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6讲 光的波动性例1 ABD [解析] 第1条亮纹中心与第6条亮纹中心间距为1.500 cm,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为Δx= cm=0.300 cm,故A正确;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Δx=λ可知,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L,Δx将变大,故B正确;由Δx=λ可知,增大双缝的间距d,Δx将变小,故C错误;换用红光照射,即光的波长λ变长,由Δx=λ知Δx将变大,故D正确.变式1 A [解析] 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λ可知,换用更粗的头发丝,会使双缝间距d变大,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Δx变小,故A正确;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会使波长λ变长,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Δx变大,故B错误;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即l变大,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Δx变大,故C错误;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不会影响相邻两条亮纹中心间距Δx,故D错误.例2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C的膨胀系数小于G的膨胀系数,当温度升高时,G增长的高度大于C增长的高度,则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且同一厚度的空气膜向劈尖移动,则条纹向左移动,故选A.例3 AC [解析] 甲图中上板是标准样板,下板是待检测板,故A正确;设空气膜厚度为d,则出现亮条纹时需满足2d=nλ,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则单色光波长变短,条纹变窄,故B错误;图丙中干涉条纹向左弯曲,表示亮条纹提前出现,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凹陷,故C正确;牛顿环中的空气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空气膜厚度增加得越来越快,则亮条纹提前出现,得到的条纹是随离圆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窄的同心圆环,故D错误.例4 AC [解析] 光学镜头前的增透膜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加透射光的强度,选项A正确;根据光的干涉理论,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选项B错误;增透膜通常是针对人眼最敏感的绿光设计的,使从镜头反射的绿光干涉相消,而对红光和紫光并没有显著削弱,所以看上去呈淡紫色,选项C正确;涂有增透膜的镜头只能抵消某种色光的反射光线,选项D错误.例5 AD [解析] 图甲中,自然光由空气射到水面上,反射光是偏振光,A正确;图乙中,立体电影的原理是光的偏振,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是光的干涉,B错误;图丙中,大头针尖影子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C错误;图丁中,在圆形阴影中心有亮斑,即泊松亮斑,此图为光线通过一个不透光的圆盘得到的衍射图样,D正确.变式2 D [解析] 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其镜片为偏振片,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说明左镜片的透振方向与手机屏幕的光偏振方向行,而右镜片的透振方向与手机屏幕的光偏振方向接近垂直,现在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则手机屏幕的光偏振方向与左镜片的透振方向接近垂直,而与右镜片的透振方向行,所以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故D正确.第36讲 光的波动性1.B [解析] 由图发现,横向的衍射现象比纵向的衍射现象更明显,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横向的小孔长度应该小于纵向的小孔长度,故选B.2.AB [解析] 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的振动方向只沿着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故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变为偏振光,故A正确;拍摄水面下的景物时,加偏振片可以防止反射光的干扰,使像更清晰,故B正确;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故C错误;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调整入射角的大小,可以使得折射光和反射光都为偏振光,故D错误.3.A [解析] 由于重力作用,同一水平面液膜厚度相同,且上薄下厚,可知在较薄的区域,光程差增大得缓慢,较厚的区域,光程差增大得较快,所以呈现上疏下密的水平条纹,故选A.4.C [解析] 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从两平板玻璃间形成的空气膜的上、下界面(即上玻璃板的下表面和下玻璃板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在上玻璃上表面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光的路程差为空气膜厚度的两倍,根据光的干涉知识可知,同一条干涉条纹位置处光的路程差相等,所以滚珠a的直径与滚珠b的相等,即滚珠b合格,而不同的干涉条纹位置处光的路程差不同,所以滚珠a的直径与滚珠c的不相等,即滚珠c不合格,C正确.5.B [解析] 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关系有Δx=λ,由题图知Dx乙 =2Δx甲,则d乙=d甲,故B正确.6.D [解析] 从薄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其路程差为Δx=2d,即路程差为此处薄膜厚度的2倍,当路程差Δx=nλ时表现为亮条纹,故相邻亮条纹处的薄膜的厚度差为λ,在图中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大,则薄膜的厚度逐渐变小,因条纹宽度不是均匀变大,则厚度不是均匀变小,故D正确.7.C [解析] 若将玻璃球冠的半径增大一些,则玻璃球冠与被检测的平面的夹角将减小,它们之间的空气膜的厚度的变化减慢,所以形成的同心圆环的间距增大,则球冠的半径越大,圆环的间距越大,选项A、B错误;牛顿环实验不仅可以测平面还可以测曲面,若观察到的是规则圆环,则被检测的面是均匀、对称的,选项C正确,D错误.8.ACD [解析] 