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3张PPT)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整合必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0 2第2课返回目录课标要求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返回目录考情回顾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新民主主义 革命 2024·浙江6月选考,2; 2024·安徽卷,1;2024·湖南卷,1;2024·甘肃卷,1; 2023·北京卷,1 高考试题主要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案例,以及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案例为背景,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伟大意义和影响。试题以选择题为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与建设探索 2023·浙江1月选 考,7;2023·广东卷,1返回目录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资本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发展方向一化三改私有制社会主义中国国情党的八大社会主义CONTENTS目 录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 抽丝剥茧 考点突破◆ 作业手册答案速查【听】答案速查【作】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考点透析返回目录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及其原因中国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探索尝试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考点透析返回目录(续表)内外 原因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③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拓展]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考点透析返回目录项目 代表 政治主张 实践结果第 一 种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 代表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 二 种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续表)考点透析返回目录项目 代表 政治主张 实践结果第 三 种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2.全面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考点透析返回目录指导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标志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领导力量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续表)考点透析返回目录革命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胜利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理论结晶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考点透析返回目录革命步骤 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决定因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二者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拓展] 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透析返回目录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 思想 三民主义、维新思想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领导 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决定性意义)革命 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续表)考点透析返回目录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属世 界革命 范畴 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革命 结果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最终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全面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考点透析返回目录中国 共产 党的 诞生 成立条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初心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续表)考点透析返回目录中国 共产 党取 得的 伟大 成就 新民主主 义革命 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历史 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考点透析返回目录国内 民族 独立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续表)考点透析返回目录国际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辛亥革命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易错澄清返回目录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易错澄清返回目录考向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典例1】 [2023 北京卷] 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 ( )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 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考向研析返回目录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解析]2021年,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①不符合题意。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重温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有利于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②④符合题意。“进京赶考之路”中,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③不选。故本题选C。考向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典例2】 [2024 甘肃卷]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可见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 )①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 ②展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解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说明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①正确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正确切题。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解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排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排除。故本题选A。借题发挥中国革命发展历程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考向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典例3】 [2024 北京卷] 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解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领导人民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①正确。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明“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②正确。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考点透析返回目录1.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过渡 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2:完成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改造 对象历史 必然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考点透析返回目录(续表)历史 必然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历史 意义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拓展] 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考点透析返回目录对比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不同 点 革命的 对象 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要消灭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革命的 动力 四大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三大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相同 点 领导力量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所属革命 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2)党的八大及其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考点透析返回目录最重要 贡献 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续表)考点透析返回目录主要 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取得 成就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科技等均取得显著发展实践 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艰辛探索的重大意义考点透析返回目录社会 变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论 发展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续表)考点透析返回目录理论 自信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时代 发展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拓展]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道路选择: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在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失败的前提下,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考点透析返回目录(4)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恢复并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就。(5)顺应社会规律: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但建立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考点透析返回目录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易错澄清返回目录2.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易错澄清返回目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尚未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党的八大明确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农业国。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易错澄清返回目录党的八大明确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考向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典例】 [2023 浙江1月选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考向研析返回目录[解析]本题考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题目体现的是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③④正确;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不是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等的结果,排除;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作业手册Exercise返回目录一、选择题1.[2025 广东深圳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某班级以“开天辟地一声雷”为标题出一期黑板报,用以展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光辉历程。下列符合这一期黑板报要求的是 ( ) 12作业手册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作业手册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某班级以“开天辟地一声雷”为标题出一期黑板报,用以展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光辉历程。时间应锁定为1921年至1949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①与题意不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是在1978年,②与题意不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③④符合题意。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2. [2025 天津河西一模]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某同学乘坐天津地铁1号线进行参观学习。下图是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两个革命阶段互相衔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根据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中党成立及奋斗的历程,我们可以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错误,③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错误。故本题选A。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3. [2025 福建福州期中]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表现在 ( )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互相衔接 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农业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互相衔接,②错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错误。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4. [2025 安徽合肥月考]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1919),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1949),是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1954),是中美建交45周年(1979)。下列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准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④正确。故本题选D。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5. [2025 湖南永州模拟] 某高三学生准备在高考结束后进行一场研学之旅并撰写研学报告,他计划到江西井冈山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之光,再到河南林县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那么,在他的研学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 ( )①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前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换来的 ②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材料中指出某高三学生计划到江西井冈山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之光,在他的研学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前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换来的,在党的带领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故①入选。到河南林县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他的研学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③正确。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革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与题意不符,故②不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的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时期,不在该学生研学的时间范围内,故④不选。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6.