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认识经济全球化+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认识经济全球化+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经济全球化
认识经济
全球化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开放是当代中国
鲜明的标志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
受益者、贡献者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措施
走近经济全球化
全面开放新格局
发展更高层次的
开放性经济
总体要求、具体措施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含义
让经济全球化
更有活力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
主要因素
本单元框架结构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
重要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法治意识】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要遵守世贸规则,承担相应义务。坚持正确义利观。
【公共参与】融入经济全球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导入新课
你接触过哪些国外品牌的商品?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世界商品走向中国
中国商品走向世界
相关链接: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强调生产领域)
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表现——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个国家的,但其生产则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意义——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
探究与分享
甲国
每人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


800千克
或生产
600千克
乙国
每人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


1000千克
或生产
1200千克
思考: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比较优势】:
【如何进行贸易】:
甲国应该生产粮食具有比较优势,乙国应该生产肉类具有比较优势。
甲国向乙国出口粮食(赚取外汇),从乙国进口肉(代替自己生产);乙国向甲国出口肉(赚取外汇),从甲国进口粮食(代替自己生产)。
生产全球化的好处:促进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关链接:比较优势理论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贸易全球化(强调交换领域)
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迅速发展。
范围——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相关链接
国际贸易
含义 贸易一旦跨越关境,就成为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贸易 形式 出口贸易 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本国→外国
进口贸易 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
外国→本国
转口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 由第三国买卖
过境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运输如果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经过第三国
知识延伸
贸易顺差:
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顺差表明一国外汇有净收入,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
贸易逆差:
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逆差表明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
过高的贸易顺差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长期大量贸易顺差,也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顺差和逆差
思考探究
搜集资料,看看历史上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经历了什么变化?
国际贸易离不开货币。不同国家(地区)使用不同的货币。
货币不同,怎么进行交易呢?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金融全球化(强调投资领域)
原因——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
表现——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注意:对外投资办厂、海外并购、购买别国股票、债券,都属金融全球化的表现。(资本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
知识整合
①生产全球化:
强调在生产领域,侧重产品从设计到制造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不是一国独立完成的;
②贸易全球化:
强调在交换领域,侧重进口、出口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不是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地区;
③金融全球化:
强调在投资领域,侧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跨国兼并(并购、收购)是金融全球化。
判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思考探究
结合上述图片及所学,分析运输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马车
帆船
远洋货轮
火车
飞机
书信
电报
固定电话
互联网
手机
2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发达国家生产力不断扩大
国内市场相对狭小
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
新的科技革命
扩张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经济全球化
要求
物质技术
基础
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
形成
根本因素
2.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根本动因
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资本)将蠢蠢欲动;
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
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资本论》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体制基础
名词点击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市场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狭义上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或领域。广义上的世界市场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与交交换机制的总和。
思考探究
什么是跨国公司?其地位是怎样的?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带来哪些影响?
3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1.跨国公司的含义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企业。
2.跨国公司的地位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3.跨国公司的经营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1)目的:实现最大利益
(2)投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3)投资动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
思考探究
结合材料,谈谈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一:跨国公司基本上都采取总部经济模式,进一步实现了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例如,华为P40,其主板和硬盘是由中、美两方技术人员在美国分公司研发提供的,光驱是由中、日两方技术人员在日本分公司研发提供的。此外,华为基于全球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算法研究所,借助俄罗斯人出色的数学计算能力,突破了移动网络的特殊瓶颈,带动了全球化进程。
材料二: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逐渐显现垄断态势,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凭借其雄厚资本,仅用几年的时间就把其品牌完全根植到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脑海中,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具有显性的垄断地位。此外,一些跨国企业还成为了国家实现污染转嫁的工具,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政府支持下于80年代在印度成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结果不久,这家工厂40吨毒气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场生态灾难。
4.跨国公司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1)积极影响:
①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③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4.跨国公司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2)消极影响:
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知识整合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1.含义
2.作用影响
3.目的
4.运营 方式
5.积极影响
6.消极影响
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实现最大利益
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它们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推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课堂小结
认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主要表现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含义
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的地位
跨国公司的经营
影响
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
根本动因:利益追求
市场经济体制→体制基础
表现
积极
消极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1.2024年12月3日,第10万列中欧班列抵港接车仪式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中欧班列作为我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铁路货运班列,相较于中欧之间40天以上才能抵达的海运,其运输时间只需要12-14天,价格也比空运低廉。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中欧班列的开通和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①加强互联互通,提高亚欧大陆物流效率
②扩大中欧合作,成为经济全球化载体
③搭建合作桥梁,打造区域合作的典范
④助推经济发展,促进沿线国家合作共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2.在使用资源相同条件下,甲国和乙国生产情况如下:
上面表格说明( )
A.推动生产全球化,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B.甲国应该向乙国出口电动汽车,进口乙国的燃油汽车
C.甲国在生产燃油汽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D.乙国在生产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两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
C
课堂练习
甲国 乙国
生产电动汽车 30辆 40辆
生产燃油汽车 40台 50台
3.当前,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格局中规模持续扩张、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诸多挑战,其发展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下列对跨国公司认识正确的是( )
①跨国公司推动着生产、贸易、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②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缩小了国家间科技差距
③若实行垄断式发展,将不利于国际市场公平竞争
④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4.机会成本是指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了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下表是甲乙两国的生产情况。据此,对两国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生产1台机器人的机会成本:甲国是0.4艘船,
乙国是0.3艘船,甲国低于乙国
②生产1艘船的机会成本:甲国是2.5台机器人,
乙国是约3.3台机器人,甲国低于乙国
③甲国生产机器人存在比较优势,乙国生产船舶存在比较优势
④甲国生产船舶存在比较优势,乙国生产机器人存在比较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甲国 乙国
生产船舶 20艘 30艘
生产工业机器人 50台 100台
5.2024年1月9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传播影响力报告》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该次进博会的多家参展商变投资商,或把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或继续加码投资中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化身投资者,加深本土化合作,加快创新引进,让中国大市场变成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①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组织生产以破除国际贸易壁垒
②跨国公司能推动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科技合作与进步
③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载体
④我国不断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能够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6.2024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计划在中国投资25亿欧元,以扩大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和创新中心。过去5年,奔驰公司在华研发投入已达105亿元人民币,未来将会继续扩大规模。宝马集团在中国建立了除德国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网络。知名跨国车企投资中国,转型“向东看”的理由是( )
①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②中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东道国投资
③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④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跨国车企来华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7.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时宣布,中方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此举有利于( )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②改变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不利地位
③通过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
④变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