当在偏振片A、B间放糖溶液时,由于糖溶液的旋光作用,使通过偏振片A的偏振光振动方向转动了一定角度,到达O处的光强度会明显减弱,故A正确,B错误;但当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恰好使透振方向与经过糖溶液后的偏振光振动方向一致时,O处的光强度又为最大,故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同理,转动偏振片A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故C、D正确.9.AD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对称性可知光源S与平面镜中的虚像距离为2a,根据条纹间距公式可知Δx=λ=λ,故A正确,B错误;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折射率为n的蔗糖溶液中,光的频率不变,根据λf=c,v=λ1f=,其中c为在真空中的光速,则λ1=,故C错误;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某种透明溶液中,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Δx,根据条纹间距公式有Δx=λ2,可得λ2=,结合C选项的分析可知λ2==,所以n=λ,故D正确.10.BC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洛埃镜实验光路图(平面镜不倾斜),如图甲所示,S发出的光与通过平面镜反射的光(可以等效成虚像S'发出的光)是同一列光分成的,满足相干光条件,所以实验中的相干光源之一是通过平面镜反射的光,且该干涉可看成双缝干涉,设S与S'的距离为d,则d=2a,S到光屏的距离为l,代入双缝干涉公式Δx=,可得Δx=.若θ=0°,沿OA向右(或向左)略微平移平面镜,则对l和d均没有影响,所以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但条纹区域会向下(或向上)移动,故C正确,D错误.画出平面镜倾斜某微小角度θ形成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沿OA向右略微平移平面镜时,即图中从①位置→②位置,由图可看出双缝的间距增大,则干涉条纹间距减小;沿AO向左略微平移平面镜时,即图中从②位置→①位置,由图可看出干涉条纹向上移动,故A错误,B正确.甲乙11.AC [解析] 第三条亮条纹对应路程差s=,但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故t==,故A正确;由Δx=λ,n==可知(λ0为光在矿泉水中的波长),光在矿泉水中的波长小于真空中的波长,所以x212.BC [解析] 设光在B中的折射率为n,则光在B中的波长λn=,如果屏的正中央是亮纹,则-=N,N为整数,说明B中的气体与A中的空气成分可能相同,此时N=0(n=1),也可能不同,此时N为正整数,故A错误;如果屏的正中央是暗纹,则N为的奇数倍,n≠1,说明B中的气体与A中的空气成分不相同,含有瓦斯,故B正确;如果屏上干涉条纹不停地移动,即n一直改变,说明B中的气体瓦斯含量不稳定,故C正确;狭缝是为了获得相干线光源,撤去狭缝,将红光直接照在双缝上,该检测仪器不能正常工作,故D错误.第36讲 光的波动性 一、光的干涉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 的现象. 2.条件:(1)两束光的频率 ;(2)相位差 . 3.双缝干涉(1)图样特点①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②白光照射时,中央为 条纹,其余为 条纹. 4.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 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的.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 . 二、光的衍射1.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 ,甚至比光的波长 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 2.三类常见衍射现象三、光的偏振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 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 的方向振动的光. 【辨别明理】1.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 ( )2.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才能产生干涉. (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使白光变成单色光. ( )4.单色光的双缝干涉条纹的中央亮纹既亮且宽. ( )5.阳光下茂密的树荫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 ( )6.自然光是偏振光. ( )7.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 ) 光的干涉现象考向一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1)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①如图所示,相干光源S1、S2发出的光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r2-r1=kλ(k=0,1,2,…)时,光屏上出现明条纹.②光的路程差r2-r1=(2k+1)(k=0,1,2,…)时,光屏上出现暗条纹.(2)条纹间距:Δx=λ,其中l是双缝到光屏的距离,d是双缝间的距离,λ是光波的波长.例1 (多选)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为单缝,双缝S1、S2之间的距离是0.2 mm,P为光屏,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2 m.用绿色光照射单缝S时,可在光屏P上观察到第1条亮纹中心与第6条亮纹中心间距为1.500 cm.若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为Δ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x为0.300 cm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Δx将变大C.改用间距为0.3 mm的双缝,Δx将变大D.换用红光照射,Δx将变大[反思感悟] 变式1 [2024·辽宁卷] 某同学自制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纸板上割出一条窄缝,于窄缝中央沿缝方向固定一根拉直的头发丝形成双缝,将该纸板与墙面平行放置,如图所示.用绿色激光照射双缝,能够在墙面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下列做法可以使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变小的是 ( )A.换用更粗的头发丝 B.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C.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 D.