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建设,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对我国取得的成就理解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C.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D.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A、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C说法错误。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7.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内容是根本。某中学举办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列符合本次演讲主题的是 ( )A.五四运动:承民族之壮志,弘中国青年之气B.“一化三改”完成:制度巨变,奠基未来C.红船起航:践行初心使命,执政为国为民D.新中国成立:东方巨龙腾飞,人民成主心骨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1919年五四运动与本次演讲的主题联系不直接、不紧密,A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B符合题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起航。1949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C排除。中国共产党是主心骨,D排除。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8. 土地改革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领导贫苦农民进行的大规模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从有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社,再到实行集体公有制的高级社三个阶段。两者的共同点是 ( )①把土地私有转化为土地集体所有 ②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③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④对革命取得胜利起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无论是“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还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能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所有,调动了解放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推动作用;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农民所有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也起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④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①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运动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③不符合题意。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9. 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至此,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 ( )①我国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我国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①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②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④不选。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10. [2025 安徽六安阶段练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由于没有很好吸收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③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苏联的经验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而不是没有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②排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④排除。故本题选B。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11. [2025 湖南长沙调研]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商品粮需求量急剧扩大,社会上出现了粮食供应不足、农民待价惜售和私人粮商粮贩操纵粮食市场的局面。1953年10月,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的决议。粮食统购统销的实行,初步缓解了粮食供应的紧张,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在不高的水准上满足了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这表明 ( )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①社会化大生产下工业和农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②农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④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粮食统购统销的实行,在不高的水准上满足了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这体现了农业对工业的支持促进,但材料中未体现工业对农业的促进,①排除。1953年,农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并未取得决定性胜利,②排除。粮食统购统销的实行,初步缓解了粮食供应的紧张,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在不高的水准上满足了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③正确。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的决议,表明新中国的成立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提供了可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④正确。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12. [2025 江西南昌调研] “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下列能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的这句话提供佐证的有 (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得以确立 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跨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解析] 1956年,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①符合题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②符合题意。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③排除。④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体现,排除。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二、非选择题13.[2025 山东淄博调研] 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从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后,中国人又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思想武器,最终也宣告破产了。这就需要新的思想理论对中国革命进行指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我国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消灭了绝对贫困。党带领人民探索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人间正道”。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踏上“人间正 道”的。作业手册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作业手册[答案] 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催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提供了领导核心。③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奠定了我国踏上“人间正道”的物质基础。12345678910111213返回目录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踏上“人间正 道”的。返回目录答案速查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整合必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民族独立 ③国家富强 ④资本主义 ⑤马克思列宁主义 ⑥中国共产党 ⑦社会主义革命 ⑧发展方向 ⑨一化三改 ⑩私有制 社会主义 中国国情 党的八大 社会主义返回目录考点一【易错澄清】1.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纠正: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3.纠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4.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返回目录【考向研析】典例1 C典例2 A典例3 A返回目录考点二【易错澄清】1.纠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纠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返回目录3.纠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尚未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4.纠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5.纠正:党的八大明确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考向研析】典例 D返回目录答案速查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整合必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1~12. DAAD ABBC ABDA返回目录13. 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催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提供了领导核心。③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奠定了我国踏上“人间正道”的物质基础。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标要求】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及其原因中国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探索尝试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内外原因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③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拓展]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项目 代表 政治主张 实践结果第 一 种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 二 种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 三 种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2.全面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指导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标志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领导力量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革命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胜利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理论结晶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步骤 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决定因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二者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拓展] 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 思想 三民主义、维新思想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领导 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决定性意义)革命 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属世 界革命 范畴 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革命 结果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最终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全面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 共产 党的 诞生 成立条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初心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 共产 党取 得的 伟大 成就 新民主主 义革命 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历史 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 民族 独立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国际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辛亥革命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纠正: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纠正: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纠正: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纠正: 考向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典例1】 [2023·北京卷] 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 ( )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 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 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典例2】 [2024·甘肃卷]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可见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 )①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 ②展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借题发挥中国革命发展历程考向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典例3】 [2024·北京卷] 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过渡 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2:完成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改造 对象历史 必然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历史 必然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历史 意义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拓展] 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对比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不 同 点 革命的 对象 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要消灭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革命的 动力 四大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三大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革命的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相 同 点 领导力量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所属革命 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2)党的八大及其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重要 贡献 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取得成就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科技等均取得显著发展实践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艰辛探索的重大意义社会变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论发展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自信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时代发展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拓展]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道路选择: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在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失败的前提下,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4)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恢复并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就。