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必修1)(课件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阶段检测(必修1)(课件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阶段检测(一)
1.C [解析]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①表述错误。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矛盾和对抗中发展起来的。“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表明生产关系状况会制约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进步,②③正确。“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表述错误。
2.C [解析] “自从18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工商业世界……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制在它自己创造的生产力的压力下失灵了”,可见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②④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①排除。市场经济因其自身局限性并不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③排除。
3.A [解析] 材料中欧文希望通过联盟和成立公平交换市场的方式来和平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表明了他反对激烈的阶级斗争,但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正确。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的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未能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因此欧文同样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的总根源,②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未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排除。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错误。
4.B [解析]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①不符合题意。“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表明《共产党宣言》以维护和捍卫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逻辑起点,②符合题意。“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可见,《共产党宣言》是战斗的宣言,激励无产阶级为自身解放而奋斗,③符合题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是为建立共产主义创造必要条件,而非最终目标,④说法错误。
5.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①与题意不符。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制度基础,②④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6.C [解析]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①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正确。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正确。
7.D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出发设计未来社会蓝图,①与题意无关。工人阶级是领导革命的阶级,③排除。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坚持为全人类谋求福利的立场,是科学地进行社会改造的力量,②④正确。
8.A [解析] 三大改造,即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①正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正确。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为民造福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共同富裕尚未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奋斗,③排除。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鲜明主题”的说法夸大,④排除。
9.D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故制度确立不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果,①排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③不符合题意。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总结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④符合题意。
10.C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①错误。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④正确。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是最终目的,③错误。
11.C [解析] 形成了指导党和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理论,树立了理论自信,而非文化自信,①说法错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是因为找到了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道路自信,②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③说法错误。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制度优势,有高度的制度自信,这是对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的印证,④符合题意。
12.B [解析] 今天,把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需要勇于探索、善于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敢于进行伟大斗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①④符合题意。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②不选。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不选。
13.A [解析] 《第一交响序曲》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祖国颂歌》等重温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难忘岁月;《希望田野》等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这些音乐经典充满了时代气息,凝聚着强大力量,不断激励中国人民取得更大辉煌,①③符合题意。这些音乐经典不是政治保证,也不涉及全人类的解放事业,②④不选。故本题选A。
14.B [解析]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次三中全会主题都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知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的动力,①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而不是中国式现代化,②错误。“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说法错误,③错误。三次三中全会主题都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的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符合题意。
15.A [解析] 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说明要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①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②排除。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说明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正确。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④排除。
16.B [解析]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时代之巅、展真理之旗、扬复兴之帆,是实现强国复兴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不构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
17.(1)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并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解析] 第(1)问,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可以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分析。第(2)问,本题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历史使命角度来分析。
18.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背后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更有14亿多人民的坚强后盾,这是他们昂首挺胸阔步于世界的底气。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赋予强大的底气。有底气就有干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解析] 解答此题要围绕“中国骨气背后的中国底气”来进行论述,首先要表述底气是什么,主要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其次要表述在底气支持下,应该怎样去做,围绕中国梦,将个人梦注入中国梦,推进伟大斗争,建设伟大事业,实施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阶段检测(一)
[考查范围: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
1.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这一论断启示我们 ( )
①原始社会氏族制度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 ②生产关系的状况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④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贵州贵阳一模] 下述观点表明 ( )
  自从18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工商业世界……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制在它自己创造的生产力的压力下失灵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可支配的工人——生产和一般财富的一切因素,都过剩了。 ——恩格斯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 ③市场经济因其自身局限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④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四川南充一模] 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担任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全国产业部门大联盟主席时希望通过联盟把生产管理的主动权掌握在工人阶级自己手中,以和平途径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造。他还主导成立了劳动产品公平交换市场,用标明一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券代替货币,实行公平交换,希望以此消除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材料表明 ( )
①欧文反对阶级斗争,但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欧文没有正确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的总根源 ③欧文看到无产阶级的斗争力量将促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④欧文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河南信阳一模]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 ②以维护和捍卫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逻辑起点 ③是战斗的宣言,激励无产阶级为自身解放而奋斗 ④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最终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山东淄博调研]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体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 )
①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为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为我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制度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湖南永州一模]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新中国的诞生 ( )
①表明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从这一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
①从理性出发设计未来社会蓝图 ②坚持为全人类谋求福利的立场 ③指明了人民是领导革命的阶级 ④是科学地进行社会改造的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广东佛山一模]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次次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一项项彪炳史册的重大成就,铸就了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下列信息匹配完全一致的是 ( )
①党的不懈奋斗史: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②党的理论探索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党的为民造福史: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标志着共同富裕的实现
④党的自身建设史: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的伟大事业的鲜明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大量财富。以下对这些财富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制度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物质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③理论准备——坚持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宝贵经验——总结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5·广东清远一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6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多次召开会议(部分会议如下图),确立了不同时期的改革任务。从“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刻揭示了 ( )