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考向二 薄膜干涉的理解及应用(1)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AA'和后表面BB'反射回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2)明、暗条纹的判断①在P1、P2处,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的路程差Δr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r=nλ(n=0,1,2,…),薄膜上出现明条纹.②在Q处,两列反射回来的光波的路程差Δr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r=(2n+1)(n=0,1,2,…),薄膜上出现暗条纹.(3)薄膜干涉的应用: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查平面是平整光滑的,我们会观察到平行且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被检查平面不平整,则干涉条纹发生弯曲.例2 [2023·山东卷] 如图所示为一种干涉热膨胀仪原理图.G为标准石英环、C为待测柱形样品、C的上表面与上方标准平面石英板之间存在劈形空气层.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上方石英板,会形成干涉条纹.已知C的膨胀系数小于G的膨胀系数,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条纹向左移动B.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条纹向左移动C.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条纹向右移动D.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条纹向右移动[反思感悟] 例3 (多选)[2024·江西九江模拟] 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有许多应用.如图甲所示是利用光的干涉检查某精密光学平面的平整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上板是标准样板,下板是待检查的光学元件B.若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乙中的干涉条纹变宽C.若出现图丙中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凹陷D.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图丁中的牛顿环,得到的条纹是随离圆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宽的同心圆环[反思感悟] 例4 (多选)关于光学镜头增透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透膜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加透射光的强度B.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C.因为增透膜的厚度一般适合绿光反射时相互抵消,红光、紫光的反射不能完全抵消,所以涂有增透膜的镜头呈淡紫色D.涂有增透膜的镜头能使进入的光线全部相互抵消,因此这种镜头的成像效果较好[反思感悟] 【技法点拨】相干光源的获取办法(思想是一分为二) 光的衍射及偏振现象例5 (多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自然光由空气射到水面上,反射光是偏振光B.图乙中,立体电影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C.图丙中,大头针尖的影子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干涉现象D.图丁为光线通过一个不透光的圆盘得到的衍射图样[反思感悟] 变式2 [2024·江苏卷] 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现在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会观察到 ( )A.两镜片都变亮B.两镜片都变暗C.两镜片没有任何变化D.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一、1.间隔 2.(1)相同 (2)恒定 3.(1)②白色亮 彩色 4.前后表面 相同二、1.相差不多 还小三、1.一切方向 2.特定【辨别明理】1.√ 2.√ 3.× 4.× 5.× 6.× 7.×第36讲 光的波动性 (限时40分钟) 1.[2024·安徽合肥模拟] 让单色光通过不同形状的小孔,光屏上呈现出如图所示的图样,则小孔形状是 ( )ABCD2.(多选)关于光的偏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了偏振光B.拍摄水面下的景物时,加偏振片可使像更清晰C.所有的波都具有偏振现象D.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光是偏振光,反射光不是偏振光3.[2024·湖南长沙模拟] 如图所示,在酒精灯灯芯上撒一些食盐,灯焰能发出明亮的黄光.把铁丝圈在肥皂液中蘸一下,使铁丝圈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能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下列关于液膜上灯焰像的形状可能正确的是 ( )ABCD4.[2024·山东卷] 检测球形滚珠直径是否合格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标准滚珠a与待测滚珠b、c放置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若待测滚珠与标准滚珠的直径相等为合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滚珠b、c均合格B.滚珠b、c均不合格C.滚珠b合格,滚珠c不合格D.滚珠b不合格,滚珠c合格5.[2023·江苏卷] 用某种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甲所示,改变双缝间的距离后,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图中虚线是亮纹中心的位置,则双缝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 )A.B.C.2倍D.3倍6.[2024·山西太原模拟] 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d随坐标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7.“牛顿环”又称“牛顿圈”,如图甲所示,牛顿环的上表面是半径很大的玻璃球冠的平面,下表面是球冠的凸面,其工作原理为“薄膜干涉”.可以用来判断透镜表面曲率半径和液体折射率等.把牛顿环与玻璃面接触,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彩色圆环;若用单色光照射,则会出现一些明暗相间的单色圆环,如图乙所示.