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认识和设计植物标识牌教材精简版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科学》沪科版(试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认识和设计植物标识牌教材精简版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科学》沪科版(试用版)

资源简介

6.1 认识和设计植物标识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科学思维:通过“认识植物标识牌”活动,说出植物标识牌的主要组成及作用,感受标识牌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究实践、态度责任:通过“设计植物标识牌”活动,能用画图的方式设计植物标识牌,使用软件识别并记录植物信息,选择需要的工具与材料,说出植物标识牌上需包含的主要信息,乐于与同伴分享设计思路,有依据评价优化设计方案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标识牌的主要组成及作用。
难点:设计植物标识牌,说出设计思路。
三、教学资源
1.学生活动资源:植物(盆栽)和平板电脑等。
2.教师演示资源:植物标识牌图片或实物、植物(盆栽)和平板电脑等。
3.活动任务单和自制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I:认识植物标识牌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思考与交流:在校园、社区、公园,你们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怎样的特征? 观察与交流:我们的班级自然角中有哪些植物?怎样可以更加方便地知道植物的信息? 观察与交流 观察:找一找校园中的植物标识牌。 思考:植物标识牌的组成。 (3)交流:植物标识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4.活动小结:植物标识牌上有植物的信息,能帮助我们认识植物,它可以用不同材料制作,固定方式也不同。 *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生机勃勃大自然》单元中的校园考察活动,发现身边有多种多样的植物。 *利用班级自然角中种植的植物,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植物标识牌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地知道植物的信息。 *出示标识牌图片或实物,结合教材完成《活动手册》上“校园中的植物标识牌”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植物标识牌由牌面和帮助固定的部分组成,植物标识牌上有植物名称、特征等相关信息,在材料、外形和固定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
活动Ⅱ:设计植物标识牌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阅读与思考 (1)阅读:常见植物标识牌上的内容。 (2)思考:前面看到的这些标识牌适合小朋友阅读吗? (3)交流:要制作一个植物标识牌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明确任务和要求:设计一个植物标识牌 体验与展示: 思考:如何获取植物的信息? 体验:用软件识别植物,简单记录相关信息。 (3)展示:记录的植物信息。 设计方案:选择一棵盆栽,设计植物标识牌。 交流与评价 交流:各小组植物标识牌的设计思路。 (2)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对自己和其他小组的植物标识牌进行客观地评价。 讨论与完善:小组合作修改并完善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 7.评价与反思 根据自己的表现完成评价 (2)反思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8.活动小结:设计植物标识牌,需要根据要求来完成。 9.课堂小结:植物标识牌上有植物的信息,能帮助我们认识植物;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要求不断完善。 *引导学生发现常见的植物标识牌呈现的内容更适合成人阅读,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的的标识牌方便小朋友阅读。 *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 ①选择哪种植物?②呈现哪些信息?③用什么材料和工具?④怎么固定…… *明确以班级自然角中某盆植物为对象设计标识牌。 *提示学生可使用平板电脑中的植物识别软件获取相关信息,组织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搜集植物的信息”的活动。引导学生记录植物的名称、主要特征等需要陈列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文字、拼音、图画等方式进行表达,并且文字不宜过多, *引导学生介绍时注意植物信息的准确性。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植物标识牌,组织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设计植物标识牌”的活动。 *以句式帮助学生表达设计思路:我们小组设计的植物是( ),标识牌中有( )种信息,第一是( ),我们将用(文字/图画)表示,第二是( ),我们将用(文字/图画)表示,第三是( ),我们将用(文字/图画)表示……;我们选择用( 材料 )来制作植物标识牌,使用到的工具是( ),它的固定方式是( )。 *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完成评价并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课后对设计方案不断完善,为下一节课的制作做好充分准备。 *可以引导学生从参与设计与评价两方面中的收获与不足进行小结。
五、活动评价
“设计植物标识牌”活动评价表如下表所示。
评价维度 活动要求 达成情况
科学思维 用图文的方式表达准确的植物信息 ☆
探究实践 选择的材料和工具方便制作 ☆
固定的方式合适 ☆
态度责任 乐于与同伴分享设计思路 ☆
有依据评价优化设计的意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