①改革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③改革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
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5·湖北随州调研]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典,阐述“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的理由是 ( )
①形成了指导党和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理论,树立了文化自信 ②找到了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道路自信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④在党的领导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高度的制度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5·山东济南期中] 一百多年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欣欣向荣,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今天,把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需要( )
①勇于探索、善于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②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 ③锐意进取,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敢于进行伟大斗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5·江西“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联考] 2024年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整场音乐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第一交响序曲》《黄河大合唱》展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辉煌;《祖国颂歌》《丰收之歌》重温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难忘岁月;《希望田野》《青年圆舞曲》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这些音乐经典 ( )
①充满了时代气息,是百年来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生动体现 ②彰显了制度优势,为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③凝聚着强大力量,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④镌刻着革命基因,唤醒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力量的使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5·湖北黄冈一模]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2024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由此可知( )
①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的动力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 ④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的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说明,实现伟大梦想 ( )
①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②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③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要深化社会革命,引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5·江西九江调研]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时代之巅、展真理之旗、扬复兴之帆,是实现强国复兴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在于它 ( )
①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是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7.[2025·河南南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彷徨困顿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柳暗花明”。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的伟大实践。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
  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我们建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面对民族复兴和世界变局的交织激荡,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总体布局、确立战略布局,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社会主义生机蓬勃、前途无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走得对、走得通,而且必将通往更加光明的未来!
(1)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加以阐述。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走得对、走得通,而且必将通往更加光明的未来”的理由。
18.1945年,毛泽东在《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中说道,“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不怕死多少人,不怕牺牲”“我们还剩下一支枪”“也要打下去”……这展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骨气。40多年后,邓小平在《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中说道,“中国人吓不倒”“我相信,在外国的侵略和威吓面前,我们的人民不会怕,我们的子孙也不会怕”。这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进入新时代,200千米/小时到350千米/小时的中国高铁;突破西方封锁一跃成为全球领跑者的5G技术;世界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成就闪耀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地说道: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是新时代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集中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骨气背后的中国底气”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据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共61张PPT)
阶段检测(一)
Exercise
一、选择题
1.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这一论断启示我们 ( )                
①原始社会氏族制度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 ②生产关系的状况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④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①表述错误。
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矛盾和对抗中发展起来的。“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
“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表明生产关系状况会制约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进步,②③正确。
“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表述错误。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2025·贵州贵阳一模] 下述观点表明 ( )
  自从18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工商业世界……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制在它自己创造的生产力的压力下失灵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可支配的工人——生产和一般财富的一切因素,都过剩了。
——恩格斯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 ③市场经济因其自身局限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④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自从18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工商业世界……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制在它自己创造的生产力的压力下失灵了”,可见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②④正确。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①排除。
市场经济因其自身局限性并不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③排除。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2025·四川南充一模] 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担任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全国产业部门大联盟主席时希望通过联盟把生产管理的主动权掌握在工人阶级自己手中,以和平途径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造。他还主导成立了劳动产品公平交换市场,用标明一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券代替货币,实行公平交换,希望以此消除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材料表明 ( )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欧文反对阶级斗争,但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欧文没有正确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的总根源 ③欧文看到无产阶级的斗争力量将促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④欧文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材料中欧文希望通过联盟和成立公平交换市场的方式来和平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表明了他反对激烈的阶级斗争,但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正确。
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的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未能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因此欧文同样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的总根源,②正确。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未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排除。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错误。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2025·河南信阳一模]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 )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 ②以维护和捍卫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逻辑起点 ③是战斗的宣言,激励无产阶级为自身解放而奋斗 ④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最终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飞跃,①不符合题意。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表明《共产党宣言》以维护和捍卫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逻辑起点,②符合题意。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可见,《共产党宣言》是战斗的宣言,激励无产阶级为自身解放而奋斗,③符合题意。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是为建立共产主义创造必要条件,而非最终目标,④说法错误。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2025·山东淄博调研]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体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 )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为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为我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制度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①与题意不符。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制度基础,②④说法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2025·湖南永州一模]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新中国的诞生 ( )
①表明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①排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正确。
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正确。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从这一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
①从理性出发设计未来社会蓝图 ②坚持为全人类谋求福利的立场 ③指明了人民是领导革命的阶级 ④是科学地进行社会改造的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出发设计未来社会蓝图,①与题意无关。
工人阶级是领导革命的阶级,③排除。
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坚持为全人类谋求福利的立场,是科学地进行社会改造的力量,②④正确。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2025·广东佛山一模]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次次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一项项彪炳史册的重大成就,铸就了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下列信息匹配完全一致的是 ( )
