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懂得国家利益至上;知道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
2、说出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国家利益至上;知道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
2、说出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开头:同学们你们好呀!课前我们先来观看一个视频:《国强则少年强》
设问(看完视频后):同学们,相信大家跟我一样,看完视频都有自己的感受,谁能说说自己的感想?
播放问题: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过渡(引导进入课题):这说明,国家好了,我们大家也会好。
(预设:学生会回答——国家强大了,我们在国外更受尊重)
出示课题: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从共和国的昨天、今天、明天三个篇章来一起学习这一课。首先让我们走进第一篇章。
二、第一篇章——共和国的昨天—回望过去
教师引导: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可是在近代一百多年来,我们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饱受摧残和凌辱,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洒满了华夏儿女的血泪。所幸,我们的先辈们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抗,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混剪,来回顾一下那段不堪回首(血雨腥风)的历史。
视频播放:混剪《共和国的过去》
设问(视频播放完毕后):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为了种族不灭,国家生存。)
教师引导:种族不灭,国家生存,就是国家利益。回归课本,我们看看课本上是如何定义国家利益的。
教师板书:国家利益
出示课题: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利益就是国家生存需求与发展需求的总和。
教师板书(关键字):生存、发展。
三、第二篇章——共和国的今天—驻足今朝
教师过渡(过渡到第二篇章):祖国的过去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口的伤疤,共和国的建设者们带着伤痛,发奋图强,铸造了一个辉煌的新中国。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二篇章,驻足观看祖国今日的华章。
就在前不久我们通过一场旷日的盛会,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强盛。(问学生:什么盛会呀?)我相信,观看了这一场盛会的你们,会为自己身在这么一个的伟大的国家而衷心的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展示一下在这场盛典上出现的武器。
展示图片: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
(这体现了我国在哪个领域的利益?)
展示图片: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与两会,一带一路与高铁,孔子学院与电影事业,精准扶贫与全民医保。
(一边播放图片,一边与学生互动,展示的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利益)
教师引导:这说明我国的利益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利益。
教师过渡:关于国家利益,其实中国古人早有研究,古汉字就折射了古人对于国家利益的认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研究一下“国”字里的核心利益。
展示:说文解字—“国”字。
教师引导和提问: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篆书的“国”各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各象征着什么?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引导,武器,保卫国家安全;口字,象征稳定、统一、主权;边界,领土完整)
教师过渡:国家利益得到保障了,国家就会繁荣兴盛。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播放视频:《人民生活的变化》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
播放学生活动要求: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认为人民追求的是什么?追求美好生活——这就是人民的利益。
教师引导:人民切身利益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具体来说就是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民利益离不开什么?
(预设:国家利益)
展示知识点: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预设:为什么人民的生活能够变得更好—国家强大、安定、制度和政策变得更好)
教师引导:那么国家的政策、发展繁荣为了什么呢?
展示习总语录:“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教师引导:这里的第二个“我们”指的是谁?
(预设学生的回答:国家)
教师引导:所以说国家追求自己的强大、自己的利益最终还是为的什么?
(预设学生的回答:人民利益)
教师引导:结合课本,总计一下,这说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怎样的关系?
教师引导:国家利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教师过渡:祖国强大了,在国内我们生活幸福;在国外遇到危险的话,又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多媒体展示图片:撤侨事件——利比亚撤侨、尼泊尔撤侨、新西兰撤侨、也门撤侨
(教师口述事件:
1.2011年利比亚发生战争, 35860位中国公民在240个小时全部安全撤离;
2.2015年也门战乱,海军调派军舰赴亚丁湾, 571名我国公民两天内全部安全撤离;
3.2015年尼泊尔8.1级地中国震,中国飞机第一个到达尼泊尔,上千名中国公民脱离险境回到祖国;
4.2016年新西兰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中国领事馆包下所有能够租用的直升机,40小时内所有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
教师引导:“也许现在的中国护照,还不能带你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但是当灾难与战争来临的时候,它能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接你回家。”—撤侨亲历者王本虎
教师引导:看完这个我相信很多同学还是很感动的,不过冷静下来想想,不是所有国家的人都像中国人那么幸运,遇到灾难祖国第一时间会保护好自己的子民,那么中国侨胞在境外遇到危难,要及时撤离需要什么条件呢?
(预设学生回答:经济、军事、祖国强大、外交、国际地位)
教师引导: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什么关系。这说明,人民的利益要得到保障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结合课本,总结一下—人民利益的实现需要国家利益的维护。
总结(不要多说):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
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四、第三篇章——共和国的明天—展望未来
教师过渡:诚然,我们的国家现在以及非常强大了,我们国家的确还存在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也正因此,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强国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第三篇章,明天·展望未来。
习近平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教师引导:作为国家的一员,我们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些什么?
【提示:结合国家发展现状与个人的梦想,谈谈你实现自己的梦想,对实现国家梦的意义。】
(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好老师 ,上好每一堂课,为中国的教育出一点微薄之力,只要你们在我的课堂上有那么一点收获,我就为实现中国梦多做了一点贡献。)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你的梦想多么宏伟或渺小,只要你能够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分,你就能够为中国梦助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设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过渡:同学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一员,今年是祖国七十周年的华诞,很多人都在向祖国表达,现在能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同胞写给祖国的情诗。(三行情诗)
下最后的几分钟呢,让我们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所写的情诗。
教师总结: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