它们是由球面和被检测面上反射的光相互干涉而形成的条纹,这些圆环的分布情况与球冠半径及被测物品的表面情况有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圆环的间距大小与球冠半径大小无关B.球冠的半径越大,圆环的间距越小C.若观察到的是规则圆环,则被检测的面是均匀、对称的D.被检测的面必须是平的8.(多选)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角度α为锐角,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度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最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O处的光强度会明显减弱B.到达O处的光强度不会明显减弱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转动角度为锐角,使得O处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转动角度为锐角,使得O处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9.(多选)[2024·广西卷] 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S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照在光屏上,一部分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由此形成了两个相干光源.设光源S到平面镜和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a和l,a l,镜面与光屏垂直,单色光波长为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λB.光屏上相邻两条暗条纹的中心间距为λC.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折射率为n的蔗糖溶液中此时单色光的波长变为nλD.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某种透明溶液中,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Δx,则该液体的折射率为λ10.(多选)[2024·湖南卷] 1834年,洛埃利用平面镜得到杨氏双缝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平面镜沿OA放置,靠近并垂直于光屏.某同学重复此实验时,平面镜意外倾斜了某微小角度θ,如图所示.S为单色点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AO向左略微平移平面镜,干涉条纹不移动B.沿OA向右略微平移平面镜,干涉条纹间距减小C.若θ=0°,沿OA向右略微平移平面镜,干涉条纹间距不变D.若θ=0°,沿AO向左略微平移平面镜,干涉条纹向A处移动11.(多选)[2024·湖北襄阳模拟] 某一质检部门为检测一批矿泉水的质量,利用干涉原理测定矿泉水的折射率.方法是将待测矿泉水填充到特制容器中,放置在双缝与荧光屏之间(之前为真空),如图所示,特制容器未画出,通过对比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x2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x1就可以计算出该矿泉水的折射率.单缝S0、双缝中点O、屏上的P0点均位于双缝S1和S2连线的中垂线上,屏上P点处是P0上方的第3条亮条纹(不包括P0点处的亮条纹)的中心.已知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真空中的光速为c,双缝S1与S2之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来自双缝S1和S2的光传播到P点处的时间差为B.x2>x1C.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D.仅将单缝S0向左(保持S0在双缝连线的中垂线上)移动的过程中,P点处能观察到暗条纹12.(多选)[2024·浙江杭州模拟] 煤矿中瓦斯爆炸危害极大.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有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于是他设计了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监测矿井内瓦斯的仪器,其原理如图所示.在双缝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A和B,容器A与干净的空气相通,在容器B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让红光射入狭缝,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浓度.对于这个仪器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屏的正中央仍是亮纹,说明B中的气体一定不含瓦斯B.如果屏的正中央是暗纹,说明B中的气体一定含有瓦斯C.如果屏上干涉条纹不停移动,说明B中的气体含有瓦斯且含量不稳定D.撤去狭缝,将红光直接照在双缝上,该检测仪器也能正常工作(共63张PPT)第36讲 光的波动性作业手册必备知识自查核心考点探究◆答案核查【听】答案核查【作】备用习题一、光的干涉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______的现象.间隔2.条件:(1) 两束光的频率______;(2) 相位差______.相同恒定3.双缝干涉(1)图样特点①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②白光照射时,中央为________条纹,其余为______条纹.4.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__________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的.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______.白色亮彩色前后表面相同二、光的衍射1.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__________,甚至比光的波长______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相差不多还小2.三类常见衍射现象三、光的偏振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__________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______的方向振动的光.一切方向特定【辨别明理】1.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 )√2.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光波才能产生干涉.(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使白光变成单色光.( )×4.单色光的双缝干涉条纹的中央亮纹既亮且宽.( )×5.阳光下茂密的树荫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 )×6.