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来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着重描写了当时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和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地主阶级占有全部土地和完全占有劳动成果
③收取高利贷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主要使用石器工具,生产力水平极低
B.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业水平较高
C.金属工具普及,手工业高度发达
D.生产工具复杂,劳动对象覆盖所有自然资源
3.我国封建社会有一首民谣这样唱到:“农民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如牛毛,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进监狱”。这首民谣反映了( )
①地主剥削农民的手段
②地主剥削农民的根本原因
③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剥削下,没有生活出路
④封建统治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吕氏春秋恃君览》曾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对该社会形态解读正确的是( )
①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②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需分配劳动产品
③以父亲血缘为纽带,共同参与氏族生活的管理
④石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D.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差异性
6.恩格斯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虽然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实验都失败了,但他们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③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④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开篇中的一句话。该小说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正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种种罪恶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化,使得英国社会处于爆发一场社会大革命的边缘。狄更斯通过对两个城市的对比,给当时的英国社会借鉴及警醒。开篇中的“好”与“坏”分别指的是( )
①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原始积累充满了暴力和掠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
③资产阶级思想家从正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
④资本和生产资料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缓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围绕薪资和休假时间的谈判破裂后,2024年7月8日,韩国“全国三星电子工会”逾6500名工人发起罢工,旨在为工人争取应有的权益和福利。工人罢工( )
①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的基本特征 ②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将根本改变该国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C.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能够指导工人运动取得胜利
10.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
A.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偶然的
C.无产阶级革命无需理论指导 D.资本主义制度能够自我完善
11.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现“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这一发现( )
A.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B.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D.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的路径
12.李大钊曾经满怀激情地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是因为十月革命( )
①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变为现实
②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首次尝试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发表
C.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D.共产党的成立
14.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观点体现的理论是( )
A.唯物史观 B.剩余价值学说 C.空想社会主义 D.古典政治经济学
15.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空想社会主义没有
②科学社会主义主张阶级斗争,空想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空想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
④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了革命实践,空想社会主义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世纪末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果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出现的曲折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缺陷的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很难实现的
④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产党宣言》是近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著作。170年来,《共产党宣言》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数千个版本,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近20年来,西方各种机构评选“千年思想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等,马克思都名列前茅甚至高居榜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上再度兴起“马克思热”,对《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的研究再度成为热门。事实证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是永恒的,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并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标志性事件。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
(1)材料中的“感冒”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特征?
(2)结合材料,说出这次“感冒”的病症有哪些 并分析这次“感冒”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济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集中占有土地和奴隶,是凉山奴隶制剥削的主要形式。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无偿劳役,是奴隶主的主要剥削手段,奴隶都要自备耕牛、农具为奴隶主进行耕种,同时全年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还要为奴隶主服劳役,生活苦不堪言。
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在生产关系上有哪些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B C A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A A A D
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18.(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①本次“感冒”的病症有: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②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③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9.①封建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少量土地;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所有的生产资料,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②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与地主之间不存在完全的依附关系;在奴隶社会,奴隶完全依附奴隶主,毫无人身自由。
③在封建社会,地主通过地租的形式剥削农民,农民在缴纳地租之外,自己可以保留一部分劳动成果;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和其创造的劳动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