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课 制作简易滴灌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 6 课 制作简易滴灌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 6 课 制作简易滴灌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滴灌是 “将水缓慢、均匀滴入植物根部的灌溉方式”,理解其核心优势是 “节约用水(减少蒸发和流失)、精准供水(避免浪费)”。
2.探究实践:能合作完成简易滴灌器的制作(利用塑料瓶、软管等材料),能测试并调整滴灌速度(如通过小孔大小控制),提升动手与问题解决能力。
3.态度责任:体会 “科学原理(水的流动性、重力作用)转化为实用技术(滴灌)” 的价值,养成 “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浇水浪费)” 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简易滴灌器,理解其节水原理。
难点:解决制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漏水、滴灌速度过快 / 过慢),确保滴灌器能正常工作。
三、教学准备
材料分组:塑料瓶(500mL,带盖,每组 2 个)、细软管(直径 5mm,每组 30cm)、剪刀、打孔器(或烧热的铁钉)、胶带(防水)、棉花(密封用)、水(200mL / 组)、小盆栽(每组 1 盆,如多肉)、量杯。
教具:工业滴灌系统示意图、简易滴灌器制作步骤视频、滴灌与传统浇灌对比图(蒸发量差异)。
四、教学过程(40 分钟)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5 分钟) 出示 “浇水困境” 图片:“小明给花盆浇水,要么浇少了植物干,要么浇多了水从盆底流走(浪费),还导致土壤板结。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水慢慢流到植物根部,不浪费还能让植物喝饱?今天我们一起制作‘简易滴灌器’,解决这个问题。” 观察图片,回忆 “自己浇水时的浪费现象”,产生 “滴灌器如何制作?怎么让水慢慢流?” 的疑问,激发制作兴趣。 以生活浇水问题为切入点,明确 “制作滴灌器” 的任务与实用价值。
制作与测试(28 分钟) 1. 步骤 1:学习滴灌原理与制作方法 原理讲解:“滴灌器利用重力让水从容器流出,通过细小的孔或软管,使水缓慢滴出,直接滴到植物根部,减少蒸发和流失(传统浇灌约 50% 水蒸发,滴灌仅 10%)”。 视频演示:简易滴灌器制作步骤:① 塑料瓶处理:瓶身侧面下方(距底部 5cm)用打孔器打 1 个小孔(直径与软管匹配),瓶盖钻 1 个小孔(备用);② 安装软管:将软管一端插入瓶身小孔,用胶带密封接口(防漏水),另一端剪成 45° 斜口(便于滴水);③ 固定与测试:将瓶装满水,倒置固定在花盆旁,调整软管斜口对准根部,观察滴水情况。2. 步骤 2:分组制作 巡视指导:① 打孔:若孔太大,用棉花缠绕软管后插入,再用胶带密封;② 漏水处理:接口处多缠几层胶带,确保不漏水;③ 滴速调整:若滴太快(如每秒 1 滴以上),用剪刀将软管斜口剪小;若滴太慢(如 10 秒 1 滴以下),将斜口剪大或在瓶盖上再打 1 个小孔(增加进气,让水顺利流出)。3. 步骤 3:测试与优化 测试任务:“向瓶中加 100mL 水,记录滴完时间(理想时间:1015 分钟,确保水缓慢渗入土壤),观察‘水是否直接滴到根部,有无浪费’。” 优化改进:“若滴灌器漏水,重新密封接口;若滴速不合适,调整软管口径”,每组确保滴灌器能正常工作。 1. 原理与方法学习:倾听原理,观看视频,记录制作步骤,明确 “密封防漏水、调整滴速” 的关键。2. 分组制作:分工合作(打孔、插软管、密封、固定),解决 “孔太大漏水”“滴速太快” 等问题,如 “用棉花密封大孔,剪小软管口减慢滴速”。3. 测试优化:完成 100mL 水滴灌测试,记录 “12 分钟滴完,水全部滴到根部,无浪费”,填写《滴灌器测试表》,确保作品合格。 通过 “原理学习 — 动手制作 — 测试优化” 的完整流程,突破 “防漏水、调滴速” 的难点,落实探究与实践目标。
总结与拓展(7 分钟) 1. 对比优势 演示对比:“用传统浇水(直接倒 100mL 水)和滴灌(100mL 水)分别浇两盆相同的多肉,观察‘传统浇水有 30mL 从盆底流出,滴灌无流出’”,总结 “滴灌节水、精准” 的优势。2. 生活与农业应用 出示图片:“家庭阳台滴灌(用饮料瓶制作)、农田大规模滴灌(塑料管道)”,讲解 “滴灌在农业中能节约大量水,提高作物产量”。3. 课堂小结:用流程图梳理 “浇水问题→滴灌原理(重力、慢滴)→制作步骤→测试优化→应用价值”。4. 拓展任务:“回家用制作的滴灌器给家里的植物浇水,观察 1 周,记录‘植物生长情况、是否节约用水’,下次课分享”。 1. 对比认知:观察 “传统浇水浪费 vs 滴灌节水” 的差异,理解滴灌的核心优势。2. 应用了解:认识 “简易滴灌器→农业滴灌” 的技术发展,体会科学的实用性。3. 总结梳理:完善流程图,强化 “问题 — 原理 — 解决 — 应用” 的逻辑链。4. 拓展实践:将作品应用于家庭种植,深化 “学以致用” 的意识。 关联生活与农业,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引导学生从 “制作者” 转变为 “使用者”,落实态度目标。
五、板书设计
制作简易滴灌器
1. 解决的问题:浇水浪费、土壤板结、植物缺水/涝
2. 滴灌原理:重力作用→水缓慢流出→直接滴到根部→减少蒸发/流失(节水)
3. 制作步骤:
① 塑料瓶打孔(瓶身+瓶盖)
② 插软管+密封(胶带/棉花防漏水)
③ 倒置固定+对准根部
4. 关键技巧:
漏水:多缠胶带、棉花塞缝
滴速快:剪小软管口
滴速慢:扩大软管口、瓶盖打孔
5. 应用:家庭阳台、农田灌溉(节水30%50%)
六、教学评价
1.制作评价:根据《滴灌器制作评分表》(是否漏水、滴速是否合适、固定是否牢固),合格标准为 “100mL 水能在 1015 分钟滴完,无漏水,水直接滴到根部”。
2.原理评价:能解释 “滴灌为什么节水”(减少蒸发和流失),评价原理理解能力。
3.应用评价:能完成家庭滴灌测试,记录 “植物生长良好,无浇水浪费”,评价实践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