①党的不懈奋斗史: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②党的理论探索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党的为民造福史: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标志着共同富裕的实现 ④党的自身建设史: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的伟大事业的鲜明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三大改造,即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①正确。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正确。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为民造福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共同富裕尚未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奋斗,③排除。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鲜明主题”的说法夸大,④排除。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大量财富。以下对这些财富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制度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物质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③理论准备——坚持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宝贵经验——总结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故制度确立不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果,①排除。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③不符合题意。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总结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④符合题意。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2025·广东清远一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6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多次召开会议(部分会议如下图),确立了不同时期的改革任务。从“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刻揭示了 ( )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改革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③改革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 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①错误。
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④正确。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是最终目的,③错误。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2025·湖北随州调研]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典,阐述“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的理由是 ( )
①形成了指导党和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理论,树立了文化自信 ②找到了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道路自信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④在党的领导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高度的制度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形成了指导党和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理论,树立了理论自信,而非文化自信,①说法错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是因为找到了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道路自信,②符合题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③说法错误。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制度优势,有高度的制度自信,这是对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的印证,④符合题意。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2025·山东济南期中] 一百多年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欣欣向荣,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今天,把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需要 ( )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勇于探索、善于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②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 ③锐意进取,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敢于进行伟大斗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今天,把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需要勇于探索、善于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敢于进行伟大斗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①④符合题意。
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②不选。
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不选。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2025·江西“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联考] 2024年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整场音乐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第一交响序曲》《黄河大合唱》展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辉煌;《祖国颂歌》《丰收之歌》重温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难忘岁月;《希望田野》《青年圆舞曲》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这些音乐经典 ( )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充满了时代气息,是百年来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生动体现 ②彰显了制度优势,为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③凝聚着强大力量,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④镌刻着革命基因,唤醒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力量的使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第一交响序曲》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祖国颂歌》等重温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难忘岁月;《希望田野》等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这些音乐经典充满了时代气息,凝聚着强大力量,不断激励中国人民取得更大辉煌,①③符合题意。
这些音乐经典不是政治保证,也不涉及全人类的解放事业,②④不选。故本题选A。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2025·湖北黄冈一模]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2024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由此可知( )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①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的动力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 ④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的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次三中全会主题都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知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的动力,①符合题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而不是中国式现代化,②错误。
“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说法错误,③错误。
三次三中全会主题都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的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符合题意。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说明,实现伟大梦想 ( )
①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②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③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要深化社会革命,引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说明要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①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②排除。
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说明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正确。
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④排除。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2025·江西九江调研]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时代之巅、展真理之旗、扬复兴之帆,是实现强国复兴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在于它 ( )
①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是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时代之巅、展真理之旗、扬复兴之帆,是实现强国复兴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不构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7.[2025·河南南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彷徨困顿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柳暗花明”。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的伟大实践。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我们建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面对民族复兴和世界变局的交织激荡,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总体布局、确立战略布局,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社会主义生机蓬勃、前途无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走得对、走得通,而且必将通往更加光明的未来!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加以阐述。
[答案]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并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走得对、走得通,而且必将通往更加光明的未来”的理由。
[答案]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问,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可以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分析。第(2)问,本题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历史使命角度来分析。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1945年,毛泽东在《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中说道,“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不怕死多少人,不怕牺牲”“我们还剩下一支枪”“也要打下去”……这展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骨气。40多年后,邓小平在《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中说道,“中国人吓不倒”“我相信,在外国的侵略和威吓面前,我们的人民不会怕,我们的子孙也不会怕”。这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进入新时代,200千米/小时到350千米/小时的中国高铁;突破西方封锁一跃成为全球领跑者的5G技术;世界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成就闪耀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地说道: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是新时代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集中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骨气背后的中国底气”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据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背后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更有14亿多人民的坚强后盾,这是他们昂首挺胸阔步于世界的底气。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赋予强大的底气。有底气就有干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解答此题要围绕“中国骨气背后的中国底气”来进行论述,首先要表述底气是什么,主要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其次要表述在底气支持下,应该怎样去做,围绕中国梦,将个人梦注入中国梦,推进伟大斗争,建设伟大事业,实施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
1
2
作业手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速查
阶段检测(一)
1~16. CCAB DCDA DCCB ABAB
17. (1)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并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18.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背后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更有14亿多人民的坚强后盾,这是他们昂首挺胸阔步于世界的底气。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赋予强大的底气。有底气就有干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