用:①影响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②引导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和谐。 1.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2.观看情节,思考行为背后的品质(勇敢、善良、团结、正义)。 3. 倾听案例,理解家风的传承力量。 4. 分享自家家风(例:“我家过年要给长辈磕头,爸妈说‘要孝顺’,现在我会主动帮奶奶捶背”)。 5. 结合自身经历,理解家风的作用。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非常重要。这告诉我们( B ) A.家是一所房子、一个地域或栖身之所 B.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家事,也是国事 C.家可以抵御外界变化,抚平一切伤痛 D.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家事,不是国事 2.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栖息的港湾。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是生命在追寻着一种归宿。下列对家的理解正确的有( A )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家只是我们居住的一所房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这两句关于家庭的名言告诉我们( B ) ①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②家是我们逃避困难和挫折的最佳场所 ③家庭和睦,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④家是能满足我们所有需要的场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良好家风引导人们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孝敬父母的正确方法有( D )
①接受父母的教育监督 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③不向父母提任何要求 ④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