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5 冰熔化了【教材解读】(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知道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越多,冰熔化得越快。●知道水、水蒸气和冰是水的三种不同状态,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科学思维目标●通过观察冰熔化的过程,比较用不同方法冰熔化的快慢,分析冰熔化的原因。●通过比较水、 水蒸气和冰的特点与变化过程,认识到三者之间既有不同也有联系。探究实践目标●通过不同方法,观察和比较冰熔化的现象,分析观察的现象。●通过整理观察和测量获取的有关水三态变化的现象和数据,分析收集到的现象和数据,比较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建立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态度责任目标●在观察和实验活动中养成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地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在发表观点的过程中,养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意识,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对应课程标准3 ~ 4年级学习内容“2.1物质的三态变化”的第一点“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静止时其表面一般会保持水平;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体积和形状”和第二点“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熔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本课为单元第5课,是基于学生在第4课的学习中,实践水结冰这- -过程之后展开的。学生已经通过观察和测量、收集数据了解到水结冰的变化过程,同时也有了继续探索的兴趣。本课将观察冰熔化成水的变化过程,用不同的方法熔化冰块,然后比较冰熔化成水的不同阶段。本课分为四个板块。聚焦板块,引导学生关注给冰加热会出现的现象。在探索板块安排了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是“说一说平时我们见过的冰熔化的现象”,该活动是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聚焦冰熔化的现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挖掘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前概念。第二个是“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让冰块熔化,观察并记录冰熔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三种方法分别是把冰块敲碎、用吸管对着冰块吹气、用手焐冰块,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冰熔化的变化过程,并且让学生比较用三种方法使冰块熔化是有快慢的差异的。学生对比较现象的差异进行推理,通过现象解释冰熔化的原因。第三个是“比较水、冰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箭头和文字标出它们的转化关系”,基于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比较水、冰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研讨板块包含两个问题的讨论。问题-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哪种方法使冰熔化最快,分析冰熔化成水的原因;问题二是基于前面的学习和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水、冰、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你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这一问题,认识到三者之间既有不同也有联系。在拓展板块,举例加热后和冷却后蜡的状态变化,与冰熔化成水进行比较,拓展生活中其他物质的状态变化。三年级学生对冰熔化的现象并不陌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经验,但是学生缺少细致地观察冰熔化的过程,很难将生活中的冰熔化的现象和吸收热量进行联系,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教师则需要让学生观察冰熔化的现象和变化,利用三种不同的使冰熔化的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冰熔化的原因。教师要基于前面的学习,引导学生用“稳定与变化”的视角分析水、冰、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三者之间的转化和联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比较冰熔化的快慢,分析冰熔化的原因。难点:通过比较冰、水和水蒸气的变化,认识到它们虽然状态不同,但是同一种物质。(四)教材解读本课情境:图片是我国北方冬天屋檐下的冰凌在阳光下慢慢熔化,用自然界中的现象揭示本节课的内容——研究冰的熔化。聚焦:在自然界中,冰在阳光下可以慢慢熔化,通过提问“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聚焦到研究给冰加热会产生什么现象的探究主题。探索1:“说一说我们平时见过的冰熔化的现象”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该问题的概念。探索2:教材中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三种让冰块熔化的方法。通过这项活动,学生观察冰熔化过程中的现象并记录,在观察后再比较和分析影响冰熔化快慢的因素。记录单:记录采用不同方法使冰熔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教材上清楚地呈现了需要记录的内容并且举例敲碎冰块时的现象,引导学生的记录聚焦在冰块的状态变化和冰熔化的情况。探索3:让学生整理和归纳水、冰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前面的观察和分析,用箭头和文字标出它们的转化关系,在三者之间建立联系。研讨1:根据观察的结果,引导学生比较冰熔化的快慢,发现用吸管对着冰块吹气的方法冰熔化得最快,引导学生从热量的角度分析冰熔化成水的原因。研讨2:通过归纳和整理,比较水、冰和水蒸气三者的异同点,将三者建立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它们是不是同一物质。拓展:从冰和水的转化,延伸到蜡加热、冷却后的状态变化,引导学生将蜡的熔化与冰的熔化进行比较,拓展到让学生关注生活中其他物质的状态变化。(五)教学准备学生:冰块、透明自封袋、吸管、小锤子等。教师:教学课件等。(六)课堂教学实施建议1.聚焦教师展示了教材上北方冬天时屋檐下的冰凌在阳光下慢慢熔化的图片,这是自然界中冰熔化的现象。学生对冰也是非常熟悉的,大多数学生都接触过冰,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都知道冰会熔化,直接聚焦冰熔化。在聚焦中提到了加热,也引导学生后续可以从热量的角度去思考冰熔化的过程。2.探索教师提问“说一说平时我们见过的冰熔化的现象”,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聚焦冰熔化的现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挖掘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让冰熔化的方法并不陌生,因此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已有经验说一说要使冰熔化可以用哪些方法。学生尝试着提出不同的方法后,教师可以出示本节课的实验材料:冰块、吸管、小锤子、透明自封袋,给学生一些提示和启发: “有了这些材料,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出本节课的三个实验:把冰敲碎、用吸管吹、用手焐冰块,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记录,比较三种方法下冰熔化的状态,思考冰熔化的原因。在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①为了公平比较,要使用相同的时间进行实验;②在观察的过程中要仔细,记录冰块的状态变化,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教材第43页的记录单中;③在实验时还可以比较三种不同方法下冰块熔化的快慢,思考冰熔化的原因。探索3是让学生整理和归纳水、冰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前面的观察和分析,用箭头和文字标出它们的转化关系,在三者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感知水的三态变化,认识到它们是同一物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几课的观察和学习,将之前的记录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整理。3.研讨第一个问题是“根据我们的实验,你认为哪种方法使冰熔化最快?冰熔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有了探索活动中的用三种方法使冰熔化的实验,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冰熔化成水是因为温度升高了,并且温度越高,熔化得越快。第二个问题是“水、冰和水蒸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引导学生回顾水、冰、水蒸气的特征,比较、分析三者的相同和不同,并结合前面的学习,在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思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感知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明确它们是同一种物质。4.拓展在课堂上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冰和水的转化,拓展部分举例蜡加热、冷却后的状态变化,引导学生将蜡的熔化与冰的熔化进行比较,让学生关注生活中其他物质的状态变化。(七)教学评价建议课堂教学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如安静倾听、认真观察、操作规范、科学记录、积极发言等。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新课后,从“我会表达、我会比较、我会倾听”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实际评价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如表所示。“冰熔化了”自我评价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能做到的打“√”我会表达 我能将自己的观点说清楚我会比较 我能比较水和冰的相同和不同我会倾听 我能专注倾听别人的想法,并适时给出回应气泡图中的文字是对本实验的提醒,提醒学生在实验时要严谨、公平,需要用相同的时间进行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准确。资料中的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水、冰和水蒸气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从温度、形态等方面思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明确三者是同一物质,可以相互转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