自然光是偏振光.( )×7.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考点一 光的干涉现象考向一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1)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①如图所示,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到屏上 点的路程差时,光屏上出现明条纹.②光的路程差 时,光屏上出现暗条纹.(2)条纹间距: ,其中是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是双缝间的距离, 是光波的波长.例1 (多选)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为单缝,双缝、之间的距离是,为光屏,双缝到屏的距离为 .用绿色光照射单缝时,可在光屏 上观察到第1条亮纹中心与第6条亮纹中心间距为.若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将变大C.改用间距为的双缝, 将变大D.换用红光照射, 将变大√√√[解析] 第1条亮纹中心与第6条亮纹中心间距为 ,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为 ,故A正确;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将变大,故B正确;由 可知,增大双缝的间距, 将变小,故C错误;换用红光照射,即光的波长 变长,由 知 将变大,故D正确.A.换用更粗的头发丝B.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C.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D.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变式1 [2024·辽宁卷] 某同学自制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纸板上割出一条窄缝,于窄缝中央沿缝方向固定一根拉直的头发丝形成双缝,将该纸板与墙面平行放置,如图所示.用绿色激光照射双缝,能够在墙面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下列做法可以使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变小的是( )√[解析] 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换用更粗的头发丝,会使双缝间距 变大,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 变小,故A正确;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会使波长 变长,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 变大,故B错误;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即 变大,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间距变大,故C错误;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不会影响相邻两条亮纹中心间距 ,故D错误.考向二 薄膜干涉的理解及应用(1)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反射回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2)明、暗条纹的判断①在、处,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的路程差 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 ,薄膜上出现明条纹.②在处,两列反射回来的光波的路程差 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薄膜上出现暗条纹.(3)薄膜干涉的应用: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查平面是平整光滑的,我们会观察到平行且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被检查平面不平整,则干涉条纹发生弯曲.例2 [2023·山东卷] 如图所示为一种干涉热膨胀仪原理图. 为标准石英环、为待测柱形样品、 的上表面与上方标准平面石英板之间存在劈形空气层.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上方石英板,会形成干涉条纹.已知 的膨胀系数小于 的膨胀系数,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条纹向左移动B.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条纹向左移动C.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条纹向右移动D.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条纹向右移动√[解析] 由题意可知,的膨胀系数小于的膨胀系数,当温度升高时, 增长的高度大于 增长的高度,则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且同一厚度的空气膜向劈尖移动,则条纹向左移动,故选A.例3 (多选)[2024·江西九江模拟] 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有许多应用.如图甲所示是利用光的干涉检查某精密光学平面的平整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上板是标准样板,下板是待检查的光学元件B.若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乙中的干涉条纹变宽C.若出现图丙中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凹陷D.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图丁中的牛顿环,得到的条纹是随离圆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宽的同心圆环√√[解析] 甲图中上板是标准样板,下板是待检测板,故A正确;设空气膜厚度为 ,则出现亮条纹时需满足 ,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则单色光波长变短,条纹变窄,故B错误;图丙中干涉条纹向左弯曲,表示亮条纹提前出现,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凹陷,故C正确;牛顿环中的空气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空气膜厚度增加得越来越快,则亮条纹提前出现,得到的条纹是随离圆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窄的同心圆环,故D错误.例4 (多选)关于光学镜头增透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透膜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加透射光的强度B.