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8届高一年级政治阶段性练习一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 48分)
1.某地博物馆拟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献上一场沉浸式体验展,在文明曙光之原始社会时期展厅,观众会看到( )
①人们手持刀叉铁棒追赶猎物 ②人们给圈养的牛羊等投喂草料
③人们聚集在一起平分捕到的猎物 ④氏族首领单独决策处理内部事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殷墟,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出彩时代;灿烂精美的青铜器皿、琳琅华贵的玉石雕刻、装饰精美的马车,是3300多年前殷商文明的生动诠释。下列对商文明的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先秦诗经中的《硕鼠》中提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由此诗句可以推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
①农民劳动的大部分产品归地主阶级所占有 ②奴隶可以占有和支配一部分劳动成果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支配 ④存在着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私有制,指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私有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于原始公有制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下列对私有制产生的前因后果排序正确的是( )
①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②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工具、牲畜和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5.在奴隶制近乎绝迹的20世纪中叶,残酷的农奴制堡垒却还存留在中国西藏。当时,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几乎占有西藏全部财富,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却挣扎在生死线上。旧西藏“三大领主”掌握着绝对权力,农奴只是领主“会说话的牲口”和“会走路的工具”。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领主的强制下劳动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被“三大领主”占有和支配
④奴隶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代诗人张籍《野老歌》。诗歌描述的社会现象表明,在封建社会( )
①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③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④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剥削农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奥斯卡·阿美林格在1932年2月召开的国会委员会上描述了经济大萧条时美国民众的生活状况:一个芝加哥餐馆老板杀了3000只羊,把它们抛到了峡谷里,因为用船运一只羊要1.1美元,而卖一只羊还得不到1美元。他已养不起这些羊了,又不能让它们挨饿。这折射出美国这个时期( )
①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②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③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④生产超过需求,出现绝对过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明朝中后期,我国江浙一带的丝织业出现了“机工出力,机户出资”的生产方式,机工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机户则出资建厂生产丝绸以获取利润。这一现象表明( )
①我国明朝中后期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②“机工”和“机户”之间的关系是人身依附关系
③我国明朝中后期已具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基本条件
④机户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机工是受雇于机户的工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创始人”,肯定他们的学说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和“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受限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始终未能摆脱唯心史观的窠臼。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反对阶级调和,主张阶级斗争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围绕科学社会主义,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表述准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②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恩格斯指出,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学说虽然“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恩格斯称赞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伟大”是基于其( )
①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
②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合理设想
③探索与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
④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普遍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其中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被称为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到1848年,英国工人发起了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发动的以提高工资为目标的起义,史称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说明( )
①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
②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率先开展
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日益尖锐并不可调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就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时,1917年,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学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它像一缕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暗夜中国的前程。这表明十月革命( )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通过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以下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大事件的时间轴。
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①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②三大工人运动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
③空想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巴黎公社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作为公认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指出:“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论述正确的是( )
①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人民的理论,为解决各国问题提供了具体方案
③实践的理论,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道路
④开放的理论,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5个材料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火地岛上的居民将受赠的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每一个人。
材料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材料三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材料四 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
(1)结合材料,请分析上述四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社会形态 (4分)
(2)结合材料,请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两大对立的阶级分别是什么 (2分)
(3)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指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有何特点 (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资本主义,就是数字技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成为资本积累的工具以及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其典型特征体现为:信息网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与规模渗透到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有西方学者认为,数字技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旧的结构性不平等,引发资源共享和共同创造的革命性变革,甚至断言数字技术将造就“无摩擦的资本主义”。但也有人认为,数字技术带来社会空间均衡化发展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社会不平等和分化已经消失,而是变得越发严重。只有打破资本主义的财产私有制,让人们平等地共享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福利,才能走出资本主义的阴霾,看到人类未来的希望。
数字技术的发展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的命运。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有关知识予以说明。(11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在空想的原野上星火传承了300多年。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空想社会主义的自身缺陷更加凸显。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先驱们的宝贵思想材料,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的基础上,有了两大发现,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人类思想史和人类解放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傅立叶通过刻苦自学,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从19世纪初,他先后发表了《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新世界》等著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称资本主义社会是“罪恶的渊”,“颠倒世界”,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在著作中,他详尽地描绘了“法朗吉”成员的美妙生活。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傅立叶不主张使用暴力,他居然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为此,他刊登广告,说他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见答应出资创办“法朗吉”的富翁,他等了几年,可是没有一个富翁来问津。1832年,他和几个门徒一起创办了一个“法朗吉”,可是不久就证明了他的理想行不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以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贡献有哪些,并说明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为什么以失败告终。(9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种学说都在探索如何制服资本主义这个“怪物”。人类社会究竟应向何处去?时代呼唤为人民谋利益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回应了时代呼唤。《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深刻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宣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的理解。
(12分)
2028届高一年级政治阶段性练习一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A D B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D C A B
17. (1)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 材料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称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材料四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18.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其贯穿资本主义的始终,决定资本主义的命运。
③数字资本主义能够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能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数字技术的发展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的命运。
19.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0.历史贡献: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②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失败原因: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1.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③《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纲领、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