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阶级社会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形态。下列选项中有关阶级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劳动产品平均分配——这是由其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的②奴隶主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这是奴隶主能够剥削奴隶的原因③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这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下列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描述正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巴黎公社首次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③一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旧民主主义革命②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人民有了主心骨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伟大飞跃的历程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时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可见,改革开放( )A.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一招B.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C.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随着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将问天实验舱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迈出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近年来,无论是航空航天系列成果,还是高铁制造、深海探秘的骄人业绩,都充分说明( )A.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希望C.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D.中国梦就是科技创新的梦想7.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成功举办以来,近2900多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进博会持续发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声音……这表明(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力②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③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④进博会作为国际合作平台,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宣示:“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新的伟大奇迹,必须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关于“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③“四个自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北京冬奥会上闪亮夺冠的苏翊鸣,赛后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道:“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首位获得奥运网球单打金牌的中国球员郑钦文,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心中,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游泳运动员潘展乐破纪录夺金后发博称:“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①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②锐意进取,引领时代发展方向③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完美人生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出版发行十周年。十年来,这部著作风行世界。有人把它视为理解中国改革发展的“金钥匙”,有人把它当作解答全球发展难题的“思想宝库”。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终成果 ②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新的飞跃 ④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事实证明: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说到底就是发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优势,这个巨大优势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无法比拟的。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 )①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③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④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五九七农场党委积极谋划,以改革促发展、以管理提质效、以经营增利润、以创新求突破,利用5年时间实现从高负债到营收翻番,扭转了农场资产负债率超百的局面,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献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可见,深化国企改革需要( )①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②以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③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④提升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比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3.国家始终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45万户,占比从2019年的95.5%增长为96.4%,其中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27.3万户。由此可见( )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②国家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民营经济是推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4年7月以来,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在武汉市订单量大幅增长。与传统网约车相比,萝卜快跑价格更实惠,一位武汉市民晒出自己7.1公里的行程一共花费了5.07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无人驾驶网约车订单量增长是市场调节的结果②我国可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虚拟经济上③传统网约车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④监管部门应限制无人驾驶网约车发展以避免引发失业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振兴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 )①我国经济制度②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③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④生产金融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6.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他们热爱祖国,勇于创新,诚信守法,具有国际视野,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以下能够体现企业家精神的是( )①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②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经营③追求经营利润,把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标④主动出台并完善市场规则,主导建设良好营商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吴江-芜湖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建成之后将构筑苏浙皖地区旅游风景道,有力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中的( )①实施产业政策职能 ②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以保持经济稳定③市场监管、质量监管职能 ④实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职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征。某同学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搜集整理了以下时事材料。其中材料与基本特征对应正确的有(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部署2023年下半年经济工作②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③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有为政府的建设,克服市场弊端④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企业制定激励创新政策,实现科技领域新突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50岁的丁某目前是某私营企业高级焊工,虽然技艺早己炉火纯青,但面对眼前每一个焊件,他的神情始终专注认真,岗位贡献突出,年收入颇丰。从材料可知( )①丁某获取收入的方式是按劳分配②工匠精神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③丁某获取的收入是劳动性收入④劳动者应立足本职岗位,弘扬劳动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近年来,为了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优服务、促发展、强保障”的工作目标,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精准确定调整待遇的对象和参数;积极探索集体补助模式,针对特殊人群按照50元、100元、300元、1000元等标准分别给予补助。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②筑牢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③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④完善初次分配体系,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推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S企业是宁波慈溪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曾入选“2023中国最具潜力创新企业”榜单。S企业在拓展新业务领域时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慈溪市由城投公司以产业基金投资的形式,成功推动总投资超8亿元的项目落地。为助力企业吸引并留住高端研发人才,宁波市、慈溪市两级政府制定专项人才政策,在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高端人才安心在此工作和生活。慈溪市委市政府领导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组织现场办公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境;同时定期表彰优秀的企业家、弘扬宁波企业家精神、更好地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结合材料,运用“两个毫不动摇”的知识,分析宁波是如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意见》围绕人民群众所盼所想,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既利当前又惠长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与远方”新需求。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刚刚起步,供给体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需求,质量效率也有待持续提升。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就要以供给创造需求,积极回应老年人核心关切,从关键小事着手,满足各类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要建设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应如何推进“银发经济”的发展,满足老年人“诗与远方”的祈愿。23.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他要求,“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东北该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生比天大,社保筑根基。Z市的社保制度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全民,社会保险“安全网”不断织密扎牢,构建全市范围内政策统一、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保体系,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社保覆盖范围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Z市每年都在提高养老待遇标准,无论企业保险、城乡居民保险、被征地农民保障、还是老年居民补贴,每月8号准时到账,遇到节假日总是提前发放。社会化发放率一直保持在100%。目前,Z市形成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一部分,参保人单位为参保人社保缴费一部分,国家给参保人员财政补贴一部分的三部分缴费体系,真正实现参保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探究:结合视频和文字资料,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A B C A D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B C A B A D B21.①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打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②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人才缺等问题,助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③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服务,主动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的困难与问题,让民营企业能够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④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激发企业家精神,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22.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国务院回应人民所盼所想,积极回应老年人核心关切,从关键小事着手,满足各类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供给创造需求,有效满足老年人“诗与远方”的新需求。③建设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为推动老年人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创建良好的平台。23.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②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⑤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构建新发展格局。24.①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②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③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