(5)顺应社会规律: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但建立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纠正: 2.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纠正: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纠正: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纠正: 5.党的八大明确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农业国。纠正: 考向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典例】 [2023·浙江1月选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D [解析] 某班级以“开天辟地一声雷”为标题出一期黑板报,用以展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光辉历程。时间应锁定为1921年至1949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①与题意不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是在1978年,②与题意不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③④符合题意。2.A [解析] 根据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中党成立及奋斗的历程,我们可以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错误,③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错误。故本题选A。3.A [解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互相衔接,②错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错误。4.D [解析] 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④正确。故本题选D。5.A [解析] 材料中指出某高三学生计划到江西井冈山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之光,在他的研学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前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换来的,在党的带领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故①入选。到河南林县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他的研学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③正确。“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革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与题意不符,故②不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的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时期,不在该学生研学的时间范围内,故④不选。6.B [解析]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A、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C说法错误。7.B [解析] 1919年五四运动与本次演讲的主题联系不直接、不紧密,A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B符合题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起航。1949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C排除。中国共产党是主心骨,D排除。8.C [解析] 无论是“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还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能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所有,调动了解放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推动作用;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农民所有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也起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④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①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运动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③不符合题意。9.A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我国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①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②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④不选。10.B [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③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苏联的经验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而不是没有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②排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④排除。故本题选B。11.D [解析] 粮食统购统销的实行,在不高的水准上满足了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这体现了农业对工业的支持促进,但材料中未体现工业对农业的促进,①排除。1953年,农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并未取得决定性胜利,②排除。粮食统购统销的实行,初步缓解了粮食供应的紧张,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在不高的水准上满足了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③正确。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的决议,表明新中国的成立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提供了可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④正确。12.A [解析] 1956年,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①符合题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②符合题意。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③排除。④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体现,排除。13.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催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提供了领导核心。③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为我国踏上“人间正道”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奠定了我国踏上“人间正道”的物质基础。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选择题1.[2025·广东深圳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某班级以“开天辟地一声雷”为标题出一期黑板报,用以展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光辉历程。下列符合这一期黑板报要求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天津河西一模]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某同学乘坐天津地铁1号线进行参观学习。下图是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两个革命阶段互相衔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5·福建福州期中]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表现在 ( )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互相衔接 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农业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安徽合肥月考]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1919),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1949),是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1954),是中美建交45周年(1979)。下列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准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2025·湖南永州模拟] 某高三学生准备在高考结束后进行一场研学之旅并撰写研学报告,他计划到江西井冈山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之光,再到河南林县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那么,在他的研学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 ( )①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前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换来的 ②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建设,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对我国取得的成就理解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C.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D.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7.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内容是根本。某中学举办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列符合本次演讲主题的是 ( )A.五四运动:承民族之壮志,弘中国青年之气B.“一化三改”完成:制度巨变,奠基未来C.红船起航:践行初心使命,执政为国为民D.新中国成立:东方巨龙腾飞,人民成主心骨8.土地改革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领导贫苦农民进行的大规模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从有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社,再到实行集体公有制的高级社三个阶段。两者的共同点是 ( )①把土地私有转化为土地集体所有 ②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③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④对革命取得胜利起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至此,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 ( )①我国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5·安徽六安阶段练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由于没有很好吸收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5·湖南长沙调研]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商品粮需求量急剧扩大,社会上出现了粮食供应不足、农民待价惜售和私人粮商粮贩操纵粮食市场的局面。1953年10月,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的决议。粮食统购统销的实行,初步缓解了粮食供应的紧张,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在不高的水准上满足了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这表明 ( )①社会化大生产下工业和农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②农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④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5·江西南昌调研] “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下列能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的这句话提供佐证的有 (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得以确立 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跨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二、非选择题13.[2025·山东淄博调研] 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从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后,中国人又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思想武器,最终也宣告破产了。这就需要新的思想理论对中国革命进行指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我国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消灭了绝对贫困。党带领人民探索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人间正道”。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踏上“人间正道”的。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民族独立 ③国家富强 ④资本主义 ⑤马克思列宁主义 ⑥中国共产党 ⑦社会主义革命⑧发展方向 ⑨一化三改 ⑩私有制 社会主义 中国国情 党的八大 社会主义考点一【易错澄清】1.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纠正: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3.纠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4.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考向研析】典例1 C [解析] 2021年,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①不符合题意。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重温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有利于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②④符合题意。“进京赶考之路”中,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③不选。故本题选C。典例2 A [解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说明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①正确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正确切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排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排除。故本题选A。典例3 A [解析]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领导人民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①正确。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明“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②正确。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二【易错澄清】1.纠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纠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3.纠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尚未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4.纠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5.纠正:党的八大明确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考向研析】典例 D [解析] 本题考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题目体现的是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③④正确;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不是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等的结果,排除;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整合必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 作业正文.docx 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整合必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 作业答案.docx 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整合必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 听课正文.docx 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整合必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听课答案.docx 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