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C.因为增透膜的厚度一般适合绿光反射时相互抵消,红光、紫光的反射不能完全抵消,所以涂有增透膜的镜头呈淡紫色D.涂有增透膜的镜头能使进入的光线全部相互抵消,因此这种镜头的成像效果较好√√[解析] 光学镜头前的增透膜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加透射光的强度,选项A正确;根据光的干涉理论,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选项B错误;增透膜通常是针对人眼最敏感的绿光设计的,使从镜头反射的绿光干涉相消,而对红光和紫光并没有显著削弱,所以看上去呈淡紫色,选项C正确;涂有增透膜的镜头只能抵消某种色光的反射光线,选项D错误.[技法点拨]相干光源的获取办法(思想是一分为二)考点二 光的衍射及偏振现象例5 (多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自然光由空气射到水面上,反射光是偏振光B.图乙中,立体电影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C.图丙中,大头针尖的影子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干涉现象D.图丁为光线通过一个不透光的圆盘得到的衍射图样√√[解析] 图甲中,自然光由空气射到水面上,反射光是偏振光,A正确;图乙中,立体电影的原理是光的偏振,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是光的干涉,B错误;图丙中,大头针尖影子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C错误;图丁中,在圆形阴影中心有亮斑,即泊松亮斑,此图为光线通过一个不透光的圆盘得到的衍射图样,D正确.变式2 [2024·江苏卷] 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现在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会观察到( )A.两镜片都变亮 B.两镜片都变暗C.两镜片没有任何变化 D.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解析] 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其镜片为偏振片,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说明左镜片的透振方向与手机屏幕的光偏振方向行,而右镜片的透振方向与手机屏幕的光偏振方向接近垂直,现在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则手机屏幕的光偏振方向与左镜片的透振方向接近垂直,而与右镜片的透振方向行,所以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故D正确.√光的干涉现象1.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单色光的频率.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和的挡板上,处是光屏上中央亮条纹 上方的第2条暗条纹.已知从双缝和 发出的两束相干光到点的路程差为,光速 ,则实验所使用单色光的频率为( )A. B. C. D.√[解析] 当光程差是半个波长的3倍时, 处为第2条暗条纹,因光到处的路程差是 ,则有,解得波长 ,则频率 ,故选B.2.[2021·山东卷] 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随坐标 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 从薄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其路程差 ,即路程差为此处薄膜厚度的2倍,当路程差 时表现为亮条纹,故相邻亮条纹处的薄膜的厚度差为 ,在图中相邻亮条纹 (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大,则薄膜的厚度逐渐变小,因条纹宽度不是均匀变大,则厚度不是均匀变小,故D正确.3.、 为放在水平面上的高度略有差别的两个长方体,为了检查这两个长方体的上表面是否相互平行,检测员用一块标准的平行透明平板 压在、的上方,与、 支架分别形成尖劈形空A.若 ,则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 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B.若 ,则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 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C.若将、的间距缩短些,则 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得更密D.若在处用较小的力下压平板,则 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密气层,如图所示.、的上表面与平板的夹角分别为 和 ,为平板上表面上的一点.用单色光从上方照射平板,、 的上方都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条纹,可以推知( )√[解析] 设有一物体上表面与平板的夹角为 ,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 ,由空气薄膜干涉条件,则有 ,,若 ,则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等于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若 ,则 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故A、B错误;若将、的间距缩短些,则 增大, 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得更密,故C正确;若在两长方体间,在处用较小的力下压平板, 减小,则 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疏,故D错误.光的衍射及偏振现象4.(多选)[2022·山东卷] 某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狭缝、的宽度可调,狭缝到屏的距离为 ,同一单色光垂直照射狭缝,实验中分别在屏上得到了图乙、图丙所示图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也发生了衍射B.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增大C.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 ,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D.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到屏上 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点处一定是暗条纹√√√[解析] 双缝干涉图样是等宽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光通过狭缝时,同时也发生衍射,A正确;遮住一条狭缝,光通过另一狭缝时发生衍射现象,狭缝越窄,衍射越明显,范围越大,条纹越宽,B错误;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增加 ,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C正确;若光从狭缝、到屏上 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点处一定是暗条纹,D正确.作业手册1.[2024·安徽合肥模拟] 让单色光通过不同形状的小孔,光屏上呈现出如图所示的图样,则小孔形状是( )A. B. C. D.[解析] 由图发现,横向的衍射现象比纵向的衍射现象更明显,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横向的小孔长度应该小于纵向的小孔长度,故选B.√2.(多选)关于光的偏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到了偏振光B.拍摄水面下的景物时,加偏振片可使像更清晰C.所有的波都具有偏振现象D.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光是偏振光,反射光不是偏振光[解析] 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的振动方向只沿着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故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变为偏振光,故A正确;拍摄水面下的景物时,加偏振片可以防止反射光的干扰,使像更清晰,故B正确;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故C错误;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调整入射角的大小,可以使得折射光和反射光都为偏振光,故D错误.√√3.[2024·湖南长沙模拟] 如图所示,在酒精灯灯芯上撒一些食盐,灯焰能发出明亮的黄光.把铁丝圈在肥皂液中蘸一下,使铁丝圈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能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下列关于液膜上灯焰像的形状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 由于重力作用,同一水平面液膜厚度相同,且上薄下厚,可知在较薄的区域,光程差增大得缓慢,较厚的区域,光程差增大得较快,所以呈现上疏下密的水平条纹,故选A.4.[2024·山东卷] 检测球形滚珠直径是否合格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标准滚珠与待测滚珠、 放置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若待测滚珠与标准滚珠的直径相等为合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滚珠、均合格 B.滚珠、 均不合格C.滚珠合格,滚珠不合格 D.滚珠不合格,滚珠 合格√[解析] 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从两平板玻璃间形成的空气膜的上、下界面(即上玻璃板的下表面和下玻璃板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在上玻璃上表面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光的路程差为空气膜厚度的两倍,根据光的干涉知识可知,同一条干涉条纹位置处光的路程差相等,所以滚珠的直径与滚珠的相等,即滚珠 合格,而不同的干涉条纹位置处光的路程差不同,所以滚珠的直径与滚珠的不相等,即滚珠 不合格,C正确.5.[2023·江苏卷] 用某种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甲所示,改变双缝间的距离后,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图中虚线是亮纹中心的位置,则双缝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A. B. C.2倍 D.3倍[解析] 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关系有 ,由题图知,则 ,故B正确.√6.[2024·山西太原模拟] 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随坐标 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 从薄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其路程差为 ,即路程差为此处薄膜厚度的2倍,当路程差 时表现为亮条纹,故相邻亮条纹处的薄膜的厚度差为 ,在图中相邻亮条纹 (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大,则薄膜的厚度逐渐变小,因条纹宽度不是均匀变大,则厚度不是均匀变小,故D正确.7.“牛顿环”又称“牛顿圈”,如图甲所示,牛顿环的上表面是半径很大的玻璃球冠的平面,下表面是球冠的凸面,其工作原理为“薄膜干涉”.可以用来判断透镜表面曲率半径和液体折射率等.把牛顿环与玻璃面接触,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彩色圆环;若用单色光照射,则会出现一些明暗相间的单色圆环,如图乙所示.它们是由球面和被检测面上反射的光相互干涉而形成的条纹,这些圆环的分布情况与球冠半径及被测物品的表面情况有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圆环的间距大小与球冠半径大小无关B.球冠的半径越大,圆环的间距越小C.若观察到的是规则圆环,则被检测的面是均匀、对称的D.被检测的面必须是平的√[解析] 若将玻璃球冠的半径增大一些,则玻璃球冠与被检测的平面的夹角将减小,它们之间的空气膜的厚度的变化减慢,所以形成的同心圆环的间距增大,则球冠的半径越大,圆环的间距越大,选项A、B错误;牛顿环实验不仅可以测平面还可以测曲面,若观察到的是规则圆环,则被检测的面是均匀、对称的,选项C正确,D错误.8.(多选)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 ,角度 为锐角, 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 的测量值与标度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是自然光源,、 是偏振片,转动,使到达处的光最强,最后将被测样品置于、 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 处的光强度会明显减弱B.到达 处的光强度不会明显减弱C.将偏振片转动一个角度,转动角度为锐角,使得 处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转过的角度等于D.将偏振片转动一个角度,转动角度为锐角,使得 处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转过的角度等于√√√[解析] 当在偏振片、 间放糖溶液时,由于糖溶液的旋光作用,使通过偏振片 的偏振光振动方向转动了一定角度,到达 处的光强度会明显减弱,故A正确,B错误;但当将偏振片 转动一个角度,恰好使透振方向与经过糖溶液后的偏振光振动方向一致时, 处的光强度又为最大,故偏振片转过的角度等于 ,同理,转动偏振片 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故C、D正确.9.(多选)[2024·广西卷] 如图所示,为单色光源, 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照在光屏上,一部分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由此形成了两个相干光源.设光源 到平面镜和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和,,镜面与光屏垂直,单色光波长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B.光屏上相邻两条暗条纹的中心间距为C.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折射率为 的蔗糖溶液中此时单色光的波长变为D.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某种透明溶液中,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则该液体的折射率为√√[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对称性可知光源 与平面镜中的虚像距离为,根据条纹间距公式可知 ,故A正确,B错误;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折射率为 的蔗糖溶液中,光的频率不变,根据 ,,其中为在真空中的光速,则 ,故C错误;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某种透明溶液中,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 ,根 据条纹间距公式有,可得,结合C选项的分析可知,所以 ,故D正确.10.(多选)[2024·湖南卷] 1834年,洛埃利用平面镜得到杨氏双缝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平面镜沿 放置,靠近并垂直于光屏.某同学重复此实验时,平面镜意外倾斜了某微小角度 ,如图所示. 为单色点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 向左略微平移平面镜,干涉条纹不移动B.沿 向右略微平移平面镜,干涉条纹间距减小C.若 ,沿 向右略微平移平面镜,干涉条纹间距不变D.若 ,沿向左略微平移平面镜,干涉条纹向 处移动√√[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洛埃镜实验光路图(平面镜不倾斜),如图甲所示,发出的光与通过平面镜反射的光(可以等效成虚像 发出的光)是同一列光分成的,满足相干光条件,所以实验中的相干光源之一是通过平面镜反射的光,且该干涉可看成双缝干涉,设与的距离为,则, 到光屏的距离为,代入双缝干涉公式,可得. 若 ,沿 向右(或向左)略微平移平面镜,则对和 均没有影响,所以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但条纹区域会向下(或向上)移动,故C正确,D错误.画出平面镜倾斜某微小角度 形成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沿 向右略微平移平面镜时,即图中从①位置 位置,由图可看出双缝的间距增大,则干涉条纹间距减小;沿向左略微平移平面镜时,即图中从②位置位置,由图可看出干涉条纹向上移动,故A错误,B正确.11.(多选)[2024·湖北襄阳模拟] 某一质检部门为检测一批矿泉水的质量,利用干涉原理测定矿泉水的折射率.方法是将待测矿泉水填充到特制容器中,放置在双缝与荧光屏之间(之前为真空),如图所示,特制容器未画出,通过对比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 就可以计算出该矿泉水的折射率.单缝、双缝中点、屏上的点均位于双缝和 连线的中垂线上,屏上点处是上方的第3条亮条纹(不包括 点处的亮条纹)的中心.已知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真空中的光速为,双缝 与之间的距离为,双缝到屏的距离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来自双缝和的光传播到点处的时间差为B.C.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D.仅将单缝向左(保持 在双缝连线的中垂线上)移动的过程中, 点处能观察到暗条纹√√[解析] 第三条亮条纹对应路程差 ,但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故,故A正确;由 , 可知( 为光在矿泉水中的波长),光在矿泉水中的波长小于真空中的波长,所以 ,故B错误;由, ,,得 ,故C正确;由可知,向左移动 对观察结果没有影响,故D错误.12.(多选)[2024·浙江杭州模拟] 煤矿中瓦斯爆炸危害极大.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有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于是他设计了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监测矿A.如果屏的正中央仍是亮纹,说明 中的气体一定不含瓦斯B.如果屏的正中央是暗纹,说明 中的气体一定含有瓦斯C.如果屏上干涉条纹不停移动,说明 中的气体含有瓦斯且含量不稳定D.撤去狭缝,将红光直接照在双缝上,该检测仪器也能正常工作井内瓦斯的仪器,其原理如图所示.在双缝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和,容器与干净的空气相通,在容器 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让红光射入狭缝,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浓度.对于这个仪器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 设光在中的折射率为,则光在中的波长 ,如果屏的正中央是亮纹,则,为整数,说明中的气体与 中的空气成分可能相同,此时 ,也可能不同,此时为正整数,故A错误;如果屏的正中央是暗纹,则 为的奇数倍,,说明中的气体与 中的空气成分不相同,含有瓦斯,故B正确;如果屏上干涉条纹不停地移动,即一直改变,说明 中的气体瓦斯含量不稳定,故C正确;狭缝是为了获得相干线光源,撤去狭缝,将红光直接照在双缝上,该检测仪器不能正常工作,故D错误.必备知识自查一、1.间隔 2.(1)相同 (2)恒定 3.白色亮,彩色 4.前后表面,相同二、1.相差不多,还小 三、1.一切方向 2.特定【辨别明理】 1.√ 2.√ 3.× 4.× 5.× 6.× 7.×核心考点探究考点一 考向一 例1.ABD 变式1.A考向二 例2.A 例3.AC 例4.AC考点二 例5.AD 变式2.D基础巩固练1.B 2.AB 3.A 4.C 5.B 6.D综合提升练7.C 8.ACD 9.AD 10.BC拓展挑战练11.AC 12.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 第36讲 光的波动性 【正文】作业手册.docx 02 第36讲 光的波动性 【正文】听课手册.docx 02 第36讲 光的波动性 【答案】作业手册.docx 02 第36讲 光的波动性 【答案】听课手册.docx 02-第36讲 光的波动性.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